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福建一3岁男孩“蛋疼”,睾丸坏死被迫摘除!只因所有家长都会做的一件事!
不少家长,
在孩子生病疼痛时,
会选择让孩子忍一忍,
告诉孩子忍是勇敢的表现,
可 “忍” 字头上一把 刀
有些疼痛 不!能!忍!
前段时间
一名年仅3岁的小男孩
就因为忍着忍着
最终
“忍痛割爱”痛失睾丸!
林剑鸣 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 手术麻醉科主任
儿童疝气(俗称“小肠气”)
在胚胎发育时期,按照正常的发育过程,男孩的睾丸是由腰部腹膜后下降至同侧阴囊内,这个过程连接腹腔处会形成一个叫鞘状突的“管道”。
随着孩子出生,鞘状突会自然关闭,但也有部分孩子“管道”未关闭,当哭闹、使劲时肚子里的肠子可能顺着“管道”下降从而形成包块,这样就形成了疝气。
一般情况下越早手术越好,切勿耽误。
像小毅这种情况,正是家长疏忽,忍住疼痛没有及时就医,拖延治疗,结果酿成严重后果。
疼痛对孩子身心发育有诸多影响
其实,造成儿童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孩子摔伤、腹痛、头痛、各类疾病、手术治疗,以及儿童正常发育过程中的生理性疼痛。
“让孩子忍住疼痛是不正确的做法,过度疼痛会引起孩子恐惧,血压升高,疼痛性休克等,如果查明原因,很可能延误病情,不仅不利于康复,更加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发育,甚至有可能出现心理疾病。”林剑鸣说。
另外,疼痛若持续时间较长,会使孩子的生活质量下降。
这些影响包括:
生活: 由于疼痛而无法正常行走、玩耍、日常起居等。
食欲: 全身疼痛引起的不适感令食欲下降,没有胃口,直接影响孩子的进食。
睡眠: 由于疼痛夜里睡不好觉,极大削弱对抗疾病所需的体力。
情绪: 疼痛会引起情绪的改变,最常见的是抑郁和愤怒,孩子或沉默寡言,或容易发怒。这些不良的情绪反过来会进一步加重身体不舒服,形成恶性循环。
林剑鸣医生说,不建议家长在孩子一疼痛就自行使用镇痛药,这样容易掩盖引起疼痛的症状,延误医生诊断;而且镇痛药也存有副作用,偶尔会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应该先在医生诊断后才可以吃相应的镇痛药。
作为家长,要正确看待儿童疼痛,重视已经存在的疼痛危害,治疗儿童疼痛也需要家长的共同努力。
儿童在生病时的疼痛程度也能受家人的情绪影响,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要表现出焦虑、恐惧或哀伤的情绪,多一些关怀鼓励。
END
编辑:乔一
福建卫生报记者:张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