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厉批评中秋节各种理由不给医生放假的院长和主任
辛辣重口的医疗圈时事点评
跟杏仁哥一起换个姿势看新闻
中秋节就要到了,医生大大你为什么不开心啊?
因为,又要在别人放假的日子里,“被”上班了!
每年中秋国庆,医生大大们最怕的不是结对结婚的亲戚朋友,而是值班表!
更可气的是,假期里值班,连加班工资都没有!更不要说三倍工资了...
最令人绝望的是,这样的煎熬,在同一周里要承受两次!
一次中秋,一次国庆...
每到节假时,父母总是一次次的问今年能否回家,而病人则问是否有人上班...
亲人需要你们,病人更需要你们,医生大大们别无选择。
每每到了身边人们都休息的时候,是医务人员一如既往,坚守岗位。
不论春秋寒暑,不论雨打风吹!
就在上周末,今年最大的台风“山竹”来袭广东。
现场是这样子的——
这样子——
哦,还有这样的...
(同志,100块钱还要不要)
在这历史罕见的大风面前,广州全市停工停课!
但是,但是,在风里雨里,医务人员不放假!
不止不放假,甚至比之平时还要提前到医院...
深圳某医疗群里的对话——
有医生大大发了朋友圈:女儿要去医院上班,老爸老妈你们好好在家里吃月饼~
杏仁哥没什么好说的,唯有感谢各位医生大大,在我们最需要你们的时候,每一次,都在!
谢谢你们,逆风而行的人!
而面如此可爱的一群人,有的人却丝毫不懂得感恩,甚至还要刀兵相向!!!
9月14日下午4时,甘肃省人民医院红古分院发生暴力伤医事件。
年过半百的老主任——中医科主任张文海被一患者砍伤。
从照片上来看,张主任身上满是鲜血,脸上有一道长长的令人恐惧的刀口。
(此处图片过于血腥不予显示)
万幸的是,张主任经过救治,手术顺利,目前无生命危险。
15日,兰州红古公安官方微信发布警情通报,目前,嫌疑人已被警方控制,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看到这则新闻时,杏仁哥已经心疼到语塞了!
而我们的网友们也是义愤填膺的第一时间站出来,声援咱们医生:
@bistron: 再纵容这样的事情,只能让更多的医护人员更加心寒,让更多的人对这个行业望而却步,造成人员短缺,恶性循环!我们的子子孙孙还有医生看吗?
@家有一只小柴犬: 医患矛盾的根部不在于医生,也不在于病号,在于制度。如果医疗体制不改革,哪些妄图通过加强医院安保水平来保证医生安全的措施,终将成为矛盾爆发的导火索。
@不理智的购物狂: 我们医院医生被喝醉的病人打了,就马上撒腿就跑。警察来了质问医生,为什么不处理病人,为什么要跑?医生说,我也要保命的。
@买买买剁剁手: 唉,怎么办,我们科都招不到外科医生,于是领导脑袋一拍,决定了,你们内科医生都参加过执医考试,会写大病历,你们内科的来做外科检查!
但在这一片支持中,我竟然还能看到这样的评论:
真的很想知道,这些人的心还是肉长的吗???
信息不对等、医疗风险、意外事故、语言冲突等都可能导致医患之间信任解体,演变成暴力事件。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几乎天天都发生着让人大跌眼镜的伤医事件。理解与信任的缺失,已经在咱们的医患之间造成了数不清的矛盾冲突。
据中国医院协会调查统计,每所医院平均每年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高达27次。据最高法透露,2014年,全国法院共审结暴力杀医、伤医等犯罪案件155件。
医生们一次次流下的鲜血,有造成过任何改变吗?他的菜刀怎么带到医院的?医院里的安保人员去哪了?
而这些问题,我们又该抛给谁看呢?
鲁迅早就告诉了我们,中国的医生已经救不了中国人思想上的病。
中国人得的病,需要更猛的药,这种药需要国家更暴力的机关来执行!
因为面对需要在治疗却回避治疗的人,我们只需要一双更有力的手,才能把治病的药强灌进要吃药的人嘴里!
所以,面对这次的恶性伤医事件,希望执法部门真正做到零!容!忍!
严肃处理,依法惩处凶手,还张主任一个公道!
院里那些小事
——共同讲述医生自己的故事
这一期的“院里那些小事”来自于一百多年前。说的是医生被患者打死后的一个故事……
步行穿过前街,映入罗医生眼帘的是一座大宅子,不说有多气派,起码不是普通人家能住得起的。罗医生近前,右手抓起门环,哐哐……不一会儿,门开了。开门的汉子衣着朴素,长得很健壮,一口浓重的保定口音打破了沉寂……
汉子:您是罗医生吧?
罗医生:正是鄙人。
汉子:快,里面请。
罗医生:您请。
汉子:罗医生,不瞒您说,我这个亲戚呀,得了一种怪病。
罗医生:都有哪些症状?
汉子:好的时候如常人一样,但发作的时候情绪很不稳定。对了,前段日子,他还跳过楼。
罗医生:后来你们送他去医院了吗?
