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网状结构在机体反射中的作用

2018
08/12

+
分享
评论
北京圣手术衣科技有限公司
A-
A+
脑干网状结构位于脑干中央区,是脑干内边界明显的灰质与白质以外的神经胞体与神经纤维混杂分布的部分。 脑干网状结构其组织特点是神经纤维纵横穿行,交织成网,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神经细胞位居其间。

脑干网状结构位于脑干中央区,是脑干内边界明显的灰质与白质以外的神经胞体与神经纤维混杂分布的部分。

脑干网状结构其组织特点是神经纤维纵横穿行,交织成网,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神经细胞位居其间。

脑干网状结构的解剖学特征

神经元形态多种多样:网状结构中的神经元形态多种多样,大小具有明显差异。小的直径12~14um,大的可达90um。突起有长有短,表明其传导或调制的距离可长可短;轴突有粗有细,表明其传导或调制的速度可快可慢。

神经元的分布疏密不均:大细胞似乎局限在近中线的内侧2/3区,其中也混杂一些中小细胞;而网状结构的外侧1/3区,似乎只有小细胞。

突起联系极为广泛:网状结构神经元的轴突侧支和树突均沿着脑干纵轴垂直的平面广阔分布,有的竟占半个横切面。有计算说明,一个网状结构神经元可接受4000个以上其他神经元的传入,它发出的轴突又可影响约25000个其他神经元。因此神经冲动经过网状结构时,其他特异性很难得以保持。

多突触联系与长距离投射共存:网状结构内既有一些短轴突神经元组成连续的细胞传递链;也有一些神经元发出长突起直达丘脑、前脑、边缘系统和皮质等部,从而形成长距离的信息联系。

脑干网状结构的生理学特征

中枢神经的整合中心:在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中,脑干网状结构是神经冲动会聚和分散的核心场所。脑和脊髓各个部位的信息都向脑干网状结构会集,因此它对神经系统的各种功能均起整合作用。反之,脑干网状结构又将信息返回脑和脊髓各个部分,影响着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水平。

信息传递的“非特异性”作用:各种信息进入脑干网状结构后,由于其联系的广泛性及多突触传递的特点,使各种信息失去原有的特点,如失去嗅、视、听、热、冷、痛、痒等躯体感觉特征,但这些非特异性信息的维持对保持皮质的清醒状态却十分重要。

特定生命功能中心:脑干网状结构对躯体运动、躯体感觉、内脏运动、心、血管、呼吸调节中枢即所谓的“生命中枢”以及内分泌、生物节律、睡眠觉醒、意识状态等均有调节和影响功能。

脑干网状结构在机体反射中的作用

参与一个反射全部解剖学结构即反射弧。一般反射弧的基本缓解是感受器-传入纤维-中枢-传出纤维-效应器。手术及麻醉对脏器的不适宜刺激激活了位于各脏器的感受器,管理各脏器的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入中枢神经系统,除了通过长距离的上行纤维传至大脑皮质引起特定的感觉外,他们的侧支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脑干网状结构发生联系。一方面网状结构内的各种功能和核团(中枢)会聚了这些信息并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网状脊髓束返回到脊髓等部,与脊髓前角的躯体运动神经元、侧角和骶副交感核的内脏运动神经元发生联系,进一步通过这些神经的传出纤维,连于相应的效应器,从而引起反射的效应。由此可见,脑干网状结构在各种发射过程中起到了会聚、分散的中枢调控作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脑干,网状,机体,神经元,结构,纤维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