头晕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症状,很多人都有过头晕的经历。头晕有些是短期的,有些是长期的,有些有明显的季节性,有些有明显的诱因。
常见引起头晕的原因有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气虚血虚等等。
而有一类头晕,也很常见,但并不是肝风、肝阳、气血不足引起,而是“寒湿”、“水饮”引起的,这一类头晕常常被人们所忽略,用清肝、补气血的方法来治疗,往往越治越差,取不到良好的效果。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人体头部是阳气的集散地。
首先,头晕的部位在头,头部属于人体位置最高的部位,是人体阳气最旺的地方。中医说“足三阳从足走头,手三阳从头走手”,就是说人体“阳气”首先是发源于人体下部,然后通过经脉向头部“运动”,到达头部后再向下、向外运动。人体十二经脉的“阳经”都会在头部聚集,人体的阳气都在头上汇集,头部就是人体阳气的集散地。
所以大冬天全身裹得厚厚的都会怕冷,而头部却最不容易怕冷,很多人不戴帽子都可以过冬。
头晕都是头部阳气在作怪。
无论什么原因引起头部阳气失常了,都会引起头晕。
比如肝阳肝火上亢,头部聚集了过多阳气,甚至化火,就会头晕。
血虚阴虚的,会出现虚火偏旺,虚火是往上走的,到了头部就算是终点站,如果没有血和阴液的平衡,头部也会聚集了太多阳气,就会头晕。
如果是气虚的,输送到头部的阳气不足了,也会头晕,但这种头晕的程度远远没有前面几种严重。
感冒或受风寒后,头部阳气运行不通畅了,出现了头部阳气的阻塞,不但会引起头晕,也会引起头痛。
寒湿水饮也会扰乱了头部阳气。
从人体下部上升到头部这个“集散地”的阳气,一定要向外向下运动,才会保持头部阳气的“收支平衡”,不会阳气太多、不会太少。而寒湿水饮阻塞了人体阳气的正常运动,那么也会影响到头部阳气,从而出现头晕。
寒湿水饮是怎么影响到头部阳气的?
相对于肝阳肝火等“阳邪”,寒湿水饮属于“阴邪”,它的发病部位往往在人体的中下部,比如胃、大小肠、肾、膀胱等部位,当这些部位被这些邪气占据后,人体上部的阳气就不能正常的上下运动了,阳气正常的运行通道就被下部这些邪气阻塞住了。
而头部这个阳气的“集散地”不能将阳气向下输送,头部就会聚集了过多阳气,就会出现头晕了。
如果气虚阳虚的人,阳气本来由下向上聚集的能力就低,再加上寒湿水饮的“拦路抢劫”,那么输送到头部的阳气就会不足,也会出现头晕了。
治疗这种头晕,不是用“祛风”、“清热”等方法,而是要想办法把体内的寒湿和水饮邪气祛除,恢复阳气正常的升降运动,那么头晕也就消失了。
寒湿水饮的人有哪些特点?
寒湿重的人,往往体质比较虚弱肥胖,皮肤比较白松弛,胃怕冷,容易胃痛、腹痛,大便容易烂,甚至腹泻,有些人容易出现腿部水肿,容易腿部怕冷、抽筋。舌头比较淡,齿痕明显,舌苔白而厚。
水饮重的人,容易稀痰多、容易胃胀腹胀、大便容易稀烂,甚至水泄、肚子里总是咕噜咕噜响、也容易腿部水肿,甚至面部、手部水肿,有些会出现小便不通畅,舌头淡白,不会发红,舌头水淋淋的,好像很多水。
出现这些情况的人,就是寒湿和水饮比较严重的体质了。
而这种体质的人,有些也会经常容易上火,如喉咙容易干、容易痛,口干口苦,心悸心慌等等,出现“上火”的表现,也是因为寒湿水饮阻塞了阳气运行通道,导致阳气过多的堵塞在了人体上部;严重的寒湿水饮还会逼迫心火、肝火向上面运动,从而出现更为严重的“上火”表现。
所以中医讲究“治病求本”,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简单思考问题,简单处理问题是不可取的,一定要找到引起问题的原因,“对因治疗”,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