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时速大片加长版
影视许可证
[2018]第1期
女主角:年经美女医生徐文晶
男主角:心内科主任吴其明 导 演:吴其明
副导演:宋毓青
大片背景
2018年10月16日周二,气温略低于前一天两度,早上6:00刚刚苏醒的京城,车流、人流交织在一起,人们或上班或上学,或办事,脚步匆匆,喧闹的一天开始了。与以往不同的是,一早淅淅沥沥的小雨让人们明显感到冬天就要来了,天气冷了。也许就是这突然降低的气温,就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在这时我们的主人公出场了。
REC
地坛医院心内科徐文晶医生那天担任二线值班医生,早上8点,她和前一天的住院总王茜医生交接班后,急诊科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刚把急诊科的病人收入病房,9:13地坛医院胸痛中心急救微信群里传出了消息:患者宋某因胸痛已经从顺义区医院出发,在送往地坛医院路上。结合传来的患者心电图加上与急救车医生简单沟通,徐文晶为患者开通了胸痛绿色通道,到达急诊后立即送往导管室,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提示冠脉严重三支病变,需择期手术先送往CCU病房治疗。把宋某安顿好后时针已经指向中午11:09,地坛胸痛中心急救群里又在呼叫地坛二线值班医生,这次是平谷的病人,患者李某65岁,在平谷中医院住院的过程中病情加重,车上医护人员发来消息预计50分钟到达地坛医院。
命大?还是医生力大?
场景地:地坛医院急诊抢救室
救护车风驰电掣,老李提前14分钟到达了地坛医院急诊科,早已经准备好的徐文晶和急诊科医生刘京鹤以及护士们马上进入抢救状态:心电监护、采血、静脉通道……,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怎么不舒服?”
“胸痛多长时间了?”
当徐文晶正要问第三个问题时,老李表情痛苦、双眼紧闭、呼之不应。
心电监护显示:室颤!血压也从90/50mmHg直线下降。
徐文晶迅速进行心外按压,急诊的护士立即推出除颤仪,“准备,大家闪开!放电!”一次除颤交替胸外按压,就这样在第五次除颤后,老李终于有了反应,嗓子里发出了微弱的声音:“好疼……”。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心电监护显示老李恢复了窦性心律。
抢救室外的老李家属小李
跟随送老李的救护车来医院的是老李女儿小李。这一路从平谷到地坛医院她心急如焚,还好一路顺畅提前14分钟进了急诊科,不敢想象如果不是早到这十几分钟,“老爸的命肯定就没了”。目睹老爸在急诊室里像坐过山车一样生死搏斗的抢救过程,小李早就在门外哭得稀里哗啦,听到医生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需要立即送导管室。”小李心里一个劲儿念叨,老爸命大、老爸命大,抢救成功了。可她哪里知道后边老爸的夺命大战才刚刚拉开序幕。
导管室里的夺命大战
场景地:地坛医院心内科导管室
被送进导管室里的老李,加塞儿上了手术台,杨柳和谭大伟两位医生迅速给老李进行造影检查,造影结果提示老李的冠脉血管是左主干加上三支病变,关键的血管都有严重的狭窄。此时,老李情况来了,血压再次维持不住,对升压的药物反应也不好,这时,男主角心内科主任吴其明及时出手为患者置入了IABP泵辅助循环,帮助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老李的血压升上来了。
吴主任带领他的介入团队准备为老李植入支架治疗。
可门外的小李一定不知道,死神又又又又……一次疯狂地向老李发起进攻,和医护人员抢夺老李。
吴其明主任熟练地进行血栓抽吸,支架植入,当再次送入导丝时,老李再次血压心率下降、意识丧失。手术被迫中断。
新一轮抢救开始
“胸外按压!”
“给药!”
“除颤!”
“上临时起搏器!”吴主任一道道指令,镇定自若地指挥抢救,宋毓青、杨柳、谭大伟等导管室成员们有条不紊地默契配合,死神终于偃旗息鼓,退下阵去。
1小时28分钟,动用了IABP、临时起搏、心肺复苏、电除颤,同时开通右冠脉和前降支,吴主任指挥并亲自操作的这场对于死神的较量终于以医护人员完胜宣告结束。
而这个患者刚好是心内科在2018年第600例心脏支架的患者,比2017年的记录提前了23天。开心!
2018年,心内科团队比去年提前23天完成600例冠脉介入治疗
601 、 602 例 患者都来了
场景地:心电图室、心内科门诊等
刚才一直在说吴其明等在抢救老李,此时我们的女一号徐文晶在做甚?
原来她刚和小李交代完病情又接到了心电图室打来的电话,因为70岁葛老太太自己来看病,心电图发现急性前壁心梗,等徐文晶赶到时老太太已经疼得说不出话了。徐文晶立刻联系家属、交代病情、术前准备、联系导管室准备急诊手术。
还没做完葛老太太的手术,下午3:20心内科门诊医生卢利红又传来报告,54岁的张先生心肌酶升高,提示心肌梗死。卢大夫劝病人:“你的情况不能走!”老张却满不在乎:“没事,都好几天了,疼一阵子就好了,我还是回家吧。”徐文晶赶到后,告诉老张“你这情况需要立即做手术,要是回家,在路上就有危险。”她颇费一番口舌,总算和赶来的家属一起劝说老张同意留下来手术,送去导管室做了心脏支架手术,老张捡条命啊!
因为周二刚好是手术日,吴主任带领着导管室的医护人员一直在急诊和择期手术交替忙碌。其中葛老太太就是601例、老张就是602例。
三次被加塞儿的老郭说:“当年我就是这样被抢回的命”
老郭是地坛医院心内科的老病人,本来周二这天是来复查造影的,结果等在导管室门口,三次为急诊手术的患者让路。徐文晶有些不好意思,“老郭,真不好意思,这儿太冷,要不您先回病房等着吧。”
老郭却乐呵呵地说:“不碍事,当年我的命不就是这么抢回来的么?”
战斗尚未有穷期
场景地:CCU病房、急诊科
这个白天总算是过去了,徐文晶把一个个急诊的病人处理完了,又赶去其他病房,把申请心内科会诊的7个病人挨个看了一遍,写了会诊意见。这时患者都开始洗簌,准备睡觉了。
晚上8:30她回到CCU病房一一查看 600、601、602例等几个急诊患者,看他们病情都转危为安,心里踏实了许多。而 CCU 值班医生和护士们忙的都还没顾不上吃饭,而此时监护仪、输液泵的提示音此起彼伏。更悲催的是急诊科的电话又来了。这一夜的10:00到11:00徐文晶又扎进了急诊抢救室。
REC
大片的后半部是快进镜头,我们不再详细叙说,说多了都是泪。在急诊处理了两个患者之后,徐文晶才再次回到了CCU病房。
而此时吴其明和宋毓青两位主任做了一整天的手术回家也没能好好休息,直到次日凌晨0:01还在值班医生群里指示:“那个术后的患者可以拔管了!”
凌晨3:40微信群的信息提示第7个急性胸痛患者又在来地坛医院的路上。吴其明、宋毓青主任得知消息从家中赶到医院进行急诊手术 ……
那一夜,CCU床位12张全部用尽,医护人员不得不让患者躺在平车上、诊床上,一共住了18个病人。
看看那天夜班CCU护士(李赛、张洁、陈爽)的采血量。
看看手术后术者的背影
REC
剧终
加长版的生死时速大片终于可以剧终了,而工作中医护人员与死神较量的大片每天都在上演。 想起一句话: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一定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