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建十周年 | 在医改关键的那些日子里
医院迁建十周年征文活动推出的第27篇文章是改革与绩效办贾悦撰写的《在医改关键的那些日子里》。说起医改,是2017年各家医院的“重头戏”,全院齐动员。改革与绩效办作为上级单位与医院间“重要枢纽”,随时检测及校正绩效任务落实情况,在促进医院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医改零时切换
2017年4月7日,医改切换当晚医院灯火通明,院领导及许多职能部门工作人员都是通宵守在医院,以确保医改万无一失、顺利切换。4月8日 零时, 医改成功切换,大家拿着第一张收费凭证,互相传阅,仔细查看,分享喜悦。这其中许多人只睡了两三个小时,天亮后继续投入到“战斗”中。职能处室工作人员轮流到门诊大厅志愿服务,维持门诊秩序,为患者提供正确、全方面的咨询,并收集患者对医改及我院的一些意见及建议,以便调整后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门诊挂号收费的同志更是不辞辛苦,每天早晨提前半小时开窗口,周末增加窗口。病房的医生护士为住院患者讲解医改知识,随时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
收费窗口志愿服务
绩效办作为医改牵头部门,深刻感觉到每个地坛人都把医院的事儿当成自己的头等大事,所有人处于备战状态,随时准备投身到医改的“战斗”中。那段时间,医管局每天都会发好几个文件,要方案、要数据、要了解医院医改工作的进展,还经常是晚上发文,同事们都是24小时严阵以待,没白天没黑夜的工作。为了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工作,绩效办的陈凤欣主任经常是夜里收到上级的医改文件,马上就把大家组织起来,一起协调工作,分配任务,好几次都是凌晨2、3点还在工作群里发消息。我作为绩效办主要负责医改的员工,每天的感觉就是“紧迫 ” 二字。医管局除了定期要我们上报台账,还经常随时上报一些数据。监测和上报的数据一定要真实准确,这时只能一遍遍地跟信息中心的同事核对口径,“逼 ” 着出数据,着急了就直奔信息中心守着电脑填报表。一天的、两天的、一周的、两周的……核对完数据紧接着就是写分析报告,根本停不下来。虽然紧迫,虽然抓狂,但是无论我们找到哪个科室或者哪位工作人员,没有任何人推诿、懈怠。
医改前期协调沟通会
经历了医改这场“战斗”,我更加深刻体会到了地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医改期间我们高效地完成任务,出色地接待了现场调研及医管局专家组的检查,得到了高度认可,并在2017年医管局绩效医改部分获得满分。
我深深体会到绩效工作是医院整体工作的风向标和指挥棒。医改逐渐平稳的同时,我们重点监测医管局对我院的绩效目标任务,发挥绩效办的牵头作用,围绕医管局工作重点和我院发展规划来调整院内绩效考核体系。绩效办随时监测各科室的绩效完成情况,有异常情况及时沟通、协商解决。随着绩效工作越来越有针对性,绩效指标越来越符合科室特点,各考核科室对绩效工作越来越重视,科室的工作越来越切合医院工作的重点。2017年,医管局绩效考核中,我院排名第四,获得A类及进步奖的好成绩,作为绩效办的工作人员,我也感到很骄傲。
同医院一起并肩战斗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进步,努力做到最好。希望今后的十年、二十年,我还能与地坛医院携手共同成长和进步,把地坛精神发扬传承。
作者简介
贾悦,1980年生人,中级职称,2003年入职北京地坛医院工作至今。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