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华西的胃镜技术可以吸引包括美国霍普金斯医院在内的医生来学习

2018
12/24

+
分享
评论
华西医院廖志林
A-
A+
华西医院今日的成就,源自于华西人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和不断创新。

华西医院ERCP技术成功为百岁老人取出大型脓性胆管结石

廖志林刘欢(2009年12月19日《医师报》)

2009年12月3日,华西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胡兵教授应用娴熟的ERCP技术,成功为一名100岁的患者取出化浓性大型胆管结石。

今年8月满一百岁的崔婆婆是成都人,大约两周前脸色发黄,伴有低烧;因老人1998年做过胆囊摘除手术,家人怀疑她胆结石病复发,于是家属带婆婆到家庭附近的医院检查;结果诊断为胆总管结石,直径约3公分,还伴有大量脓液和泥沙样结石。由于患者高龄,不确定因素多,而且病情严重,可选择治疗方法少,风险极大,连续三家医院均不敢接收崔婆婆入院治疗。

11月27日,儿女们带着老人来到华西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中心主任胡兵教授检查后,确诊老人是脓性重症胆管炎、胆总管结石,还合并严重的心肺病变,低蛋白、低钾,伴有大量胸水、腹水,必须尽快手术。但是老人年龄太大,胡兵教授也没有十足把握。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胡兵教授告诉记者,理论上崔婆婆的治疗有外科手术、药物保守治疗和ERCP三种方案,但崔婆婆的病情、身体基本状况否定了外科开刀方案,“也许连麻醉关都过不了”,胡教授说;而药物保守治疗对崔婆婆也可以说基本没有什么作用,因为严重的病情和随时可能发生的变化,会导致严重后果,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唯一可能的治疗手段就是采用高新技术ERCP来取出结石、引流脓液。

所谓ERCP技术,在这里就是指通过消化内镜,把手术工具送到胆总管内,通过造影后X光监测和内镜视频监测,把结石破碎并排出,放到肠到内,随大便排除体外,同时引流脓液排除体外。这种技术是在消化内镜检查基础上延伸的一种治疗手术,属于当前治疗胆管结石方面最先进的高新技术。治疗时只需要在放内镜时候在口腔进行局部的麻醉,不用开孔或者开刀。优点是安全性高、治疗时间短、效果立竿见影,风险相对较小。但对ERCP医生技术的要求非常高,目前国内能够熟练应用该技术的医生并不多,华西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有3名医生能熟练开展这个技术,而中心主任胡兵教授在国内属于顶尖级的ERCP专家,平均一个手术日开展手术7台左右。

但对于百岁重症患者,胡教授的压力还是非常之大。不治疗结果只有一个,而且是肯定的;如果治疗,即使是用ERCP技术,患者仍然有下不了台的可能。通过与家属认真的解释沟通,因患者家属中有医务人员,对治疗的风险和胡教授的压力有了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对他的方案给予了充分支持,甚至连可能的意外发生后,老人后事的安排等问题,家属都做了相应的思想准备和其他准备。于是,医患双方达成共识,决定为崔婆婆的健康长寿“冒一次风险”。

为了慎重起见,华西医院消化科主任唐承薇教授在术前亲自来手术室外与家属再次沟通,并在手术室督战手术全过程。

12月3日下午3点,被安排为当日最后一台手术的崔婆婆被推进ERCP室。通过10来分钟的准备,3:15分,胡教授开始向崔婆婆口腔插内镜,由于婆婆肺部有炎症,不断咳痰,通过三次试插,才将内镜插入十二指肠和胆管的交会处。这时,记者在监控室的视频显示器上看见,镜内伸出高频中刀,在胆管连接肠道的乳头上切开一公分长的口子,黄色脓液立即喷涌而出,而3公分大小的结石就卡在里面的胆管内。只见内镜通道中伸出一根圆珠笔芯大小特种金属探头,顺着胆道插到达结石部位,释放出一个长约四公分长的金属套拦,在胡教授灵巧的操作下,套住结石。在试探了一阵待套拦把石头套牢后,钢丝逐渐收紧。胡兵教授转动手柄上的绞盘,大石头顿时变成了几个小块;由于石头过大,这个程序反复几次,连金属套拦也绞坏三个。终于将大结石逐渐粉碎,大的有约半公分,小的成沙状;随后,胡兵反复用带有套拦的金属探头将碎石从胆道中掏出来,流如肠道中。如此反复二三十次,结石碎块越来越小,最后呈泥沙状,不断被胆管里面的脓液冲刷而出,流入胃肠道。整个过程中流出的脓液不少于200毫升,经过45分钟的艰苦努力,浑身被汗水浸透手术衣的胡教授才将胆管内的结石和脓液清理完备。下午4时许,在安放好引流管道后,手术圆满结束,术中崔婆婆意识清楚,没有痛苦迹象。

