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接种差错:口服疫苗误注射,剂量翻了10倍
9月14日晚,芒果都市爆出一则疫苗负面消息(http://t.cn/EvbpTq6),其引导语为:郴州一名5个月大的女婴在社区服务中心接种疫苗,医务人员却错将带有活病毒的口服疫苗注射进她体内,使她病毒感染的风险大增。
陶医生确认:这是一次严重的接种差错,但还没有构成医疗事故,所谓【病毒感染的风险大增】有点危言耸听了。
我这不是洗地哈。严重接种差错就是严重违反规范的疫苗接种操作,如果这种操作引起了患者严重的健康损害,则构成医疗事故。
陶医生消息灵通,坦率地告诉大家:这事肯定不是第一次发生,只是以前的没曝光而已。我至少半年前就接到过类似事件的私下咨询,我估计接种医生没有告诉家长,所幸最终都没有造成健康损害。
陶医生判断这次接种差错不至于构成医疗事故,我有以下两点理由:
第一:接种途径错误,有利有弊
这次涉事的疫苗是脊灰疫苗。能够有机会发生口服疫苗误注射的也只有脊灰疫苗了,因为只有这种疫苗同时有口服和注射的剂型。
涉事企业生产的两种剂型脊灰疫苗(左为口服,右为注射)
脊灰口服疫苗里含有活的疫苗病毒,但这种活病毒几乎没有致病力,安全系数很高。
目前的脊灰口服疫苗是滴剂,每支疫苗装有1ml疫苗液。使用时,需要用滴管吸取后滴入孩子嘴里,每次2滴(0.1ml)。这次的接种差错,是把口服的疫苗液注射到孩子大腿肌肉里。
这次接种差错发生后,记者咨询了生产厂家。对方表示,由于类似注射失误极为罕见,他们没有处理意见,建议严密观察患者情况。
厂家的这个回复在陶医生的预料之中。一种全世界都知道要口服的疫苗,不可能去找孩子故意注射来研究其效果和安全性,那是违背医学伦理的做法,无法实施,所以也就没有数据支持厂家给出明确的处理意见。
那么,真的会像报导里说的有感染脊灰的风险么?
我认为没必要担心这个问题。
因为脊灰病毒是一种肠道病毒,其自然状态下只能通过肠道感染人体,肌肉的环境与肠道的环境完全是两回事,脊灰病毒进入肌肉很可能是死路一条,更何况是致病力几乎为零的疫苗病毒。
这种情况下,非但不会感染脊灰,而且连接种疫苗预期要产生的免疫效果都要大打折扣。
据我所知,脊灰注射疫苗里的病毒含量是口服疫苗的100倍,只不过这些病毒都已经被灭活,只是病毒尸体。
也就是说,100个病毒尸体产生的免疫效果只抵1个活病毒。那些注射到肌肉中的脊灰病毒,估计很快就被灭活了,本来数量就少,还变成了尸体,免疫效果当然不会太好。
我认为真正需要担心的,是口服疫苗里那些比病毒大得多的辅助成分。这些辅助成分是为口服剂型设计的,用于注射的安全性没有评估过,很可能存在注射部位不良反应的风险。
二、接种剂量翻了10倍,很可能没事
以前,我国的脊灰口服疫苗主要是糖丸疫苗。
糖丸疫苗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糖粉和少量奶粉,以食物标准来评价,可以说是美味可口(陶医生工作后也尝过)。
在上世纪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对于药品管理并不严格,所以当年有很多孩子会偷抓一大把糖丸疫苗当糖吃,也有乡村医生把糖丸放油里炸过下酒。
上面这些情况当然严重违反疫苗使用规定,但从未听说过因为服用糖丸过量而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事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摄入超量活疫苗病毒的安全性没有想像的那么糟糕。
上海也曾发生过流脑A群多糖疫苗接种10倍剂量的接种差错。接种医生是一个新手,接种了好几个孩子后,发现原来准备的疫苗怎么不够用了,这才发现弄错剂量了。陶医生参与了这一事件的调查,涉事孩子都没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接种常规剂量的孩子没有区别。
再来看一个合规的10倍剂量疫苗案例。
水痘疫苗也是活病毒疫苗,于2000年左右从日本引入我国生产,其每剂疫苗中的活病毒含量为2000单位。然而,水痘疫苗的保护效果似乎不够理想,史克公司因此将其水痘疫苗里的活病毒含量提升到10000单位。
之后,我国的一些水痘疫苗生产企业响应史克公司的理念,不断提升活病毒含量,最高达到过20000单位。
于是,市场上的水痘疫苗就同时有病毒量2000单位和20000单位的产品,这不就是合法的10倍剂量差别吗?
以上三件事,可以给大家这样一个印象:疫苗的安全性其实很好,即便超标10倍接种,也不至于造成想象中的健康损害(治疗用药品如果按10倍剂量使用,很可能会造成明显的不良反应或严重后果)。
解释了那么多,大家不要认为我支持超剂量接种疫苗。我只是告诉大家,超剂量接种疫苗的后果没有你们想像的那么严重,不必过于担心。
我判断,这起严重接种差错很可能不会给孩子带来严重伤害。
对于没有仔细核对疫苗造成差错的接种医生,应该对事件负主要责任,确实应该被严惩。
对于孩子家长来说,我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他们安心一些,耐心等待处理结果以及医学观察结果。
对于涉事的疫苗生产企业,我则还有话要说。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这家企业同时生产脊灰口服疫苗和注射疫苗,两种产品的包装极为相似(前文图片),这大大增加了疫苗出入库错误、以及误种疫苗的可能性。
我们的专业人员,早就在吐槽这个坑人的疫苗包装设计。
其实陶医生早就接到过基层同行的投诉,并向企业反映过这个问题,企业的答复是正在积极整改。我也相信企业信守诺言,这次出事的脊灰疫苗,很可能还是旧包装的产品吧。
如果大家要怼这件事,顺便帮我怼一下疫苗包装设计人员吧。
参考阅读:
脊灰已被“消灭”了,你愿意帮助这些受难的孩子吗?
接种了五联疫苗,4岁宝宝再口服1次脊灰疫苗有需要吗?
糖丸君退役了,以后脊灰疫苗该怎么接种?
作者:疫苗与科学,陶黎纳,疫苗达人,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成员
免责声明:本人的医学科普,用于引导公众建立对健康的科学认识,避免公众被错误和谣言误导。科普内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人就职单位无任何关系。 如果我的科普内容有误,请留言告诉我,我非常愿意核实并更正。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