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李诗兰:50多年前初到北医三院 周围情景竟是这样......

2018-09-25 20:05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18年,正值北医三院建院60周年,职工有话要说...

  

李诗兰

北医三院妇产科

今昔的北医三院

(北医三院“亲历”系列征文选登)

我于1963年底到北京医学院第三医院妇产科工作。在来到北京之前,我的同学知道此消息后向我祝贺并投来羡慕的目光,而我自己也欣喜若狂。作为一名医学院校的大学毕业生能被分配到祖国的首都北京,那该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啊!分到北医的附属医院更是锦上添花。

我带着十分愉悦的心情恨不得从武汉一步就能到达北京。到北京后,迎接我的是一场寒冷的大雪。虽然天气寒冷,我到首都的热情并未减退。第二天,我兴冲冲的准备到三院人事科报到,那天是我作为医生的第一天,这也是每个医学院校毕业的大学生盼望的一天。到了三院,当时医院周围的情景使我实在难以想象也难以接受,尽管我是从武汉(中等城市)到北京(大城市)来,而我的母校是在武汉市内,虽不十分繁华却也不冷清,但三院对面是一片有半人高的庄稼地,行人稀少,严寒冷清不像医学院的附属医院。

我到人事科报到后被分配到妇产科,进科后改变了我对医院的看法。当年妇产科在医院东侧,一层是产科,二层是妇科(其中二层西头有四分之一的病人属于运动医学)。当年医护人员大约50人,医疗团队的医疗水平是很高的,有德高望重的从国外归国的张丽珠主任、经永春和从上海来的顾芳颖,以及北京的李美芝、黄彬爵等高年资的医生,还有陆锡瑶住院总医师和住院医师,经验丰富的助产士在产房工作,分娩量每月约220至230人次,工作繁忙。

当年我是助理住院医师,24小时工作负责制(参加科室有外科内科及妇产科)。这些助理医生,住在旧楼的住院处对面,白天、黑夜随叫随到。白天除了日常工作外,还要完成三大常规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每工作两周可休息半天(当年是六天工作日制),所谓半天实为4个小时(中午12:00至16:00)回院。文化大革命开始后,24小时工作负责制自动停止了。目前,仍在三院工作的只有骨科的党耕町教授和我。

在做助理住院医师和住院医师时,工作虽然艰辛,确实得到了前辈们手把手的指导,如:如何书写病历、如何行盆腔检查、如何进行诊断及处理,特别教会我如何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等。由于前辈们的奉献精神,使我终生受益匪浅。我感谢他们,在他们的影响熏陶下,在之后的工作中,我也同样严格要求我的下级医生。

弹指一挥间,一晃50多年过去了,我已到古稀之年。现在的北医三院如何呢?妇产科不再是只有妇科和产科了,还有生殖医学中心,计划生育、遗传等学科医护人员数量已达500多名。现在科里分工更细,各部门有梯队,各有自己的专业。

医院里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工作突飞猛进发展,在国内也小有名气。 现在的北医三院今非昔比,门诊病房大楼林立,患者熙熙攘攘,眼前呈现出一派繁花似锦的场景。无论临床医疗工作,还是科研成果在国内也占有一席之地。

我祝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建院60年华诞。

文 | 妇产科 李诗兰

编辑 | 孙静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北医三院,李诗兰,情景,住院医师,妇产科,医生,医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