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人绝望的 不是死亡 而是彻底的遗忘…

2018
10/17

+
分享
评论
浙大二院
A-
A+
真正的死亡,是完全被人遗忘。

第90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寻梦环游记》里说:真正的死亡,是完全被人遗忘。

那完全遗忘身边的人呢?

有一种疾病,叫做阿尔茨海默病,它让患者不仅忘记了爱,也忘记了被爱,它的可怕不在于疾病的终点是“死亡”,而是忘记了“活着”。

今年,距离阿尔茨海默病被命名已经一百多年,距离人类着手研究和治疗这个疾病也已过去了四十年,但它的治愈率仍然微乎其微,远低于癌症。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过两亿的国家

截至2015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亿

占总人口的16.1%

65岁及以上人口1.44亿

占总人口的10.5%

谁也无法保证

这个可怕的疾病不会发生在我们身边

今天是9·9重阳节

让我们走进这个吞噬了几千万老年人记忆的疾病

了解它、预防它

也给家里的老年人多一些关爱

虽然阿尔茨海默病听起来很可怕,并且一旦患病无法完全治愈,但是浙医二院神经内科周炯副主任医师和陈艳杏医生告诉我们:“积极预防可以降低患病的可能性、延缓患病的年龄,早发现,早治疗是比较有效的方式。”

孤僻、65岁以上,有遗传性

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其实是一种“重度神经认知症”。

在2015年,全球就已经有4700万认知症患者。并且发病率和患病率随着年龄逐渐增高,其中65岁以上老人多发,阿尔茨海默病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是5%,80岁以上老人的患病率高达20%!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无法自理,基本完全依赖照护者,最终可能昏迷并死于感染等并发症,该病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

人老后,脑细胞或多或少都会受损,但脑部萎缩≠老年痴呆,所以不要见老人们反应慢、动作迟缓,就认为他们患病了。即使CT检查显示有脑萎缩,也不要紧张,要以医生的临床诊断为准。

目前来说,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发现,文化程度低,中年期出现听力丧失或减退、高血压、肥胖,老年期抽烟、抑郁、运动缺乏、社交孤立、糖尿病,都可能致病。另外该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有家族史或者病发于30~65岁,可提早咨询医生诊断治疗。

老年痴呆早期三大信号

人老后反应都会变慢,记忆也会变得不好,所以很多时候,疾病的早期信号会被误认为是“老糊涂”。医生提醒:家中有65岁以上的老人,身边的亲人要多留意一些细微的变化,如果有以下三大信号就要注意了:

老年痴呆三大信号

1.记忆力和智力减退:不记得今天几号、星期几,甚至自家周围都会感到陌生。

2.反应迟钝,与他人沟通困难,判断力日渐减退:过马路不看红绿灯,反复胡乱买东西,衣橱里放水果,被子里放拖鞋等。

3.精神和行为异常:情绪变化较快,喜怒无常,甚至性格转变较大,变得多疑、淡漠、焦虑或粗暴等。                    

这5点能预防老年痴呆

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运动、社交不仅对每个人都有好处,还可以降低患老年痴呆的可能性、延缓患病的年龄。家有老人,让我们从以下5个方面积极预防:

01

“地中海”式健康饮食风格

地中海饮食,是泛指处于地中海沿岸国家以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和橄榄油为主的健康饮食风格。

研究发现,地中海饮食对延缓认知老化有益。建议老人多吃蔬菜、水果、鱼、海鲜、豆类、坚果类食物,烹饪时要用植物油来代替动物油,尤其提倡用橄榄油。

另外,食用富含胆碱和维生素B的食物,如蛋类、贝类、海带、动物肝脏等。

02

运动让大脑更有活力

经常锻炼的老人比不锻炼的老人更能保持大脑智能,建议多做有氧运动、抗阻力运动和太极拳。平时可多健步走或做一些手指操,在手上转两个核桃玩也是极好的。

03

多用脑延缓大脑衰老

常用脑,不让大脑“生锈”:学习一门外语、玩一些推理游戏都可以改善认知能力,打麻将也可以锻炼大脑的反应速度哦。

04

多参加社交活动

独居、离异和极少参加社交活动的人,更容易情绪低落和认知能力下降。所以,老年人要多参加社会活动,待在家里不如去跳广场舞,既能社交又能锻炼身体!

05

积极配合降血压、降血糖

有谣言称“长期服用降压药会得老年痴呆”,其实这是不对的。研究表明,对血压进行积极的管理,有助于预防痴呆的发生。另外高血糖也和认知损伤有关,糖尿病患者也应积极控制血糖。

专家介绍

周炯

医学博士,  浙医二院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认知神经科访问学者。中国阿尔茨海默协会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认知心理疾病分会中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协会认知障碍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委员。2003年在北京大学神经心理室进修一年,师承中国阿尔茨海默主席王荫华教授。擅长临床神经心理学的评定。已完成多项国内外多中心的抗痴呆药物的临床试验。担任全国性老年痴呆培训组织—灵北学院(非盈利组织)的高级讲师。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国内外论文15篇,参编书籍一部,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前3)两项。作为科研骨干已经协助完成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一项。目前负责一项省自然科学基金。

擅长:痴呆综合征,失语症,心身疾病  

陈艳杏

浙医二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

专业特长: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障碍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秋风徐徐,重阳九九

浙医二院祝福老人们健康长寿、平安喜乐!

文章来源 | 点点医生

指导医生 | 浙医二院 神经外科 周炯副主任医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死亡,遗忘,绝望,阿尔茨海默病,浙医二院,神经内科,疾病,社交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