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黄小姐是一家外企的高管,半个月前她出门办事,特地脱下高跟鞋,换上一双平跟鞋,在路上走得好好的,右脚突然往外一撇,腿一打软坐到了地上。爬起来后,小腿疼得厉害使不上劲,她打车赶到了医院。检查发现,黄小姐右小腿腓骨尖有撕脱性骨折,必须打石膏固定。
黄小姐一脸诧异,“在平路上穿平跟鞋,怎么会崴脚呢?轻轻崴了一下脚,又怎么会骨折呢?”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的记者从内蒙古区内多家三甲医院获悉,因穿鞋不当引发的足部伤病占到了门诊的三成。其中,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一年要接诊上百例穿高跟鞋引起的拇外翻。
为此,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特邀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足显微外二科主任王继宏教授《全民健康+》节目谈如何穿对鞋。
以下是访谈摘要
穿高跟鞋鞋不当会引起拇外翻 甚至引起颈椎病
穿高跟鞋鞋不当会带来许多足部疾病,其中一种是拇外翻,俗称大脚骨,具体表现为拇趾向足的外侧过度倾斜畸形。穿高跟鞋、尖头鞋容易引起拇外翻。这种病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积累,一时半会儿是看不出来的,目前多为四十岁以后的女士尤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穿高跟鞋会使全身重量都集中到脚面前部,尖头鞋又迫使足部强行挤进窄小的三角区域里,脚趾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下、逐渐形成了大脚骨。
女性穿高跟鞋引起的疾病不只是脚部问题,也会引起脊椎疾病。穿着高跟鞋站立的人,身体前倾、臀部向后凸出,造成平背的现象,容易导致腰背部肌肉过度拉紧、韧带紧绷,产生慢性腰痛及膝关节疼痛。另外,骨盆会有往前倾的现象,会导致骨盆口狭窄,直接影响成人后的分娩。
鞋跟高度不超过4厘米,穿着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为宜
很多爱美女士都喜欢穿高跟鞋,可鞋跟高度到底多高,穿上才更舒服、更好看、更健康呢?对此王继宏教授建议高跟鞋鞋跟最好不要超过4厘米,在2至4厘米之间的高跟鞋最适合人类的骨骼构造,因为人的足底并不是一个平面,足弓使身体重心偏后,而脚后跟的跟骨硬度大没有弹性,穿着适量高度的鞋子可以使重心前移,足弓的弹性可以缓冲震荡。
过高的鞋跟会让脚掌承受过量的压力,将脚趾推向鞋头前端,加上鞋头又尖又窄,会引致疼痛、拇指外翻、槌状趾及足部变形。走路时,由于重心前移,踝关节稳定性变差,容易有脚踝扭伤的危险,且小腿后筋容易缩短。
而对于那些不得不穿超过4厘米高跟鞋的女士,王继宏教授还特地支了两招:一是穿着时间不宜超过两个小时。二是根据不同脚型选择不同的鞋垫。一般足型适合半垫鞋垫;对于高弓足有专门为高弓足设计的鞋垫,对于扁平足适合足弓位置拱起的高跟鞋鞋垫。
什么样的脚型 选什么样的鞋穿 埃及脚斜头鞋 罗马脚平头鞋 希腊脚尖头鞋
每个人的脚趾长短排列是不太一样的,有的人五根脚趾长度依次递减,有的人脚趾基本一样长,还有人第二根脚趾最长。其实,欧洲人很早就发现了这个微小的差别,根据他们的统计,脚型大致可分为三种:埃及脚、希腊脚、罗马脚。
1. 大拇指最长——埃及脚
大拇指最长的脚型是埃及脚型,在中国,这样的脚型是最常见的,大概占据60%。从医学上来看,埃及脚由于大拇趾比其他脚趾长,在运动时更符合力学规律,因此是最“实用”的脚型。
因为埃及脚“平易近人”,这种脚型的人在选择鞋子时,适应的空间也比较大,可选择的鞋类款式也较多,与埃及脚最Match的是鞋头有些倾斜的鞋底,比如常见的斜尖头、斜圆头。对于大脚趾特别突出的埃及脚,经常穿着非常对称的尖头鞋走路,久而久之容易起茧子。
2.脚趾都差不多长,没有特别突出的——罗马脚
罗马脚(Roman foot)也称为正方型,这种脚型5根脚趾长度都差不多,前三个脚趾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没有特别凸出的脚趾,看起来就像正方形一样。
都说罗马脚是为芭蕾舞而生的脚,舞蹈老师挑选学生时也会关注他们的脚型。罗马脚非常适合穿着一些复古的方头鞋款,如马丽珍鞋,或者是鞋头较宽的圆头鞋,能让你们的脚趾更加舒适。
3.第二根脚趾最长——希腊脚
“希腊脚”则是第2根脚趾比其他脚趾还长。很长时间以来,都有传言说希腊脚是美女脚,拥有希腊脚的人群中出现美女的比例(40%)远高于埃及脚或罗马脚中美女的比例(5%)。
也正是因为希腊脚的第二根脚趾最长,所以它是非常不适合穿鱼嘴的鞋子,不然就会有脚趾在鞋头外的小尴尬发生。然而尖头鞋就是为了希腊脚而存在的,突出的尖尖刚好用来安放你突出的二脚趾。希腊脚的姑娘们穿上这一款的高跟鞋,不会感受到脚趾有任何的不适,你的双腿会变得修长精致,更加有女人味。
鞋垫的选择也很重要
高跟鞋、脚痛、鞋垫似乎是恶性循环,永远紧密相连。高跟鞋穿多了会脚痛,脚痛自然寻求鞋垫缓减。然而却不是很多人知道,不同脚型适合的鞋垫也不同,想穿高跟鞋却与脚痛相连,就要懂得选择适合自己足型的鞋垫。
一般足型:
内侧足弓位置凹陷,本能有效吸收走路时双脚的冲击力,唯独高跟鞋的斜度容易让双脚向前滑动,让压力聚集在前脚掌,引致脚部疼痛;若走路时将重心放在后跟,则会导致脚跟、脚踝承受更大冲击。
适合鞋垫:
半垫,用家可因应走路习惯,把鞋垫放在穿高跟鞋时受压较严重的位置,即有助减轻脚痛;惟半垫容易移位,宜以胶纸在高跟鞋上定位。
高弓足:
僵硬性足部结构,让向内足弓位置凹陷过多,走路时大半脚掌「离地」,只靠脚掌外侧位置承受走路时的冲击,穿高跟鞋时不仅令脚跟和前脚掌承受极大压力,更有可能导致脚踝向外推出,脚痛之馀,拉紧腿部外侧肌腱及脚踝韧带,容易出现「拗柴」、引致劳损受伤。
适合鞋垫:
专门为高弓足设计的鞋垫,能填补足弓位置空位有助承托,并卸去走路时产生的巨大冲力;惟这种鞋垫较厚,并非每双高跟鞋均适用,且高弓足女生不宜穿上过高的高跟鞋,否则会加重症状。
扁平足:
与高弓足相反,扁平足指的是足弓位置弧度小甚至下榻。由于没有足弓的减震,走路时脚底完全贴在鞋面/地上,穿高跟鞋时冲击力便随足部传上膝盖甚至嵴骨,穿上高跟鞋时情况甚至更加严重,引起不少有关嵴椎的痛症。
适合鞋垫:
足弓位置拱起的高跟鞋鞋垫,拱起位置有助营造足弓效果,承托并有助减震,针对轻微扁平足问题有一定缓减作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