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频发 哪些情况孩子会发生惊厥?
上周四晚上,我院急诊和病房先后抢救了三位因高热惊厥发病的患儿。幸亏抢救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详情见: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180730/content-1030490.html
据北京京都儿童医院急重症和新生儿中心的李晓强主任介绍,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是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体温38℃以上时出现的惊厥。在5岁以下小儿中约2%~5%曾有高热惊厥。首次发病多见于6个月至3岁之间,而6个月以下及6岁以上婴幼儿及儿童多发复杂性高热惊厥。惊厥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健康。
小儿惊厥的症状
1、惊厥时宝宝表现头转向一侧,脖子往后背,两眼发直或两眼球往一边斜,眼球上窜,嘴吐沫,四肢伸直或抖动,两手握拳。可有便、尿失禁(就是尿裤子)。
2、抽时神志不清,不喘气,面气青紫。惊厥可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后自行缓解而停止抽风,如抽风持续时间超过半小时,仍止不住,医学上将此称为惊厥持续状态。抽风停止后婴儿多昏昏沉沉入睡。宝宝可有口角及眼角抽动,呼吸暂停或呼吸不规则。
3、抽搐轻微且不曲型容易被忽视。抽风很少只抽1次,往往1次抽止后又反复抽或隔一段时间又抽。
小提示:宝宝入睡后可有局部小肌肉抽动。有时在要醒、尚未没完全清醒时手脚乱动,或在入睡时受声、光刺激可看到宝宝有短暂的、轻微的抽动,这些属于正常现象,不可错误的当做是抽风。
哪些原因引起小儿惊厥?
通常来说,小儿惊厥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1)感染性的有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有各种脑炎、脑膜炎;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有败血症、中毒性菌痢、肺炎等。还有一种是由于发高烧引起的惊厥,叫做高热惊厥。例如3岁以内的小儿,患上了呼吸道感染等病,发高烧的初期,也会发生惊厥。
(2)非感染性的如代谢性、中毒性、器官疾病等原因引起的。代谢性的原因,有低血钙、低血糖、维生素B1或维生素B6缺乏症、低钠血症、低镁血症等,中毒性的原因,有乱用过量的中枢神经兴奋药,如氨茶碱、抗组织胺药物等,农药1605、1059、敌敌畏、敌百虫、乐果等中毒,也会引起惊厥。属于器官性疾病的原因,有脑部疾病如脑外伤、脑瘫、大脑发育不全,也有因心、肝、肾等疾病引起的。
小儿惊厥会并发哪些病症?
新生儿惊厥存活者出现后遗症的占14%~61%(平均20%)。主要表现为脑性瘫痪、智力障碍、癫痫,其他还有共济失调、多动、视听障碍、语言障碍、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等。
(1)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中枢神经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与脑性瘫痪发生有关的因素:①生后5分钟Apagaf评分越低者脑性瘫痪的发生率越高,在生后5分钟以后仍需复苏的新生儿惊厥的患儿中,仅这一项便能预示可能发生中度或重度的脑性瘫痪。②新生儿惊厥发作的持续时间越长,后来发生脑性瘫痪的可能性越大。发作1天者其发生率为7%,3天以上者有46%发生脑性瘫痪。③新生儿惊厥发作的类型,强直型发作与后遗脑性瘫痪的关系更密切。④中度或严重异常的脑电图者发生脑性瘫痪的危险性大。
(2)智力障碍
新生儿惊厥后遗留智力障碍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出生5分钟Apgar评分0~3分者,45%有智力障碍;4~6分者,33%有智力障碍;7~10分者,只有11%有智力障碍。②出生5分钟以后仍需要复苏的患儿发生智力障碍的危险性较大。③惊厥发作时间超过30分钟、新生儿期肌强直和肌阵挛发作及惊厥发作的持续时间与智力障碍关系均很密切。
(3)癫痫
惊厥发作持续1天者后遗癫痫的发生率为11%,惊厥发作持续2天者为22%,3天者为25%,3天以上者为40%。强直型惊厥发作与后遗癫痫有密切关系。
小儿惊厥急救措施
(1)正确放置患儿
将抽风婴儿放床上,侧卧可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解开领口,松开裤带。一定不要叫家人乱搬动婴儿,保持安静,要有专人守护在床边以防摔伤。
(2)防舌咬伤
抽风时牙关紧闭,为防止婴儿舌咬伤,可在上、下牙齿之间放一布垫,也可用压舌板外包纱布。牙紧闭时不要硬撬。
(3)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儿抽时不会咳嗽,不会吞咽,所以一定侧卧位使嘴里痰或分泌物自行流出。如分泌物太多则须用导管吸出,以免堵住气管引起窒息。
(4)注意呼吸
一般不论面色是否有青紫皆应给氧气吸入,以保护脑组织,勿使发生缺氧脑病。
专家提醒,孩子一旦出现发热,且持续不退,家长要高度注意,及时就医。因为高热惊厥的孩子需要立即给予止惊药物治疗,如安定、水合氯醛、苯巴比妥钠等,有些需要灌肠、有些需要肌注,而这些在家根本无法完成,必须专业医生进行操作。所以家长要立即送医,以免耽误治疗。
如何预防小儿惊厥?
1.提高免疫力:加强营养、经常性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提高免疫力功能的药物。
2.预防感冒:天气变化时,适时添减衣服,避免受凉;尽量不要到公共场所、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去,如超市、车站、电影院等,以免被传染上感冒;如家中大人感冒,需戴口罩,尽可能与小儿少接触;每天不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家中空气流通。
3.积极退热很重要:曾经发生过高热惊厥的患儿在感冒时,家长应密切观察其体温变化,一旦体温达38℃以上时,应积极退热。退热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物理退热;二是药物退热。药物退热很重要,不要等到孩子体温升得很高时才把要用上,在体温38℃时就把药用上。然后再到医院去,不要不做任何退热处理就抱着孩子去医院,很容易在去医院路上发生抽搐。
4.正确应用抗惊厥药物:
1)间歇使用抗惊厥药物:即平时不用药,只在每次患发热性疾病的初期,体温超过37.5℃时,立即给孩子服用药物,防止惊厥。
2)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对每年发作5次以上的高热惊厥小儿、每次高热惊厥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者,可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
首次发生高热惊厥发生后有30%~40%的患儿可能再次发作,75%的患儿再次发作在首次发作后1年内,90%在2年内。因此妈妈在家中要备好一切的急救物品和药品,如体温计、压舌板、退热剂、止痉药等;如果小儿出现发热,应及时测量体温,体温在38.5℃以上即应予以药物降温。
因高热惊厥容易复发,所以孩子每次发烧时家长不要给孩子穿得过多、盖得过厚,即不要“捂孩子”,积极用物理方法或药物退烧。即使体温不高也应及时服退热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