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 DRGs数据应用(1)
病案首页领袖着医院管理水平、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和医务人员业务执行水平,犹如一叶知秋。在DRGs应用中,病案数据质量直接决定分组数多少及各项指标值高低,首页数据质量决定DRGs应用的成败!
一、首页数据质优标准
1、严格执行国家卫计委颁布《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标准,填写诊断手术编码符合规范要求。
2、首页数据符合DRGs应用要做到
①完整度质控:对首页346数据项进行全面查缺补值。
②质量评分:根据卫计委发布的《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③组合检测:集成400余项检规则对有关联的字段进行组合检测。
④排除病例筛查:住院费用小于5元、大于200万元;住院天数大于60天。
⑤疑似未入组排查:主诊断与主手术不匹配、主诊断不入组、主手术不入组等。
3、专家督查特殊病历(死亡病历、住院费用较高、住院时间较长、重返病例)
经得起三关考验的首页数据都是质优的首页数据,未达到质优标准的也不用灰心,赶紧想想怎样改进首页数据的质量吧!
二、提高首页数据质量路径
1、编码统一:执行国家临床版1.2ICD-10,CM-3。
2、环节、终末质控:环节质控要实现医师提交首页数据时,不仅能及时提示数据填写是否正确,还能及时指导修改完善。终末质控,实现数据质量评分及数据问题汇总,支撑全院数据持续改进。
3、试分组:上传首页数据,获取DRGs组数和未入组病历,溯源检查未入组病案存在的缺陷,并及时修正完善。
三、首页数据与DRGs数据指标的关联性
DRGs的全部内容和指标均来源于病案首页。疾病分类和手术操作分类的编码作为DRGs分组的主要依据。病案首页的每一个数据项均可能影响到DRGs数据值与评价结果。
关联如图:
四、首页数据质量改进与DRGs数据指标映射关系
质控关键点举例:
1、新生儿年龄、新生儿体重:
映射指标MDC组数(增减),DRGs组数(增减),入组率(增减),总权重(增减);
2、诊断1+4模式:
影响指标DRGs组数(增减)、CMI指数(增减),总权重(增减);
3、手术编码1+3模式:
影响指标DRGs组数(增减)、CMI指数(增减),总权重(增减);
4、死亡病历编码专家督查:
影响指标中低死亡率(增减),CMI指数(增减);
5、疑似未入组检查:
影响指标入组率(增减),总权重(增减)。
数据质控效果如图:
结论
通过质控改进首页数据后,DRGs分组数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计算总权重、CMI等指数的值更加精准合理。首页数据质控必须建立前置+终末常态化改进机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