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的手--健康的秘诀 洗手 每个人都应该关注
10月15日是「全球洗手日」,
2018年的主题是 「 Clean Hands – a recipe for health(干净的手——健康的秘诀) 」 ,
旨在强调洗手与规范的食品卫生和营养之间的联系。
2006年全球洗手日是促进用肥皂洗手公私伙伴组织(PPPHW)发起的,
号召全世界各国,每年10月15日开展用肥皂洗手活动。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倡导,
并在该年的10月13日订立,
目的是呼吁全世界通过“洗手”这个简单但重要的动作,
加强卫生意识,以防止感染到传染病。
洗手实在太重要
但临床工作中
我们又常常忽视
依从性很低
其实洗手在工作中推动起来确实也不易,
之前我们曾准备做手卫生大赛,
但各种原因没有成功推动,
希望在将来能够推动手卫生工作上个台阶。
其实手卫生和洗手不被重视,
依从性低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大众还没有掌握洗手的重要性,
如果大众也掌握了洗手的重要性必要性,
我相信不会有几个患者会放任医生不洗手就给病人看病。
清洁的双手才是拯救患者的手。
清洁的双手就是健康的秘诀之一。
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合格的“手”护神。
手卫生的前世今生
说手卫生要从产褥热说起,产褥热最早来源于拉丁语puerperal fever,早在几个世纪以前一直是产妇死亡很重要的原因,在一些较大的医院死亡率5-20%,其他较小的甚至70-100%。因此,Jacques-Francois-Edouard Hervieux说: 产褥热流行之于女人,就好比战争之于男人。
费城的医生Dr.Rutter在行医过程中看到了很多产褥热的病人,于是开始对洗手、换衣服、刮胡子要求严格。波士顿的医生兼诗人Oliver Wendell Holmes开始以小册子的形式发表对于产褥热的观察结果(还真是诗意呢)。
在追求真理的路上,
这位伟大的洁癖者,
从未停止前行。
他叫「伊格纳兹·塞麦尔维斯」,
现代医院流行病学之父,
在一百多年前,
他的发现拯救了成千上万的产妇,
而他得到的,却是无尽的迫害。
Ⅰ 部医生使用漂白粉洗手后病死率下降
Semmel weis 的调查结论和遭遇
当时欧洲医学界,盛行解剖尸体热潮,
但是医生对传染病学毫无认识,
解剖时往往徒手上阵没有带手套,
解剖完后去做手术,
中间更是连手都不洗。
在妇产科中哪个医生爱解剖,
哪个医生的产妇死亡率就高,
伊格纳兹惊恐的发现,
或许洗手这件小事,
就是解决妇产科高死亡率的关键。
当时一名妇产科医生,
他跟从的教授在尸检的时候刀子不小心割了手
不久过后就因为高热而死,
症状与患上产褥热的产妇,
简直是一模一样!
伊格纳兹终于明白了,
因为他们的手摸过尸体再为产妇做检查和接生,
将疾病传给了那些本应该健康的产妇和婴儿。
随后他要求所有同事们进入产房前,
必须用含氯消毒剂清洗自己的双手,
并对医疗器械进行测底消毒,
至此开始他们科室,
产褥热发病率降到了创纪录的1.2%,
尽管他的推论是正确的,
但是在同行看来,却是离经叛道的,
这个重大发现不但没有被接受,
反而被认为是妖言惑众,
是对医生形象的极大损毁。
那时细菌论尚未被证实仅依靠数据论证,
并不能让医生信服,
他无法对洗手的原因进行科学的解释,
他只知道洗手真的能够救命。
就因为这个言论,
伊格纳兹的人生陷入了低谷。
可叹:近代流行病之父,
最终被当成精神病被活活打死!
2 0 年以后……1867年,
英国外科医生Lister
在法国微生物学家Pasteur发现微生物基础上,
阐明了细菌与感染的关系,
手卫生得到关注。
在他 的纪念碑 旁边坐着的是一位心怀感激的母亲
1 0 0年以 后 ……
1961 年,美国开始要求医务人员接待患者前 后 用肥 皂洗手。
PubMe d 上单以 “ Handwa s hing ” 关键词的文献,从 1968 年到 1983 年之间的 323 篇,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已经可以搜到高达五千 多 篇的 手 卫 生 直接相 关的文献。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相关感染最具成本效益的措施!
手是传播医院感染最主要的途径,30-80%;
估计每年通过洗手可以挽救1百万痢疾病人的生命!
