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主任高素君:德才兼备 方可为医

2018
10/11

+
分享
评论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A-
A+
她不仅是一位医生,还是一位老师。

吉林大学第二届白求恩式名师名单公布,我院有5位名师入选。为了更好地传承白求恩精神,树立良好师德师风,特对入选名师进行专访,感受身边故事,弘扬大医精神。

明朝裴一中《言医•序》中说:“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医者精诚,医者至善,这是每一位大医者笃信一生的誓言,也是我院肿瘤中心血液科主任、我院肿瘤中心血液科住陪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主任、我院血液学教研室主任高素君教授始终践行的准则。多年来,她一边践行医者的使命,悬壶济世;一边履行师者天职,传道授业。

讲坛之梦,杏林之路

高素君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对教师的职业有着深厚的情感。她的父亲勤勉敬业,不仅业绩突出,而且在学生中有着很高的声望,深受学生喜爱,一生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子。素日里,高素君的家中总是人来人往,不同年龄的学生都喜欢围着父亲转。在这样的氛围中,高素君从小就向往当一名老师。

高考后,高素君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了中国医科大学,带着没能成为一名教师的遗憾,她迈入了学医的行列。自1986年毕业后分配至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后,她一直很庆幸能够进入一所教学医院。作为一名教学医院的医生,除了救死扶伤,还有一项重要的职责——那就是培养医学人才。如此,在从事本职工作的同时,她也达成了儿时的梦想。     

床边教学,知行合一

高素君常说,医学应该是传承,一个人再有能力也只能救治有限的人,而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医生才能帮助更多人,挽救更多的生命。多年来,高素君始终工作在教学一线,坚持“爱在左,责任在右”的教学理念,以高度的热情投入教学工作,成果丰硕。先后获得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优秀教师、吉林大学优秀教师、吉林大学师德先进个人、吉林大学三育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中国医师协会2017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等荣誉称号。

理论教学方面,高素君一直承担内科学血液病学理论课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连续十余年承担七年制、八年制主讲任务。教学中,她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将医学领域内最新进展融入到理论课教学中,使学生能够紧跟医学发展前沿。

此外,高素君教授重视临床教学工作,认为临床教学是医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学生到医生这一量变到质变的重要阶段。高素君教授作为血液教研室主任,根据血液学的特点及不同年资医(学)生的教学需要,构建了血液学的临床教学框架。通过开展床边教学、教学查房、死亡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小讲课、HOW I TREAT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切实提高血液学教学的质量。作为一名带教教师,高素君教授一直坚持日常教学工作,坚持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中,向住院医师传授问病史、查体、检验单分析、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等基本知识,注重分析同一种疾病不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反应,加深住院医师对疾病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临床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她定期主持研究生、住院医师和年轻医生临床教学沟通会,根据学生反馈不断推动教学改革,受到学生及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培训部的好评,是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的先期践行者。

高素君教授(左一)主持科室青年医生的定期考核工作

执教大赛,甘苦有荣

医学是实践性的科学,自2010年卫生部开始举办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以来,高素君连续2年担任我院临床技能培训总教练,并担任第一届大学生技能竞赛东北赛区裁判工作,2011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代表队取得了第二届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一等奖的骄人成绩。

回忆起作为团队一员,备战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的日子,高素君仍然非常兴奋,表示非常感谢院领导给她的机会,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所有教师和队员都团结一心,以高度的热情和责任感投入到比赛的准备中;虽然备战过程很辛苦,但非常享受这一过程。

由于大学生技能竞赛的比赛内容较多,初次参赛时面临着没有具体操作和评分标准的困难,带教教师只能参照诊断学、执业医师考试参考书等来制作考试细则、标准,设置采分点,反复修改,反复训练,每一个细节都要经过多次推敲,努力做到不遗留任何一个漏洞。经过长达半年之久的备战,这个团队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在确认进入总决赛时,在场的老师、学生都激动的喊了出来、眼角泛着泪光,这泪水是幸福的。

参赛学生无不对培训过程中高素君老师高超的技艺和耐心细致的指导感激万分,正是这些付出助力大家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而“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也使大家获益终身。

高素君说,好成绩的取得来自全院领导的支持,来自全院各科室的配合,来自每一位参赛者的付出。这不只是一个人的努力,这是一个团队协作的成果。2011年,高素君被评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临床技能大赛优秀培训教师。此后,她两次担任吉林大学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的总裁判长,多次作为吉林大学临床技能培训专家为吉林大学临床技能培训的开展献计献策,为吉林大学代表队参加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保驾护航,是吉林大学临床技能培训的先驱者和带头人。

