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3小时就可以写诗抒发情感?是的,你没有看错而且,这这是一篇在眼科手术后病人的感恩之作。几天前,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位眼科住院患者在眼科手术后短短3小时难抑心中的激动,写了一首“感谢诗” ——
一起来看看这首诗吧(节选)
我在天使的慰籍中愧疚
我在大医的呵护下救赎
感受幸运的降临
感恩天命的恩宠
感谢眼睛的宽宥
解除牵拉,空气顶压
三天的时间
就能部分修复
失而复得的珍宝
从此,怎能不把她捧在手心
▲ 患者吴先生写的感谢诗(节选)
看东西变形?真相竟是黄斑裂孔
吴先生是南通海安的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去年暑期,吴老师发现自己视力减退明显,一开始还以为是老花眼加重,便在眼镜店配了老花眼镜戴了起来。但戴了眼镜后一段时间后,吴老师仍然觉得看东西看不清楚,于是到家门口的医院检查了视力。就在测视力的时候, 吴老师发现视力表的视标“变形”,这可让他纳闷了。 当地医生考虑是“眼底病变”,建议转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几番辗转,吴医生挂了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谢平主任医师的专家号。
▲ 谢平为患者做检查
经过仔细检查,谢平告诉吴老师, 引起他视力下降的“真凶”是黄斑裂孔,如果任之发展患者或有失明风险,病情不容延误。 吴先生和家人商议后,很快便决定住院接收眼部手术治疗。
小科普
正常视网膜黄斑区应该是处在一个“穹顶”上的一处“凹陷”, 该区域感光神经密集,是视网膜投影成像区域,而黄斑裂孔就是在这个“凹陷区”周围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裂孔,影响“凹陷区”成像效果,就好比投影屏幕上出现破洞,“屏幕”损伤破洞会影响成像效果,使成像产生“暗点”或造成“视物变形”,任之发展往往有失明的风险。
▲ 手术进行中
手术开始了! 谢平主任医师为吴老师施行了右眼玻璃体切除,撕除了视网膜黄斑区的内界膜组织,解除了裂孔周围的牵引,并将裂孔周边部分内界膜翻转覆盖于裂孔处,希望最大限度增加患者黄斑裂孔的愈合率。整台手术精雕细作,一气呵成,40分钟就结束了“战斗”,手术成功! 术后,吴老师回到病房,一时间”百感交集“,回想自己经历了多年看东西不清楚,直至看东西变形,险些失去光明……而仅仅就在几个小时后,自己就与那个模糊、变形的世界告别了。
感慨万分的吴老师 拿出笔,在白纸上,用296个字创作了一首“感谢诗”,来纪念这段时间就医治病的“点点滴滴”, 其中,诗中的 “解除牵拉,空气顶压,写的就是谢平主任医师做手术的过程——切除玻璃体,撕除内界膜,解除裂孔周边的牵拉,眼内注入气体,顶压裂孔,促进愈合。
▲ 吴老师在病房中
黄斑病变:早诊早治是关键
谢平介绍,2018年,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完成了3000余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他带领团队就完成了约500例,其中有50%是黄斑的手术。谢平表示,黄斑疾病是较为常见的眼底疾病。黄斑位于人们视网膜投影成像的区域,是视力最敏锐的地方,平时我们在测视力的时候就是在检查黄斑的视觉能力。
▲ 视网膜黄斑位置示意图
谢平特别指出,黄斑病变的防范主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即“三早”预防, 当发现自己看东西出现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眼前固定黑影等症状时,应该及时到就医。 “另外,初次出现眼前黑影的病友们也建议到专科医院进行详细的散瞳眼底检查,排除视网膜裂孔、眼底出血等疾患。”
▲ 谢平主任医师查房中
专家介绍
谢平,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日本大阪大学眼科学博士,现为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委,江苏省防盲办秘书,江苏省残疾人康复协会理事。主要从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病机制及干预的研究和人工视觉系统的临床开发和应用,以及微切口玻璃体手术的学习。擅长各类眼科常见疾病和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各类复杂白内障小切口手术及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眼底疾病的诊断、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各类复杂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如视网膜脱离、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各种原因所致玻璃体积血、眼外伤、眼内炎等等)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发表国内、外论文近40篇,其中第一、共一、共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2篇,获得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2次,一等奖1次,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发明3项,实用新型4项,国自然1项,省级课题4项,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1项,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项目1项。
责任编辑 | 周宁人
稿件来源 | 谢瞻
图文编辑 | 周宁人 梁会鑫(实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