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早产儿眼底筛查不容忽视!

2018-09-03 11:12   北京友谊医院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可控制的致盲性眼病,防盲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及时干预。

2018年8月16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王康为早产儿静静成功实施了右眼玻璃体腔注药术。术后患儿恢复良好并于8月20日顺利出院。

早产儿静静(28+3周)6月5日出生,出生时体重仅1200克,因窒息复苏后1小时转入该院儿科新生儿监护室。静静被诊断为: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Ⅱ级)、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轻度)、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贫血、右眼视网膜病变Ⅱ区Ⅰ期、脑电图异常、低钙血症、低钾血症、卵圆孔未闭(3.25px)、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高乳酸血症等。

25天后,该院眼科专家王康去儿科病房常规筛查时发现,患儿双眼下方视网膜各见2处出血斑,诊断为视网膜出血。2周后眼科专家再次会诊,为患儿散瞳,详细查眼底,进一步明确诊断为,右眼视网膜病变Ⅱ区Ⅰ期。

出生2个多月后的静静,在该院眼科门诊复查,被进一步确诊为右眼视网膜病变Ⅱ区Ⅲ期+病变。王康首先与患儿家长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并根据临床要求,强调患儿必须在72小时内得到及时治疗,否则会造成不可逆转的视力损害。治疗方法是将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注入患侧眼部玻璃体内,以抑制视网膜血管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主要作用因子,较传统激光治疗,其副作用小,患儿痛苦也会明显减轻。王康向患儿家长详细介绍了患儿的病情及手术的必要性。经耐心、详尽的介绍和沟通,得到了患儿家长的同意与理解,并同意为患儿行玻璃体腔注药治疗。经充分的术前准备,在儿科、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主任医师王康成功为患儿实施了右眼玻璃体腔注药术。

专家提醒,对于孕36周以下、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其未血管化的视网膜会发生纤维血管瘤增生、收缩,并进一步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失明。部分早产儿因医疗条件所限或家长未能引起足够重视,而未能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其结果很可能导致宝宝后期双眼几近失明,并失去治疗的最佳时机。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生儿重症医学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低体重早产儿得以存活,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由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在眼底,早期不能通过眼睛表面发现,因此要尽早进行眼底检查。

王康强调: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可控制的致盲性眼病,防盲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宝爸宝妈们,早产儿眼底筛查不容忽视!

专家建议,早产儿出生后4~6周,或者矫正胎龄32周开始应进行首次筛查。如果第一次筛查正常,2-3周后复查。胎龄34周以上的,首次筛查正常,4周后复查,直至视网膜血管发育完成,结束筛查。

北京友谊医院眼科依托大型三甲综合医院优势,结合儿科、内科、外科和麻醉科等多个科室,成立了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眼与血管病中心。该中心致力于诊治各种全身疾病导致的眼科病变,其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综合防治是工作的重点之一。

文 | 郑杨(北京友谊医院)

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5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2011年入选北京市“十百千”卫生人才培养“百”人项目,北京市卫生系统第四批215高层次人才。中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工作秘书;北京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底病学组委员;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会员。眼底病专业,着重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老年黄斑变性的基础和临床研究。2015年6月-2016年5月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Doheny眼科研究所学习,师从著名眼科专家Dr.Sadda,主要学习了眼科精准医疗特别是视网膜超广角多模态成像相关知识。2016年7-9月任国家卫计委“健康快车”贵州安顺站医务主任,2016年8月入选援黔专家团第一批核心专家成员。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北京市科委及北京市卫生局课题6项,参与其它课题3项。发表眼科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早产儿,眼底,筛查,视网膜,眼科,王康,血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