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 你的覆盖半径有多大?
做医疗是一件很刺激的事情,因为难而刺激。就像打篮球,你和职业选手级别的人过招,那种打满鸡血的味道,妙不可言。
前不久,接待一位来应聘的医生。他提出了一个老套问题,只想在家附近的医馆工作。我很耐心地和他分析道理,你在居住城市东边和西边同时巡诊。最后,你会拥有一城的影响力,目光,不要那么短浅。
这个问题,很有普遍性。今天,接待了另一个不一样的中医专家。他的巡诊范围惊人地大,涉及广东、广西、海南、浙江多省,多达十余个城市。
谁的选择是对的?
我给出的答案是——结果是对的。后一个医生,在病人群体中拥有惊人的影响力,走到哪里,都能在最短的时间打造个人品牌,病人爆棚。前一个医生,还在苦苦为达到基础流量而奋斗。体制内医院的病人,如果是冲着医院品牌去,而不是个人IP,那等于你在院外行医是没有流量的,难以自立门户。
我已经目睹过很多这样的“悲剧”及“惨案”,某个医生在体制内医院,人气爆棚,求者如潮。可一旦换了另一家诊所,或者到异地城市民营机构行医,马上跌到平庸的诊疗量,大跌眼镜吗?
不要怪广大的患者不识货,这种思维很LOW,对改变现状,无济于事。为什么不反思一下,如果真的是你的诊疗理念和模式有问题呢?如果错的是你,却妄想别人来调整,这种错误思维结出来的恐怕只是苦果。
好吧!在这里,让我再梳理一下这件事情的逻辑关系,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眼界有多大,你医生覆盖的诊疗范围就有多大。眼界有一城,你会有一城的患者群。眼界有一省,你会有一省的患者群。眼界有一国,你会有一国的患者群。放眼天下,全世界都是你的患者群。当你的覆盖范围只局限在一个巴掌大的医院,眼界有问题,太窄太小。
能力和难度成正比。最重要的是后一句话,先有难度再有能力,而不是先有能力再有难度,千万不要搞反。你天天躲在那个温室里面的诊室,你想锻炼出像那个专家离开体制,也能覆盖半个中国的医疗影响力的本领。这句话听起来就像,我在高中篮球队天天刻苦训练,就一定能够夺得NBA联赛冠军一样的荒诞。
那个能够诊疗范围覆盖区域惊人的医生,起点和普通人一样,也是为零。重要的是,他咬牙坚持跑完了马拉松,而你想等你有拿冠军实力再开始跑。我要很冷血地告诉你,永远不会有这么一天,除非你现在就起步。
最后一条——我认为活着是为了追求创造奇迹,创造生活,改变世界的。如果你认为,活着是为了循规蹈矩,为了不犯错误而生活,随波逐流是生活信条。那我认为,你老实听话,什么都不做都不想就好了。
医生,你的覆盖半径有多大?这个问题可以置换成,我为什么还没有成功,成为一个被很多病人需要的医生个体?
这件事情上,
你投入的决心、激情、意志够不够;
你训练实践的难度够不够;
你的方法和想法永远都是有问题,存在错误区域,每天识别和纠正了多少;
你的工作创造力多大的价值?提供了多少的帮助?有多少人和家庭真正需要你;
别人怕难度不够大,压力太小,你却担心难度和问题太多,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回答清楚这些问题,你才会真的不迷惘。
作者 | 吴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