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在我国,大约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存在肾脏疾病问题,但它不像咳嗽等疾病有明显的表现,有些肾病几乎没有症状,不容易被发现。所以,很多人在发现肾出了问题时肾功能已损失了大半。
那么,如何及时发现这个隐匿的杀手?
浙医二院肾内科主任胡颖来告诉我们。
微小指标要警惕
尿常规、肾功能检查、泌尿系B超检查是最基本的初筛方式,可以发现肾功能异常的蛛丝马迹。对于检查结果中提示的尿蛋白一两个+,有些人往往不重视,其实,化验结果中一些微小超标可能预示肾炎的发生。
胡颖主任说,肾脏有异常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很多人都是在单位体检中偶然发现的。“有些患者尿常规检 查发现尿蛋白有几个+,或者体检中血肌酐高了,我们就让他把几年前的体检单找出来,最后对比发现,患者几年前尿蛋白就有一两个+了,但是那个时候肾功能还在正常范围内,身体没有明显不适,患者不引起重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后相对较好。虽然现在检查结果看上去血肌酐只是升高了一点点,但其实肾功能已丧失了将近50%。”肾功能丧失意味着全身毒素不能从小便全面排出,会引起全身各个系统的损害,比如病人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胃口差,皮肤痒,出现莫名其妙的贫血、骨痛,年纪轻轻血压高等症状。
“这个时候去治疗已经晚了,在这几年里患者已经丧失了非常宝贵的治疗时机,早期尿蛋白只有一点点的时候就应该及时治疗,可以让肾功能保持稳定。”
那么,出现蛋白尿就是肾出了问题吗?
不能单凭一两次指标异常就带上肾病的帽子
“从化验指标来说,如果小便里检查出来有尿蛋白、尿红细胞,血液里检查出来有肌酐、尿素氮、尿酸异常就应该引起重视”。当然,有指标异常并不一定意味着得了肾炎或者肾功能异常。有些指标异常可能是病理性的,也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导致的,不能单凭一两次化验指标异常就戴上肾病的帽子。”
胡颖主任指出,检查指标异常也可能是这些因素引起的:
感染。比如在感冒发烧的情况下去化验尿常规,显示尿蛋白,并不是肾脏出现了问题,建议等感染控制好后再去评估。
长期高蛋白饮食。大鱼大肉、饮食不节律的生活方式,可能会使检查结果出现血肌酐增高。“肌酐就是蛋白质代谢分解的产物,有些孩子不喜欢吃蔬菜,只吃荤菜,血肌酐就会增高,可能会导致高尿酸。因为蛋白要靠肾脏来吸收,高蛋白摄入可能会超过肾脏的吸收能力,出现尿蛋白。所以,在肾功能异常的情况下,我们强调饮食管理,肾功能越差,对蛋白的摄入量越需要限制。不过,对于健康人来说,饮食是不受限制的,肾脏都可以正常处理。”
剧烈运动。在剧烈运动的情况下,肾脏的血流动力学处于高滤过状态,此时会出现蛋白尿,也称为 运动性蛋白尿。这种情况不一定有肾病,休息后再复查。
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有些孩子形体特别瘦,化验结果显示蛋白尿或者血尿,家长特别着急,以为是得了肾炎,其实这种现象称为 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 ,又叫 胡桃夹现象 ,多见于10多岁身材瘦长的儿童。”
体位性蛋白尿。即化验结果有时有蛋白尿有时没有,一般多见于身材较瘦的年轻人。“这种情况,我们会让病人做直立实验,让他在平躺和直立两小时后去化验小便,如果躺的情况下尿常规是正常的,而直立后有蛋白尿就是体位造成的。
对肾有好处的几个习惯
爱护肾脏,预防肾病,胡颖主任建议养成这几个好习惯:
规律体检,每年至少一次。“目前国内年轻人中发病率较高的是IgA肾病,尤其是男性,通过肾穿刺可以确诊。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早期发现主要靠体检。有些人会出现脚肿、眼睛肿、小便里有泡沫、血尿,明显的腰痛,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到肾内科检查。”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平时不要暴饮暴食,重盐重辣,过度摄入蛋白质,应饮食清淡;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应劳逸结合,过度运动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症。
不要滥用药物,使用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门诊中,因吃各种偏方、保健品导致肾功能不全、肾衰的例子举不胜举。”吃中草药、长期吃止痛药、吃大剂量感冒药都会导致肾脏不同程度的损伤。
横纹肌溶解症
每到夏季,运动健身的人多了起来,胡颖主任提醒,过度运动要当心横纹肌溶解症。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因为急性肾功能衰竭,进了医院。检查结果显示,血肌酐增高、肾功能不全,为什么会这样呢?医生追问病史,原来小伙子平时不太运动,近段时间突然进行大运动量的健身,每天到健身房踩一小时动感单车,过度运动造成横纹肌溶解症。
横纹肌溶解症指的是各种原因导致负责运动的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应的多种遗传性或物理性疾病导致的横纹肌损伤,细胞膜完整性改变,肌细胞内容物(包括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磷酸盐、钾和尿酸等小分子物质)及毒物溶解释放进入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从而引起肌痛、肌无力等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释放出来的物质溶解在血液里,经过血液循环,会堵塞肾脏肾小管,造成急性肾功能损伤,严重的可继发急性肾衰竭、高钾血症,甚至心脏骤停。
“好在这种肾衰竭是急性的,通过充分休息和药物治疗,肾功能是可以恢复的。”
专家介绍
胡颖,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浙医二院肾脏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浙江省肾脏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浙江省肾脏病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肾脏病透析移植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肾脏康复协会常务委员,浙江省透析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东地区肾脏病协作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等。多年来一直承担临床、教学和科研一线工作。擅长各种难治性肾病、继发性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与治疗,致力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一体化治疗与管理。目前在SCI和国家一级权威杂志发表论著数十篇,主持和参与多项浙江省科技厅课题。
文章来源 | 生活与健康
指导医生 | 浙医二院 肾脏内科主任 胡颖
0人喜欢
0人收藏
0人打赏
最新评论
更多TA的文章
-
1439
©2012 北京华媒康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注册地址:北京 联系电话:82736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