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日话题:何时启动药物治疗 不仅取决于血压数值 还取决于危险因素
文 | 天津市泰达医院 李青
今天是中国高血压日,我说说高血压治疗的话题。
最近 2 个月,两大高血压指南密集发布,一是 8 月份的 2018 年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另一个是 9 月底的 2018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这两大指南没有跟随 2017 年美国发布 130/80mmHg 的高血诊断标准,仍将高血压定义为 ≥140/90mmHg ,但是,对高血压的治疗却和美国标准趋向一致,主张治疗更积极,药物启动时机更提前。
那两大新指南建议何时启动药物治疗呢?新指南建议,启动药物治疗的时机,不仅取决于血压数值,还要取决于心血管的危险因素。
一、高血压的分级和危险分层
1 .高血压分级:
根据高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 1 、 2 、 3 三级:
1 级高血压(轻度高血压):收缩压 140~159 mmHg 和(或)舒张压 90~99 mmHg ;
2 级高血压(中度高血压),收缩压 160~179 mmHg 和(或)舒张压 100~109 mmHg ;
3 级高血压(重度高血压),收缩压 ≥180 mmHg 和(或)舒张压 ≥110 mmHg 。
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等级为准。见图 1
2 .高血压危险分层
根据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及临床疾患,并结合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低、中、高危、很高危四层:
低危:是指没有危险因素,血压在 1 级水平;
中危:是指已有 1 ~ 2 个危险因素,血压水平可以在 1 级或 2 级,如果血压在 2 级水平就是中危;
高危:是指 3 个以上危险因素或者已有临床并发症,血压到了 3 级水平,即便没有危险因素也属高危。
很高危:确诊为心血管疾病;或 CKD4 期(肾小球滤过率 eGFR ) <30 ml/min ;或已经出现并发症的糖尿病,无论哪一级高血压都是很高危。见图 2
3 .高血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高血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
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男性 >55 岁,女性 >65 岁;吸烟;血胆固醇 >5.72mmol/L ;糖尿病;尿酸;超重或肥胖;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为男性 <55 ,女性 <65 );心血管过早死亡家族史(男性 <55 ,女性 <65 );心率 >80 次 / 分等。
靶器官损害有:
左心室肥厚;肾小球滤过率( eGFR ) <60 ml/min ;微量白蛋白尿和(或)血肌酐轻度升高;动脉粥样斑块形成;视网膜病变;外周血管病变等。
伴临床疾患:
① 脑血管病: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② 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史;心绞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史;充血性心力衰竭。
③ 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受损(血肌酐升高、蛋白尿)。
④ 外周血管疾病
⑤ 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
⑥ 糖尿病。见图 3
分层管理的意义在于根据血管及心、脑、肾靶器官损害情况选择有效的降压治疗方案,不仅有效控制血压,而且有效保护靶器官。
二、启动药物治疗时机
对于低风险的 1 级高血压患者,如果单独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难以控制血压,则应在 3~6 个月后开始降血压药物治疗。
对于 2 级或 3 级高血压患者,建议降压药物治疗应与生活方式干预同时进行。对于高风险的 1 级高血压或高血压导致的靶器官损害患者,药物治疗也应与生活方式干预同时开始。
如果已经伴有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血管极高危的患者,即使血压处于正常高值,也应该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开始药物治疗。见图 4
这就意味着:
1 .如果血压 ≥130/80mmHg ,即使不到 140/90mmHg ,还不足诊断为高血压,但已经出现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也应该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开始启动药物治疗;
2 .绝大部分 1 级高血压患者(血压 140 ~ 159/90 ~ 99mmHg )都同时合并有 1 ~ 2 个心血管危险因素,比如男性 >55 岁、女性 >65 岁,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超重或肥胖,心率 >80 次 / 分等,高血压多处于中危水平,这种情况,也应该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开始启动药物治疗。也就是说,只要血压 ≥140/90mmHg ,基本上都要开始启动药物治疗。
3 .血压 ≥160/100mmHg ,所有患者应立即启动药物治疗。
所以说,高血压患者何时启动药物治疗,不仅取决于血压数值,还要取决于心血管的危险因素。
三、高血压的治疗措施
高血压的治疗措施包括非药物治疗措施(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措施。
1 .生活方式干预:
包括限钠补钾,限油脂,适量蛋白,多吃蔬菜水果,戒烟限酒,减肥减重,规律作息,坚持运动等。
2 .药物治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普利类( ACEI )、沙坦类( ARB )、钙拮抗剂( CCB )、利尿剂、 β 受体阻断剂 5 类降压药作为一线降压药,可以首选使用。
除了老年人身体虚弱以及 1 级高血压低危患者外,所有的高血压药物治疗推荐联合用药,首选单片复方制剂比如 ARB+ 利尿剂(复代文、安博诺、海捷亚等), ARB+CCB 比如倍博特等。
理想的联合方案还包括:
ACEI/ARB+ 利尿剂;
ACEI/ARB+CCB ;
ACEI/ARB+CCB+ 利尿剂;
CCB+β 受体阻断剂;
β 受体阻断剂 + 利尿剂等。
注: ACEI 与 ARB 不建议联合使用。
四、高血压的治疗目标
首要目标应将所有患者的血压降至< 140/90 mmHg 。如果治疗耐受性良好,大多数患者的治疗血压值应该达到 130 / 80 mmHg 或更低。
在老年患者(> 65 岁)中,第一步应降至 <150/90 mmHg ;如能耐受,目标血压 <140/90 mmHg 。
≥80 岁应降至 <150/90 mmHg ;患者如收缩压 <130 mmHg 且耐受良好,可继续治疗而不必回调血压水平。
后记: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居高不下,中国已成为全球高血压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相比欧美国家高血压导致的并发症已经出现 “ 拐点 ” ,开始呈下降趋势,而我国高血压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仍在逐年攀升。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很低,高血压的控制率仅仅 15.3% 。
控制率低的根本原因,还是患者对药物治疗存在诸多误区,启动药物时机较晚,用药率低,依从性差,联合方案不合适等。
尽早启动药物治疗,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坚持规律用药,可大大提高高血压等控制率,大大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等发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