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从哪里来 从卫生总费用来源看医疗服务行业发展
卫生总费用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开展卫生服务活动从全社会筹集的卫生资金总额。体现了一定经济发展条件下,政府、社会及居民人人的卫生费用负担水平,以及卫生筹资模型的主要特征和公平合理性,是衡量卫生保健筹资水平及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
当前从我国的卫生总费用来源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卫生总费用来源主要为政府支出和医保基金。以2017 年为例,全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 51598.8 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支出 15517.3 亿元(占 30.1%),社会卫生支出 21206.8 亿元(占 41.1%)。患者自付比例保持较低水平,2017年,个人卫生支出 14874.8 亿元(占 28.8%),人均卫生总费用 3712.2 元。
二是卫生总费用总额和占GPD比例逐年升高趋势。在医疗卫生资源稳步增长以及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升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医疗卫生费用支出强劲增长。医疗卫生总费用从 2001 年的 5,025.93 亿元增长至 2017 年的 51598.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5.67%,医疗卫生费用支出占 GDP 的比重由 2001 年的 4.58%增长至 2017 年的 6.2%,保持上升趋势。
三是卫生筹资总体水平仍偏低。尽管医疗改革提高了全国和各省市的卫生筹资水平,但相对来看,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仍低于许多国家。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世界平均卫生费用支出占GDP比重9.9%。美国是卫生费用占GDP比重最高的国家,2014年的占比达17.1%。瑞典和瑞士也达到11.9%和11.7%。法国和德国的比重达到11.5%和11.3%。在亚洲,日本和韩国的卫生费用占GDP比重为10.2%和7.4%。中国的卫生费用也低于金砖国家中的巴西和印度(分别为9%和8.9%)。
四是药品费用逐年下降但构成仍偏高。2017年,医院次均门诊药费(109.7元)占42.7%,比上年(45.5%)下降2.8个百分点;医院人均住院药费(2764.9元)占31.1%,比上年(34.6%)下降3.5个百分点。但与此同时,从绝对值上我国人均医药费用负担却没有得到充分缓解,人均医药费用仍保持快速的上升势头,2015年我国人均药品费用达到了1176元,2016年则达到了1300元。
卫生总费用反映着国家对卫生工作支持力度和全民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从大的趋势看,国家越来越会采取措施,促进卫生总费用的健康合理增长,同时也在加大手段控制不合理的增长。
医疗服务行业的钱哪来呢?也就是“收入端”,客观理性看,医疗服务行业的钱肯定是由“全国大家的卫生费用支出”这个里面来的。因此,卫生总费用来源的这些趋势,关系着医疗服务行业的发展,我们应当从这些趋势背后的数据里面看到一些脉络。
控制卫生总费用过快增长是总的趋势
过去10多年,中国卫生总费用相对于GDP的超额增速,主要原因是政府财政加大了卫生支出财政,加上政府推动的全民医保政策的落实,同时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比在下降,个人支出增速跟随GDP增速下降而下降。
一些高收入国家的经历表明,如果没有适当的控制,过快的卫生支出增长会加重个人、企业、政府的负担,难以持续。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保险部门、医疗机构分别采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控制卫生总费用的过快增长,这是总的趋势。与此同时,不少资本和一些企业巨头都在投资建设国际高端医院,投资巨大、回报周期长,这种战略思路与卫生总费用的控制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值得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全面医保的全覆盖将从量变到质变
当前,全民医保的全覆盖已经完成,后面很会进入提升保障质量的阶段,并且随着政府及政府把控下的医保的深度绑定,政府也有更大动机去介入医疗端的价值导向和规范梳理。做医疗服务行业,应当适应这种转变、顺应趋势变化,迎接更加深入的全面医保时代。
医保是医疗服务的基础面,是客户的导入,高端医疗、国际医疗、互联网医疗、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依托的是医保客户导入这个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医疗服务行业的收入就可能就会产生一些问题。
社会性力量承担的比例会呈现增加的趋势
从卫生总费用的构成看,政府卫生支出的比例在增加,个人的现金支出在减少的,个人现金支出增速放慢了一点,而企业跟个人交的社保这一块的投入更多了。所以未来更多的是有一种外部的社会性力量,来承担卫生总费用的增加支出。
从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看,基本医疗保险占了约70%,个人自费超过20%,商业保险公司赔付仅占不到2%。未来政府对商业保险机构的作用越来越重视,一方面在基本医保和大病医疗保险中引入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另一方面会提高商业保险公司的付费地位,建立与医疗机构的联系,提高话语权以监督医生行为。
卫生支出将促进医疗服务体系的效率提升
当前的卫生支出结构有四部分组成:医疗卫生服务支出、医疗保障支出、行政管理事务支出、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支出。从支出构成看,大头花给医疗保障和医疗卫生服务。
长期以来,中国的卫生效率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最主要是中国仍有不少患者越过基层医疗机构到医院,特别是设备和人员配备较好的三级医院就医,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大医院不必要的诊疗行为造成额外的支出,不仅增加了整个卫生系统的成本,患者的实际自付费用也增加了。这也是政府推行分级诊疗的主要原因,因此,未来政府的投入重点是在基层医疗机构,同时促进分级诊疗政策的落实,提升医疗服务行业的效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