其实就算在今天,已经有很多循证医学证据证实了手卫生的重要性,证明了手确实是会传播疾病的。手卫生的依从性依然很低。
Pittet等人2000年在Lancet杂志的报告上指出手卫生依从性低和医务工作者手卫生意识差是造成交叉感染的主要原因,而依从性低的主要原因是时间紧迫。Pittet的团队研究了医务工作者实施手卫生行为的可能动机,并通过开展多模式干预策略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来判别手卫生的关键时机并实施考评反馈以促进手卫生。
与此同时,该团队进行了一项重要创新:在医疗机构的特定地点提供含酒精手消毒剂,避免了医务工作者每个必须洗手的时刻必须移动到最近的洗手池进行洗手。
过去10年,Pittet等人通过参观世界各地的医院并开展“清洁卫生更安全行动”(Clean Care is Safer Care)来推动手卫生运动。(见参考文献1,2)
我们很多医务人员依然没有真正认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手卫生的依从性(简单说就是按照要求在手卫生时刻洗手)依然非常低,有人一双手套接触很多病人,有人只换手套不洗手,有人认为戴了手套为什么还要洗手,有人还不会标准的洗手法,洗手流于形式。
一双污染的手,对患者,无疑是灾难。
2018年8 月 1 日发表在《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称 细菌逐渐能抵抗基于酒精的消毒液。 1997-2015 这 19 年间, 139 家医院的粪肠球菌样本的分析结果表明, 2004 年以前采集的菌系,酒精的耐受明显弱于 2010 年以后采集的菌系粪肠球菌对酒精的耐受程度,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强,它们的耐受性增加了近十倍。换句话说酒精可能不能杀灭病原体了。那么我们最常使用的酒精基速干手消毒剂是不是要失灵了?
细菌耐受酒精,手消剂失灵?感控危在旦夕?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研究结果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中外媒体都进行了广泛的报道,一些权威媒体如美国科学发展协会的网站 报道称,医院中的超级细菌直接耐受酒精消毒剂,国内的媒体也以细菌耐酒精的标题直接报道。直接的结论就是所有人, 包括医务人员都开始质疑我们一直使用的手消剂是否能有效杀灭手上的病原体,达到预防交叉感染或医院感染发生的效果?
WHO 患者安全中心主任,现代手卫生运动全球推动者 Didder Pittet 教授在柳叶刀上发表了评论文章对该研究做了评价。 他 认为: 事实上,酒精基的手消剂是预防医院感染进行手卫生使用的最为重要的产品。《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这篇 研究使用的酒精浓度 23% 远低于手消剂中的酒精浓度(一般为 60-90% ),没有证据表明肠球菌对此浓度的酒精也耐受。 酒精基的手消剂在 WHO基 本药品目录中,由于手消剂的使用每年可以拯救数以百万计的生命,因此我们使用的手消毒剂是没有问题的,仍是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是不可或缺的消毒用品和基本用品!( ncreasing tolerance of hospital Enterococcus faeciumto handwash alcohols.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01 Aug 2018:Vol. 10, Issue 452, eaar6115.)
多样化干手措施
几个概念需要认识:
手卫生(hand hygiene) 包括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
洗手 是指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 是指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 是指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国 内 外手 卫 生相 关 指南 和 标 准
1、美国CDC于1975、1985、1997、2002年分别颁布《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
2、《卫生护理环境中洗手与手抗菌的APIC指南》
3、WHO《医疗活动中手卫生指南(2009)》
4、WHO《多模式的手卫生改善策略实施指南》
5、WHO《卫生保健中手部卫生准则》
6、WS/T313-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修订)
华西 经 验 :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难操作,一项简单的“六步洗手法”不知道撂倒了多少医务人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管理科是迄今中国大陆唯一一家获“亚太手卫生卓越奖”(AsiaPacific Hand Hygiene Excellence Award 2012/2013)的医院。
1.邀请院长参与、体验手卫生,邀请院长做手卫生形象代言人
2.华 西医院从系统改变、教育培训、评估和反馈、工作场所提醒和安全的文化等五个方面改进手卫生。
3.由医院承担各科室手卫生用品的所有费用,确保全院每床配备速干手消毒液、确保不间断供应洗手液和擦手纸,使临床从原来的不敢用、不愿用转变为放心用。
4.为了加强手卫生知识的教育培训,医院感控还利用感控宣传周、世界手卫生日等宣传活动对所有人群进行培训,包括保洁、保安、工人,也包括患者和家属。
5.各临床科室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发成立手卫生品管圈,从内部推动手卫生工作。华西医院肛肠外科的手卫生品管圈“守卫圈”获得了2013年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一等奖。
全院手卫生工作取得巨大的进步,依从性从2012年1月份的45.9%上升到2013年12月的74.6%,正确性从66.2%上升到93.8%。
本公众号文章皆为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单位或部门,部分转载均标明出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