高素君教授(左三)与吉林大学医学专业技能竞赛选手合影    

学无止境,仁心大爱

高素君坚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多次于国内外先进的教学医院、医学院考察和学习。2006年,高素君作为医院派出的首批临床医生赴加拿大Laval大学附属医院学习,期间,国外医生给予病人的关怀、尊重给高素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时至今日,她依然能清晰的记起那一幕感人至深的画面……一次查房过程中,一位患者便到了床铺上,医生毫不犹豫的随手拿一块抹布将粪便处理掉,然后叫护理员过来给患者更换床单。态度自然随和,动作一气呵成,仿佛一切理所当然。这令高素君肃然起敬,开始反思我们理念上的差距。 

希波克拉底曾言:知识、能力、爱和正直是医者承担最伟大也是最艰苦工作的坚实依靠。刚刚走出医学院校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年轻医生,参加工作初始会有诸多的困惑或不适应,很难适应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身份转变,对医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也缺乏深刻的认识。古语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者为师亦为范。因此,作为一名带教教师,高素君努力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平时的临床实践和教学工作中,展现仁爱、精诚的职业精神。以仁爱之心,关心、体恤、理解患者,为选择最合适于患者的治疗手段和措施;以精诚的态度,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和道德修养,履行一名合格医生的职责。

2013年5月的一个平常的工作日,一位40余岁、面色黝黑、神色紧张的父亲,推着一名面色苍白的15岁孩子到我院血液科办公室找高素君。经询问,患儿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肿瘤溶解,因当地无法处置,推荐到我院找高素君就诊。整个诊治过程中,高素君一边安抚孩子的父亲的情绪,一边耐心、细致地告知患儿目前主要面对的问题、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疾病的预后及转归。

在高素君的精心诊治下,患儿平稳度过了肿瘤溶解,后续的诱导治疗过程顺利。然而,在巩固治疗中,患儿的一项指标逐渐升高,增加了疾病复发风险,拟进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了解到患儿因经济问题可能放弃治疗的情况后,高素君主动帮助患儿家庭联系公众媒体,给予捐助,并帮助患儿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现在患儿已完全回归社会,初中毕业。患儿的父亲曾深情地表述:回顾整个治疗过程,充满着艰辛和困难。然而,庆幸的是,一直有高素君教授及其团队的陪伴和支持,使我们坚定信心战胜病魔。     

开拓进取,攻坚克难

作为吉林省血液病的学术带头人,高素君不仅在教学中颇有心得,更拥有强大的临床专业功底。多年来,她牵头开展多项创新性临床工作,特别是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全面提高了吉林省血液病的诊治能力。2010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获得中华骨髓库的认证,成为省内唯一获得中华骨髓库认证的无关供者采集及移植医院,带领移植团队在吉林省率先开展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采集及移植、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东北三省第一例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工作,填补了吉林省此项工作的空白。

高素君教授(右二)主持东北三省首例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系统疾病不像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疾病那样便于理解,其专业性强,概念抽象,学科进展迅速,与遗传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有密切关系,诊治过程需要掌握大量的医学基础和临床知识。针对这一特点,高素君带领血液学教研室的全体教师,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本要求及我院血液科的特点构建了血液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框架内容。其基本原则为以临床实用性为主导,按疾病发病率及临床误诊率的高低、诊治的难易程度、疾病的危害性、与全身其它系统疾病关联性的大小来确定血液病临床教学的重点。 

高年级主治医师和副教授是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的主要力量,因此,青年带教教师的临床业务能力和教学能力决定着血液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作为血液科教研室的主任,一直秉持着“教学相长”的基本原则,采取多种手段提高青年教师的带教水平。坚持每两周一次的以年轻教师为对象的教学查房检查,加强青年教师临床业务能力培养的同时,切实提高青年医师床旁教学的能力。坚持每周一次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科室小讲课,就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学习,加深对疾病认识的同时;同时请具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对授课内容及形式进行点评,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教学能力。不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包括查体、骨髓穿刺、骨髓活检及腰穿等,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临床操作水平。

经过不懈的努力,在高素君的带领下构建并逐步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血液病临床教学方案,获得住培学员的好评。

高素君说,两个身份对她最重要:医生和教师,很幸运可以同时成为医生和教师。作为一名医生,面对的是生命,责任非常重大,为病人解除病痛,救死扶伤是自己的职责,只有不断学习掌握先进的技术,才能救治更多的患者,此外,还得热爱它,怀抱一颗仁爱之心,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好医生;作为一名教师,她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和大家分享,帮助青年医生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真正让患者享受福利。

作者 | 党办医文社记者王敏(I期病房)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德才兼备,血液科,高素君,住院医师,素君,教师,临床,教学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