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周围血管损伤手术编码选择

2018-11-16 16:39   医有数

周围血管损伤是由于切割、穿透、火器或骨折、脱位等原因引起血液运行管道离断、撕裂、压榨及挫灭等病变产生的一种疾病损伤,是外科急诊中最为常见的病例之一。

周围血管损伤是由于切割、穿透、火器或骨折、脱位等原因引起血液运行管道离断、撕裂、压榨及挫灭等病变产生的一种疾病损伤,是外科急诊中最为常见的病例之一。其正确编码既关系到医院DRGs相关科室评价的总权重,也是医院按病种和病组付费的重要依据,涉及到患者、医院、医疗保险等的经济利益。

本文对周围血管损伤的类型及其手术编码原则进行分析,实例解析其编码要点及选择方式。

一、 周围血管损伤分类

01

按病因分类可分为:

(1)锐器伤如刀伤、刺伤、玻璃伤等。

这类伤口一般为小裂口,损伤血管具有切缘整齐、创口较小可直接缝合的特点。

(2)挫裂伤如车祸、挤压伤等。

这类血管损伤一般较严重,受损血管较长,血管结构及内膜受到挤压破坏,难以恢复,临床上常对损伤的周围血管采取手术去除或者血管移植术。

(3)医源性损伤。

医源性血管损伤是指在某些手术操作过程中,由于治疗的必要或者手术操作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手术区域的血管损伤,常根据血管的位置及重要性行血管结扎术或损伤后再缝合术。

(4)继发性动静脉瘘或假性动脉瘤。

常继发于血管损伤后或者是其他原因所致血管内血栓形成,未经及时的处理,重者需行血管移植再建。

(5)特殊性损伤如枪伤、烧伤、炸伤等。

这类血管损伤程度参差不齐,可以只是一小段血管损伤或者是部分血管缺损,也可以是一大片血管不规则损伤。轻者可以将血管修整齐,进行缝补,重者需行血管移植再建。

02

按血管损伤情况分类可分为:

(1)血管断裂包括血管部分断裂和血管完全断裂。

血管部分断裂时由于血管不能回缩,出血常不会自行停止,如外来钝性暴力刺激导致的动脉挫伤即常为动脉内膜乃至中膜断裂。而血管完全断裂时血管回缩,血管断裂端出血时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出血可自行停止,但由于血运的中断,损伤血管供应的远端组织器官也会发生缺血缺氧或回流障碍。以上两种情况均需进行外科手术处理。

(2)裂孔性损伤。

裂孔性血管损伤顾名思义为各种原因所致周围血管形成小裂孔,可为单个或多个裂孔,如枪伤、碎石、钢铁等贯穿所致血管损伤。

(3)动静脉瘘。

当邻近的动静脉同时受到损伤时,动静脉间的压力梯度可使动脉血流向静脉,形成损伤性动静脉瘘,致使动脉远端组织灌注不足。

(4)假性动脉瘤又称血肿。

继发于动脉挫伤或动脉部分断裂后,损失的动脉出血形成血肿,如未及时处理,随着时间的迁移,血肿的外层形成纤维组织,而内侧由于动脉血流的冲击,与动脉仍保持相通,形成假性动脉瘤。


二、 周围血管损伤手术编码

1、周围血管损伤在ICD-9-CM-3中对应编码,主要是类目38和39。

具体来说如下:

血管切开术   38.0;

血管部分病损切除伴吻合术  38.3;

血管部分病损切除伴置换术  38.4;

血管闭合术、结扎术  38.8;

血管分流术或搭桥术  39.0-39.2;

血管缝合术  39.3;

动脉瘤钳夹术  39.51;

动脉瘤修补术  39.52;

动静脉瘘修补术  39.53;

血管补片移植物修补术  39.56 - 39.58。

2、手术相关编码都是根据具体的手术方式来进行分类的。 

例如:

肢动静瘘切除并修补术( 39.53) 

此类手术通常需要切除瘘口,再分别修补动脉和静脉瘘口,包括钳夹、凝固、结扎和切断等任何方式的修补,这些情况均编码于39.53。

 注意:

(1)如果动静脉瘘切除后,用补片移植物修补,编码于38.56-38.57;

(2)如果伴有血管置换, 编码于38.4。

3、血管损伤手术分类的查找方法。

以血管探查、血栓消肿清除和血管缝合、修补术为例来进行说明: 

血管探查、血栓消肿清除查:

(1)切开-周围血管———上肢(动脉)(静脉)38.03———下肢———动脉38.08———静脉38.09。

(2)探查———周围血管———上肢(动脉)(静脉) 38.03———下肢———动脉38.08———静脉38.09。

血管缝合、修补术查:

(1)修补术———动静脉瘘39.53———动脉———用———补片移植物39.58———合成的39.57———组织(静脉)(自体的)(同种移植物)39.56———缝合39.31。

(2)血管缝合术39.30———动脉39.31———静脉39.32。

三、实例分析

案例1 :

患者,56 岁,因腹痛15 天,来院诊断为腹主动脉动脉瘤,行动脉瘤切除伴人工血管置换术,术中切除动脉瘤,置换人工血管(型号GORE20-10-10mm)。

查动脉瘤切除术—伴——移植物———腹————主动脉—————切开入路38.44。

编码:腹主动脉部分切除伴人工血管置换38.44。

解析:原错误编码为腹主动脉部分切除伴吻合38.34。该操作不是切除后单纯吻合,有血管置换。

案例2 :

患者,45 岁,因咳嗽胸痛,来院诊断为胸主动脉动脉瘤,行胸主动脉动脉瘤腔内修补,置入覆膜支架(型号44-200mm)。

查修补术—动脉瘤——通过或伴———血管内移植————胸主动脉39.73。

编码: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39.73。

解析:原错误编码为胸主动脉支架置入术39.90,此编码为血管狭窄扩张成形,不是动脉瘤腔内修补支架。因瘤颈短需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行型号GORE6mm 的腋-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查旁路—血管的——周围动脉 39.29,编码:腋-腋动脉人工血管分流术39.29。再次造影,见左锁骨下动脉开口有内瘘,应用6mm 弹簧圈栓塞左锁骨下动脉开口,查栓塞—动脉——经———血管内入路 39.79,编码:其他动脉血管栓塞39.79。原编码漏该操作,可以同时进行多个手术操作。

案例3 :

患者,66 岁,因头晕恶心,检查发现眼动脉动脉瘤,行眼内动脉瘤栓塞术。术中放入颅内覆膜支架,型号(6-20mm)。

查修补术—动脉瘤——通过或伴———血管内移植————头和颈39.72。编码:颅内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39.72。又经微导管分别填入18 枚弹簧圈,查栓塞—弹簧圈——头和颈——裸弹簧圈——39.75。

编码:颅内动脉弹簧圈栓塞术39.75。

解析:原错误编码为颅内动脉栓塞术39.72,而39.72 编码是非弹簧圈的颅内动脉栓塞。

结语:

接诊到周围血管损伤患者或者高度怀疑血管损伤患者时,临床医师应详尽地了解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体征,结合体查,定位损伤血管,根据血管损伤情况选择合宜的术式,手术记录中要描述手术入路方式、损伤的血管及病变性质,写明进行手术为缝合/吻合术还是结扎术等,如采用材料进行缝补或置换术,是自体组织还是人工合成的血管/织片。而编码工作人员应掌握手术编码原则,结合手术名称及手术记录,了解手术的具体情况,从而对各手术操作进行快速准确的命名和编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编码,血管,手术,弹簧圈,动脉,损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