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众人唱衰的医生集团 我觉得并没有那么不堪!
90%医生集团会倒闭?
之前在很多平台上都有人唱衰医生集团,在知乎、健康界、丁香园等一些平台都有人发表文章评论医生集团存在的种种问题,像医生大部分不懂运营呀、只想两头套利,大部分医生还高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等等这样的言论,不过你们说的也确实没错,这些问题确实存在,而且是个大问题,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好有坏,不能只看一面,你们这样一边倒的黑,实在让人说不过去。
对于最近大火的说医生集团90%都会倒闭一文,我想说的是,从宏观角度来讲,中国96%以上的公司生存期都小于5年,这是有统计大数据的,换句话说96%的公司都会死是一句永远正确的废话,所谓的医生集团也在这个范围中。
事实上各个细分领域都在其中,比如说90%的移动医疗企业都会死,这并不用预言,因为它已经实现了,现在各个细分领域都只剩下个位数的公司,90%以上的打车企业都会死,剩下的一只手就能数过来,99%以上的团购企业和共享单车都已经死了。
站在旁观者视角看医生集团
而医生集团作为一个在中国才出生不到5年的婴儿,还尚未成长起来,自然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打个简单易懂的比方,难道你会指望你自己家5岁大的孩子,可以自己煮饭,然后不会尿床,然后还能不要家长的帮忙,自己可以独立处理好一件事?其实我们应该怀着一颗包容的心去对待它,它现在确实会犯错,但是它在努力的成长呀,而且是以看得见的速度在进步,医生集团的出现可能侵犯了很多人很多机构的领地和利益,但是我们国家现在的医疗环境来看,它的产生却又是顺其自然是一个环境的产物,医生集团就像冲锋的号角一样吹响了中国医疗改革的开始,进一步落实了我国医生多点执业的行动和决心。
医生创业需谨慎
医院的医生独立出来自己创业风险确实不小,但是我相信医生也不是傻子,会毫无准备就跑出来送人头,医生懂技术不懂管理,这确实是大部分医生存在的问题,但是也不代表所有医生,医生创业是一个小部分事件,我们不能要求所有医生都是全能的,全都跑出来创业,但是也阻挡不了有能力的有梦想的医生跳出体制来做出一番事业,这是一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时代,有能力的医生自然不甘于在这个处处受制约的体制内过一辈子,想多赚点钱养家糊口的医生,私底下找一些医疗机构去“飞刀走穴”接私单,说到底还是见不得光,被医院发现了还会受处分,而医生集团的出现恰恰弥补了这一灰色地带,医生可以和医生集团签合约可以兼职也可以全职,医生集团和医生签约也会给医生买医责险,保护医生的权益,更重要的是让“违法就医变合法”。
还有人说医生集团就是“想吃着碗里的,又想扒着锅里的”,脚踏N只船,这句话说的没错,有能力的医生集团已经实现了,像张强医生集团,冬雷脑科等他们已经同过自身的实力发展,到处寻求医院合作,在和他们合作的医院、医疗机构已经破百家了,然而那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明明眼红的要死,却又不敢跳出来的人,只能发发文章,过过嘴瘾了。
克服困难砥砺前行
不过医生当中确实存在一些心高气傲的人,比如之前也遇到几个某某医院的主任、院长和我聊医生集团的事,说了一些:他出来以后会怎么怎么样、如果我出来会如何如何之类的话,这也是一些在医院当领导存在的一些通病,因为除了患者以外很多医生在自己的小圈子内,被医药器械企业奉承,被亲戚朋友奉承,被不明真相的群众奉承,被患者捧为神,长此以往他对自己有一个不切实际的估计。这样的想法出来自己创业的话,估计过不了多久就会因为各种压力,把他打击的重新回到体制内,创业是需要一颗坚定且勇敢的内心和顽强的意志才可能成功的事情。一往无前、克服一切困难。
其次现在的创业,特别是医生创业,资本可谓是“虎视眈眈”,一旦发现值得投资的,资金将不再是医生集团创业烦恼的问题,就像之前的博得嘉联一样,短短几个月之间就获得了几千万的资金入驻,有了资本的加持,医生集团的发展如虎添翼。
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医生集团也成了医疗的常态,我记得我昨天看到了一篇文章:冬雷脑科在上海宣布,冬雷脑科医生集团结束2.0进入3.0模式,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他们就通过自己的努力层层进化,未来还会出现4.0、5.0模式,这消息可谓是啪啪啪打了众多唱衰医生集团人员的脸,现在的医生集团很多加入互联网平台,他们一起抱团成长,寻找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最后要说的是,医生集团目前的模式确实不是很完善,许多相应的法律法规都还没有对其规范,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出来的,现在形势可能不容乐观,但是坚持下来的,就是这个行业的缔造者,以前遇不到这个行业造英雄的机会,现在出现了,希望各位看官,心动了的就去试试吧,创业也没有那么可怕,最差也就是重回体制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