术后,胡教授告诉记者,这台手术太难了,时间相当于他本人做普通病人的两到三倍,而且为了保证患者术中更舒服、安全一点,手术体位采用的是左侧卧位,这样更增加了手术医生的操作难度,而普通病人是平卧,操作更方便一些。

由于崔婆婆还有胸水、腹水、肺炎等相关疾病还需要近一步治疗,病人术后住院一周左右出院。如果是普通病人,术后一到三天治疗即可出院。

记者在手术全程的观察中,直观感受到ERCP技术的神奇,记者个人认为:ERCP技术对于胆道结石而言,无疑是最安全、最快捷、最有效、最经济的高新技术;差不多只相当于做一个胃镜检查的痛苦和创伤,就可以解决以前需要开刀、或需要维创腹腔镜手术从腹部开小孔方能解决的问题。

胡兵教授告诉记者,他本人从1997年开始第一台ERCP手术至今,已经积累了数千例成功病例;目前每年开展ERCP手术近千例,常规疾病可以在20分钟内熟练完成操作,范围已经拓展到胆管结石、胆道狭窄、胆管炎、胆管肿瘤、胆道蛔虫胆道疾病和重症胰腺炎、胰腺炎、胰管结石、胰腺肿瘤等胰腺疾病。在华西医院消化科内镜中心ERCP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常规技术,该中心已经被卫生部批准为消化内镜培训中心,随着越来越多的全国医生来此学习进修,相信ERCP这种高新实用技术将会在更多医院、更大范围为患者造福。

点评与赏析:

这是十年前我们为了宣传华西医院的胃镜开刀技术而组织的一次新闻报道,当时我请胡兵教授给我选择极端的病例作为新闻报道的点,我们组织了成都的媒体来采访报道。这个医疗个案之所以能够成为新闻,被成都的媒体广泛报道,华西医院宣传部采写的专题报道被专业性较强的《医师报》采用,吸引记者的新闻点有三个:高新医疗技术,高龄病人,高风险、高难度的操作和治疗。但从医疗文化的视角来关注,我们则可以解读到华西医院医疗文化的有关要素。这就是华西人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和不断创新,用华西医院的院训来概括,就是“精业”“创新”

就胆管结石而言,目前经典的治疗方案有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微创腹腔镜治疗等;ERCP作为最近十多年来新兴的更先进的治疗技术,目前已经为国内部分医院重视并实践,但是在华西医院,这个新技术已经被应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总量近万例、每年上千例的ERCP临床实践,可以让这里的消化内镜医生成为熟练的操作能手,20分钟就能完成一例普通的ERCP手术。但是华西的消化内镜医生并没有止步于此,熟能生巧,他们还将这个技术拓展到胆道狭窄、胆管炎、胆管肿瘤、胆道蛔虫等胆道疾病和重症胰腺炎、胰腺炎、胰管结石、胰腺肿瘤等胰腺疾病的治疗。这种拓展和创新,也许是天下医生的共同爱好,而在华西医院能够快速、顺利的实现,不能不归功于这里的医疗文化和医疗环境。

十年弹指一挥间,今天胡兵教授已经是全世界用胃镜开刀最牛的医生,已经有包括美国霍普金斯医院在内的世界发达国家著名医院的几十名胃镜医生来到华西医院进修,向他学习胃镜开刀技术;胡兵教授的飞刀也开到了欧陆北美。回看这条旧闻,你就会明白,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如今的中国,离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越来越近。大国崛起,医学不该缺席,医学创新,华西没有缺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胃镜,华西,医生,华西医院,ERCP,内镜,手术,胆管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