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四舍五入”的妙招让你预防高血脂
血脂异常被称作最隐蔽的“温柔”杀手,很多人没有明显的不舒服,但血管已被慢慢“侵蚀”。
2.血脂与脑梗塞的关系
它发生在脑血管时引起脑梗塞。脑梗塞的原因很多,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酒、肥胖、高龄、糖尿病、血液病等,其中高血脂、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调脂能明显减低脑梗塞的发生率,因此,临床医师对高血脂的治疗越来越重视。
3.血脂与糖尿病
高血脂、高血压与高血糖被称为“三高”,是威胁糖尿病患者健康与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
三者密切相关,高血脂可加重糖尿病,所以糖尿病患者除治疗高血糖外,还需要调节血脂,是减少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高血脂的5大认识误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膳食结构的改变,高脂血症人群快速增长,年龄分布也进一步提前,青年、中年人得高脂血症的人数大大增加。
然而,人们对高血脂却知之甚少,甚至存在不少误区,从而影响了高血脂的发现和治疗。
误区一 血看起来浑浊就是高血脂
血液中脂肪过多时,的确会让血液呈浑浊状,但不能因为在体检中抽血发现血液浑浊就认为自己血脂高。
例如抽血检查抽的是静脉血,本来看起来就比较暗,并不是高血脂造成的。
误区二 降脂药随便用
很多患者发现自己血脂偏高后,并没有充分重视,而且不及时到医院治疗,随便买来调脂药和保健品吃。
殊不知,高血脂是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随便用药不但不能起到治疗作用,反而会影响后续治疗。
误区三 血脂降得越低越好
血脂过低时,肿瘤的发生率会有所增加。因为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健康。
误区四 瘦人不会患高脂血症
高血脂绝不是胖人的“专利”,人人都可能得高血脂。但因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习惯都不相同,大家患病的风险系数也不一样。
瘦人也可能受遗传、环境和疾病的影响,患上高脂血症。
误区五 血脂达标后可以停药
初期治疗血脂达标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最小维持剂量,对血脂达标值的保持有很好的作用。只要没有出现严重或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就不应停药。
预防小妙招
控制血脂的第一步就是“管住嘴”。专家推荐一份实用的“四舍五入”法则,教你科学饮食。
4种食物尽量舍弃
1.富含饱和脂肪&胆固醇的食物
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是导致高血脂的“危险因素”。
富含这两种物质的食物主要包括猪油、牛油、羊油等动物油脂,五花肉、肥羊、肥牛等高脂肪的畜肉,猪脑、猪大肠等动物内脏。
2.含有反式脂肪的食物
反式脂肪会加重高血脂带来的危害,比如它会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时还会提升甘油三酯的水平,降低起保护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让血小板更加黏稠,容易形成血栓,导致心脏病等。
3.含糖量高的食物
糖可在肝脏中转化为内源性甘油三酯,使血浆中甘油三酯的浓度增高,所以血脂高的人应限制蛋糕、甜饮料、冰淇淋、饼干等含糖量高的食物。
4.含盐量高的食物
食用过多食盐或高盐食品,可使血管壁弹性降低,为高血脂的并发症埋下隐患。要想控盐,不仅做菜要少放盐,放了鸡精、豆豉、蚝油、咸味的酱之后就别再放盐,还要减少在外就餐的次数。
平时,要严格控制自己,少吃薯片、锅巴、蜜饯等零食,以及火腿、午餐肉、酱菜等加工食品。
5种食物要多吃
为了更好地保护肠道、调节血脂,这5种食物平时应该多吃点。
1.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适量摄入膳食纤维有利于产生饱腹感,它不仅能和肠道内的胆酸、胆盐结合,还能刺激大肠蠕动,降低血脂。
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包括新鲜果蔬、杂粮、坚果、豆类等。
2.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
类胡萝卜素能防止“坏”胆固醇的氧化,保护血管,避免斑块和血管病变的产生。
黄色、绿色、红色果蔬都是类胡萝卜素的优质来源,比如木瓜、芒果、西红柿、南瓜、红薯、胡萝卜等。
3.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维生素C能增加“好”胆固醇的水平,促进胆固醇代谢,并可抑制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降低胆固醇合成速率,从而达到控制血脂的目的。
新鲜果蔬富含维生素C,比如猕猴桃、鲜枣、青椒、绿叶菜等。
4.富含钾的食物
适量摄入钾有利于调节心跳、降低血压、减少脂质附着、预防血管受损和硬化。
花生、木耳、黄豆、口蘑、西红柿、豌豆等都是膳食中钾的优质来源。
5.富含植物固醇的食物
植物固醇在分子结构上与胆固醇很类似,但不会产生胆固醇的生理影响。如果每天摄入两三克植物固醇,血浆胆固醇含量能降低 10% 左右。
植物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有植物油、豆类、坚果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