汉子:没有,他老是喊叫、闹腾,我们寻思还是请个医生回来看看,别到时候把医院给砸了。
罗医生:快带我去看看。
汉子:到了,就是这里,我们把他关在房间里了。我来开门。
汉子:老弟,快起来,我请了医生过来给你治病。
患者:啊!不要过来,不要过来啊!(说完一头钻到了床底下)
汉子:你咋还躲到床底下去了,这是医生,是给你治病的,你想不想好了?快出来。
患者:你们不要过来,我没病,我不出去!
汉子:罗医生,你也看到了,他这情况严重吗?
罗医生:病人需要多多运动,比如柔软体操,可以试试,我可以示范一下。
汉子:罗医生,我觉得还是应该你当面教给病人。我把他弄出来(说罢把患者从床底捞了出来)。
罗医生:行,我来给你示范一下(一面说,一面做着动作比划)。
患者怒目而视,浑身颤抖,突然拔出了手枪,迅速发动机关,啪的一声把罗医生打倒在地。汉子连忙去抓住患者,又是啪的一声,自己也被伤到了。汉子忍痛制服住患者,再来看看罗医生,子弹正中罗医生的左腮,从右脖子穿出,血流不止,很快就没了气息……
这位倒地而死的医生名叫罗感恩,是当时一位著名的美国医生。这位衣着朴素的汉子正是大名鼎鼎的冯玉祥,患者是他的妻弟,当时患有精神疾病。
在家中开枪打死了美国医生,这件事非同小可,搞不好还能引发外交风波,造成国际争端。而且,美国人可得罪不起,这可如何是好?而且,这位罗感恩医生在当时名望极高。
罗感恩是美国马里兰州人,少年时代曾在铁路工作,后来专攻医学,成为著名的临床大夫。1898年,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和传教士,罗感恩和他的夫人孟士(是一名护士)受美国长老会派遣,不远万里来到湖南常德,一面布道传教,一面开办诊所,最终建成了湖南省首家西医医院——广济医院(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前身)。罗感恩创办广济医院,继任院长后,随即又开办了广德高级护士学校,学制三年,为湖南各教会医院培养了一批护理人才,成为湖南正规医学教育的开端。
罗感恩和冯玉祥,一个是将领,一个是医生,原本并无交集,可命运却偏偏安排两人相遇。1919年,冯玉祥出任湘西镇守使,驻守常德,官兵无论什么疑症杂病,都得到罗感恩处进行医治。也才有了文章开头那段故事。可惜的是,罗感恩最终因治疗精神病人而被误杀。
事后,冯玉祥及其家人十分悲痛,出于内疚,冯玉祥给罗感恩的家人汇了三千银元(一说八千)作为抚恤金;杀害罗医生的患者家属也提出了给予适当抚恤。而且,这件事还造成了国际影响——美国驻长沙领事提出要来常德调查此事,主张追究刑事责任并索赔。
但让人意外的是,罗医生的夫人不仅不追究责任,而且还拒绝了任何的抚恤。罗夫人认为,丈夫逝世是一次医疗事故,在极端哀痛之中,仍接连三个星期,每天都给患者看病。她说治病是医生终身的事业,她要继承丈夫的未完之事。
罗太太的行为让冯玉祥无比钦佩。1920年1月29日,常德军警两界,举行追悼大会,冯旅长莅会并致词。次日,《大公报》以2000多字的篇幅登载了追悼会实况。为纪念罗感恩,冯玉祥在广德医院临街处建造了一座纪念亭,后又先后在湖北汉口建“思罗堂”、北京南苑建造“感恩堂”。
数十年后,冯玉祥在自传《我的生活》一书中写道:罗太太在她丈夫惨死之后的极度哀痛中,仍要替那击死丈夫的病人治病,这种高度理智与高度道德涵养,决不是普通的妇女能做到的……他的公子以一少年,借着做工服役苦读……誓志自力上进,不受人助,这种志气和精神,在中国少年中也是不多见的……”
很多医学的故事还曾在那些尘封的历史之中,可医学的温度却从未冷却,前人的很多思考与举措,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这一切都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历史。
杏仁哥最近挺感动的,因为发现越来越多人愿意去尝试做一些健康的科普。
可还是希望各位科普的时候,能够好好考据考据。
毕竟科普也是有门槛的——
上图其实不是什么白血球攻击寄生虫,而是体外环境拍摄的嗜酸性粒细胞围攻秀丽隐杆线虫。这是一个延时显微摄影,每帧之间的间隔为30秒,实际速度要比动图中慢得多。
秀丽隐杆线虫真的挺惨的,整天在实验室里被研究得明明白白,而且还老在微博上被人当成寄生虫……
秀丽隐杆线虫这种线虫是非寄生性的!
纯良无害的小虫虫好吗_(:з」∠)_它没做错什么,只是因为做实验好用就被拿来做实验了而已。
好啦,所以医学常识科普这种事,还是交给咱们的医生大大们吧!
今天的杏仁周报又到了和大家说再见的时候了呢~
最后,提前祝各位医生大大们中秋快乐,阖家团圆!
医生大大们,我们节后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