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什么东西都喜欢往嘴里塞
误吞异物是儿童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
近日,福州一名8个月大的女童
就因误吞了一颗纽扣电池,
险些丧命。
小电池 大隐患
9月8日晚,福州闽侯一名8个月大的女童依依(化名),在家里与自己7岁的哥哥一起玩耍。
哥哥在玩耍过程中将一电动玩具拆开,拔出了其中的两颗纽扣电池,依依见到纽扣电池在灯光下发亮,便伸手拿起其中一颗吞入。
没过多久,依依的妈妈在收拾玩具时,发现纽扣电池少了一颗,她翻找了房间各角落都没有发现电池下落。
7岁的大儿子突然告诉她说,其中一颗被妹妹吃掉了。
依依妈妈赶紧带上女儿连夜前往福州儿童医院就诊,接诊后值班医生立刻进行了X光检查,此时距离依依吞下纽扣电池的时间,已近6小时。
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林卫东说,幸得家长细心及时发现,否则电池吞食 6小时之后 会在胃液和肠液的作用下流出化学物质,对肠壁造成严重的损伤,导致胃肠道穿孔、出血等,重则危及生命 。
林卫东主任分析,当时的情况用无痛胃镜将电池取出是最好的方式且无痛胃镜是无创性的。
吞异物 勿进食
在术前,摆在医生面前的还有一道难关。
使用无痛胃镜前需要对依依进行静脉麻醉,可依依的妈妈说,在出门前,还给孩子喂了几口母乳。
距离进食的时间还不到6小时,胃里的食物还没有完全排空。
万一胃镜期间依依呕吐,可能导致胃液反流进到气管与肺部当中,引起窒息,同样会有很大的风险。
但是,如果等到食物完全排空,随着时间的延长,纽扣电池就更可能破裂释放出腐蚀性化学物质,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手术难度不大,关键在于抢时间。”林卫东主任说,由于纽扣电池光滑,平时使用的异物钳夹不住,只能采用取异物的网兜将其取出。
在征得家属同意后,林卫东主任通过胃镜将依依胃中的母乳冲洗干净。最终在胃底处发现了纽扣电池,并将它取出。
整个过程虽然只花了不到5分钟,但每一秒都在和时间赛跑。
有些人认为纽扣电池表面光滑,不会划伤肠道粘膜,待自行从肠道排出即可,事实并非如此。
国内医院曾有急诊医生曾经做过模拟实验,用鸭肠代替人类肠道,结果显示 电池在肠粘膜停留不到一小时,黏膜就已经被烧焦。
教训惨痛,一个小小的纽扣电池,差点酿成悲剧,孩子小不知道危险,所以家长在说教无效的前提下,应该把一些小件的,能被孩子吞食的物品收好,以免发生类似的意外,尤其是对那些含有危险化学物质的东西,更加不能放到孩子能触碰到的地方。
能够被孩子吞食的异物尽量不要给孩子玩,如戒指、硬币、游戏币、钮扣、铁丝等,林卫东主任说,每周大概接诊2~3个误食这类物体的门诊病例,他提醒家长,一旦孩子误食异物,6小时以内不要进食,并且一定要到医院就诊,至于是靠自行排出、催吐,还是需要手术,都应有医生判断,不可自行判断。
END
编辑 | 乔一
福建卫生报记者 | 张帅
通讯员 | 王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