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女孩患胆结石 只因家长这样做
6岁的小豆子是家里的小公主,活泼可爱,最爱唱歌跳舞,家里人都把她当做掌上明珠。不论是好吃的还是好玩的,全家对她都是有求必应。她爱吃各种饮料,比如可乐、奶茶,家里这些东西就没有断过。小豆子也养成了用饮料代替水的坏习惯。奶奶经常说:“家里就这一个孩子,难道还让孩子不吃不喝?”
最近,小豆子经常肚子疼,而且疼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厉害。到医院确诊为胆囊结石并进行了紧急手术。小豆子爸妈不敢相信孩子这么小就得了胆结石,但是看着切出来的胆囊和结石,又不得不相信。究竟是什么导致小豆子得了胆结石呢?
其实,小孩患胆结石并不奇怪。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医疗B 超的普遍使用,使儿童胆结石的诊断率得以显著提高。有人对5000名收治的胆囊炎、胆石病患者进行分类统计,发现14岁以下的患儿有196人,年龄最小的还只有3岁。而且近年来临床发现,儿童胆石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为什么胆囊炎、胆石病会出现“儿童化”呢?
在过去儿童胆石病主要由寄生虫感染引起。有些儿童由于不注意卫生而患上肠道蛔虫病,当蛔虫钻进胆管或胆囊后,蛔虫卵和死亡的虫体便会留在其中,继之脱落的上皮细胞、胆红素及细菌均会围绕蛔虫卵和死亡的虫体沉积下来,慢慢形成胆结石。
但是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过剩和肥胖也成为了儿童胆石病的重要原因。由于父母的宠爱和家庭条件的改善,儿童进食荤食、精制食品过多,不爱喝水,加上学习紧张、活动时间相对又比较少,以致血液中胆固醇浓度也相应增高,胆囊内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也随之升高,容易促发胆结石的形成,体重超标和肥胖的儿童罹患胆结石的危险也明显增加。
家长应注意:
儿童胆结石多属于隐匿型的胆结石,平时表现不明显,当出现症状时,家长往往认为是肠炎,可能会耽误其治疗。
所以家长们应注意,胆石病最显著的临床症状就是胆绞痛,疼痛位于右上腹,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呈阵发性发作。疼痛多因饱餐引起的,患病儿童可能有腹胀、厌食和烧心等消化道症状。而当结石堵塞胆道时,小患儿可能出现皮肤或巩膜发黄,一旦合并感染,就可能出现高热,严重者还会发生中毒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如果小孩出现以上任何症状,都应该及时送往医院进行就诊。
本文节选自《“健康与小康”科普与健康教育系列丛书》之《有胆有石有妙方-胆石病的防治》
湖南省人民医院主编
--作者简介--
彭湘群
主任护师,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微创外科护士长,中华护理学会肿瘤护理专家库成员,湖南省肝胆胰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科普协会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发表相关专业论文10余篇,发明专利2项,主编《腹腔镜肝胆胰专科护理手册》《肝胆胰常见疾病健康指导》《有胆有石,有妙方》3本专业及科普书籍并参编专业著作3部,主持并完成湖南省卫计委科研项目一项及长沙市科技局研项目一项,获得湖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主持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项。
作者:彭湘群
编辑:吴靖
审核:周瑾容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