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DRGs工作的不断推广,病案首页信息填写的重要性已经达到普遍共识,但仍然存在主要手术/操作和其他诊断的填写重视不够的情况,因而不少病案人员和医师朋友在工作中反映:主诊断选择正确,为什么DRG入组仍然错误而且权重也不高呢?
本文从主要手术/操作和其他诊断对DRG分组和权重的重要性出发,对其填写问题进行汇总剖析。
一、主要手术/操作、其他诊断在DRGs中的重要性
01
DRGs对病案首页的填写要求
02
主要手术/操作、其他诊断的重要性
急性心梗塞患者分组过程
其他诊断影响权重,最终影响医保支付
二、主要手术/操作、其他诊断填写汇总
01
主要手术/操作填写
1、主要手术/操作定义:
一般是指患者本次住院期间,针对临床医师为患者作出主要诊断的病症,所施行的手术或操作。
2、诊断性与治疗性操作分类
在ICD-9-CM-3中,按照操作的目的,可以将操作分为诊断性操作和治疗性操作:
(1)诊断性操作:以明确疾病诊断为目的检查操作。
(2)治疗性操作:以治疗疾病为目的非手术性操作。
3、主要手术/操作选择原则
1
主要手术和操作的选择一般要与主要诊断相对应,即选择的主要手术或操作是针对主要诊断的病症而施行的。
2
一般是风险最大、难度最高、花费最多的手术和操作。
4、病案首页手术/操作的填写要求
(1)填写手术和操作时,优先填写主要手术或操作(首页背面手术和操作的第一行默认为本次住院主要手术和操作)。
(2)填报要求包括ICD-9-CM-3中有正式名称的全部手术。
(3)住院期间多次手术及操作的选择原则:
在遵循主要手术及操作选择原则的前提下,手术及操作填写顺序为:首选选择与主要诊断对应的主要手术或操作,其他手术及操作按照手术优先的原则,依日期顺序逐一填写。
(4)对于仅有操作的选择原则:
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多个操作,填写的顺序是:
●治疗性操作优先,首先填写与主要诊断对应的治疗性操作(特别是有创的治疗性操作);
●依日期顺序逐一填写其他的治疗性操作。
●依日期顺序逐一填写诊断性操作。
●如果仅有诊断性操作,尽量选择重要的诊断性操作(特别是有创的诊断性操作)优先填写;
●依日期顺序逐一填写其他诊断性操作。
02
其他诊断填写
1、其他诊断定义:
住院时并存的、后来发生的、或是影响所接受的治疗和/或住院时间的情况,其他诊断包括并发症和伴随症。
并发症:指与主要疾病存在因果关系,主要疾病直接引起的病症。
伴随症:指与主要疾病和并发症非直接相关的另外一种疾病。但对本次医疗过程有一定影响。
由于删除了“医院感染名称”(住院病案首页项目修订说明第十项),一般应该把“医院感染名称”填在其他诊断。
2、其他诊断填写原则及要求
(1)填写其他诊断时,应先填写并发症,再填写伴随症。
(2)患者既往发生的病症及治疗情况,对本次入院主要疾病和并发症的诊断、治疗及愈后有影响的(临床评估;治疗处理;诊断性操作;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护理量和/或监测),应视为伴随症填写在病案首页其他诊断栏目内。
举例:
未进行特殊治疗的慢性病(如:慢性阻梗性肺病),虽然未做特殊治疗,但其需要评估和监测。
判断方法:病情严重程度
是否使用或考虑使用不同的检查方法
增加了护理量
对其进行了诊断或治疗
需要密切观察
导致护理计划变更
(3)如果既往史或家族史对本次治疗有影响时,ICD-10编码 Z80-Z87对应的病史可以作为其他诊断。
(4)由于在2011版的住院病案首页项目修订说明中删除了“医院感染名称”,因此,一般把“医院感染名称”填写在其他诊断。
(5)除非有明确临床意义,异常所见(实验室、X-RAY、病理及其他诊断结果)应该填写在其他诊断。
(6)如果出院时诊断仍为“可疑”的不确定诊断,则按照确定的诊断编码。
(7)按照要求将本次住院的全部诊断(包括疾病、症状、体征等)填全。
总结
在DRGs应用中,在明确了主诊断的重要性后,主要手术/操作、其他诊断的重要性我们也一定不能忽视,再次强调:
1、主要手术/操作填写影响DRGs的分组结果;
2、其他诊断的填写影响DRGs的权重。
3、DRGs应用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遗漏和错误,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医院绩效评估结果和医保支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