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 | 大数据与生物医药产业融合的运行图景

2018
12/20

+
分享
评论
火石创造
A-
A+
活在当下,我们正迎来一轮全球生物技术与大数据“双叠加”的浪潮。

声明:本文为火石创造原创文章,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网站、公众号等转载需经授权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是“生物也是算法”。仰望星空,生命体会不会成为数字化的存在,是50年或者100年后我们要面对的话题。活在当下,我们正迎来一轮全球生物技术与大数据“双叠加”的浪潮,大数据与生物医药产业深度融合,从深层次驱动产业变革,构画不一样的产业运行图景。

一 技术融合:数字医疗产品和服务兴起

大数据已经从研发、制造、医疗服务各个环节进入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应用场景之中,或提升效率,或提高精度,并催生新产品和新业态。

 

大数据进入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制造与服务环节中

在新药研发领域 ,由于药物研发是化学、生物、药理、临床等十几个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平均每个药物背后的研发数据资料多达数千甚至数万页。大数据技术有助于从海量临床记录和医学期刊中,帮助研究人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现创新的机会,确定新药物的研发方向,减少药物开发成本,提高成功率。

在制造领域, 大数据与AI结合,产生了智能医学影像、医疗机器人等新的产品解决方案。此外,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渗透到企业运营、价值链和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推动生产制造、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营销预测、策略分析、产业供应、决策支持的协同,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

在医疗服务领域 ,大数据在辅助临床决策、慢病管理与治疗、精准治疗方面发展迅猛。IBM的Watson医生,在输入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癌症分期、病理分期、转移病灶、体力评分、各种检查数据等多项具体结果后,10多秒就可以给出治疗方案,协助医生进行临床决策。大数据在慢病管理方面,通过对个体化治疗数据、个人健康数据以及医保信息、药品的信用卡消费记录等进行融合、分析、挖掘,可以得到准确的预测、推论和高效的决策,为慢病防治与治疗提供帮助。

根据中国医学会的一份误诊数据资料显示,中国临床医疗总误诊率为27.8%,其中恶性肿瘤平均误诊率为40%,器官异位误诊率为60%,如鼻咽癌、白血病、胰腺癌等,肝结核、胃结核等肺外结核的平均误诊率也在40%以上,这些误诊主要发生在基层医疗机构。使用大数据+AI价值在于,一方面提高影像辨识速度,另一方面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 。

二 要素融合:资源的数字化提升生产力

大数据时代,数据一体两面,是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重合与交叠,物理世界中分散的源头创新、研发资源、生产资源、资本资源、顶尖人才、政策服务等要素供给,都可以转化为数据流,并通过数据的高效流动冲破物理世界中阻碍要素流动的藩篱,发挥数据的资源价值作用,释放数据生产力。

大数据与生物医药产业的融合,表现为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本等要素数字流的交融 ,通过更大、更开放的大数据平台体系,充分利用数据的聚合性和流动性,动员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形成叠加效应、放大效应,带动了更大规模的协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流的协同发展。

创新要素数字流, 让自上而下创新供给与自下而上需求精准匹配。创新要素资源数字化,通过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图谱、在研项目图谱等数字平台,以数字化路径提高要素资源的供需匹配效率,提升数字化生产力,打通创新与产业化的传送门,让创新源泉汇入生物医药产业的江河湖海,实现从增加要素供给向放大要素供给的转型。

资本要素数字流, 让资本与项目精准对接。当资本要素转化为数字流,以数据平台全方位的信息链接、专业化信用评价为引导,为资本提供热门领域或技术研判、企业研判等服务,提升创新资本和创新项目、Idea的匹配效率。

人才要素数字流, 将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领军人才分布情况、研究成果、最新动态等连接为人才协同网络,通过人才的资源衔接,形成知识外溢、技术合作、IP转化、团队落地、资源集聚等效应。

要素转化为数字流的产业转型图

三 生态融合: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群落

大数据和生物医药产业在技术与要素层面的融合,数字化生态群落成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生物医药产业的运行图景表现为企业B端、消费C端和政府G端在若干个供需求点形成的价值闭环生态群落。

在政府G端, 作为政策、资源、资金的供给方,要素融合为数据流,将改变G端与B端创新供给与创新需求不匹配的情况。政策、资源、资金作为价值引导机制,通过创新供给数据流牵引B端企业,满足创新资源的需求,引导B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企业B端, 大数据+研发、制造、管理、服务,数据化企业所有的价值点与业务点,一切业务数据化,衍生出若干个B端与G端、C端的价值匹配点。对于创新型企业,大数据打通了生物医药产业链细分化与专业化形成的天然信息壁垒,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更多嵌入地区和全球生物产业链分工的机会,也提升了产业链的协同效率。

在消费C端, 基于大数据的疾病管理、精准医疗、物流配送、远程医疗等,形成了新的医疗服务生态大格局。C端价值需求的数据回流,促进B端的产品、服务改善。

 

基于数据流的G端-B端-C端生物医药产业运行图景

生物医药产业链的特点是价值协同而非价值集成,数据流能有效提升G端-B端-C端的协同效率。同时,兼顾生物医药产业的专业性与细分性,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间,生物医药产业的运行图景依旧表现为大数据框架下,若干个小的数据生态群落互联互通,共同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生态的演变。

文 | 李山红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图景,医药,洞察,误诊率,数据,生物,B端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