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孩子 是这世界错了 请不要觉得对不起——华西专家谈儿童性侵

2018-07-27 17:48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今天,我们要讲一个非常沉重、令人难过的话题,儿童性侵。

今天,我们要讲一个非常沉重、令人难过的话题,儿童性侵。

这个话题如此沉重,连我们经常举重若轻的不正经很靠谱方言辟谣小分队都没有办法轻松谈论。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人父母之后,根本不敢看性侵、伤害幼童的影视剧,甚至网上出现伤害孩子的新闻时,连大图、视频都不想点开。然而就算自欺欺人地不看,我们也清楚的知道,现实远比影视剧恐怖得多:

2017

8.16

在重庆某医院大厅,男子猥亵女童,该男子是女童姑父! 

2017

8.12

在南京南站候车室内女童被猥亵事件 

2016

4月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某小学老师在课堂上多次猥亵女学生

2015

12月

12月在云南彝良县7名女童被老师猥亵

2014

---

湖南省永顺县某乡镇学校女寝室6名不满14岁女孩被性侵

……

从2013年到2016年,仅媒体公开报道的国内儿童性侵案件就达1401起,也就是说,平均每天至少有一个孩子被性侵,这还仅仅是公开的数据。

每次此类事件一被曝光,大家的焦点都聚集在犯罪者、受害孩子的身体健康、法律追责等层面,而孩子的心理问题却经常被忽略。那些心理创伤和阴影,往往淹没在新闻退热、事件消弭之后大人们的忙碌、忽视和冷漠之中,却终生笼罩着孩子,如影随行。

性侵、猥亵事件究竟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心理伤害?家长面对这种突然事件该怎么做?如何教孩子在平时生活中保护自己?今天我们   心理卫生中心的司徒明镜医生   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些为人父母者必须了解的知识。

一、先讲一个令人难过的案例

01     

我们心理卫生中心曾经接诊了一个有性侵遭遇的9岁女孩。 

在来之前,小女孩的身体健康状况基本稳定,但是心理上的问题很严重——

孩子自认为全身疼痛,情绪紧张、害怕,晚上经常失眠,白天精神萎靡。整天都紧闭着双眼、蜷缩在床上吮吸手指,拒绝下床活动,拒绝和人交流、拒绝进食,甚至拒绝大小便,不仅身体完全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生活也无法自理。

医生只得给她经鼻胃管输注营养液维持营养,通过安置尿管和导泻等方式排尿排便。

更严重的是,孩子对父母及医务人员都表现敌对,认为周围都是坏人,非常没有安全感。

02     

由于多方面原因,出事后这家人一直频繁地被关注,不断有人来找他们了解相关情况,甚至当着孩子的面提起相关话题。

同时,与犯罪嫌疑人的官司悬而未决,父母疲于应付;加上孩子的敌对情绪、照料她的辛苦、周围人的议论、治疗的花费等,各方面的压力让父母的情绪也濒于崩溃:一方面不知如何与孩子交流,孩子一发脾气他们就手足无措、退避三舍;另一方面又常常当着孩子的面发生争执,甚至直接责骂孩子、发泄怨气。

03     

在心理卫生中心,孩子被确诊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医生采取了很多措施: 

通过谢绝无关人员的干扰、尽量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和药物方面的治疗;

通过反复地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宣传教育、对父母自身的情绪进行调整;

与政府合作为他们提供生活和法律方面的帮助;

在孩子出院后定期复诊,帮助一家人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重新建立亲子关系。

遗憾的是,由于孩子的病情重、持续时间长、开始治疗较晚,即使一家人的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很难恢复到同龄人水平。

二、性侵事件对孩子的心理影响

看了上面的案例,想必大家应该明白了,猥亵、性侵犯行为对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远远大于身体的伤害,甚至终其一生都会张着黑暗的豁口,随时准备吞噬孩子。

从短期和长期来看,孩子遭遇性侵事件后可能有以下心理伤害的表现:

短期反应(事件刚发生后)  :

1) 有的会出现意识不清晰,反应迟钝,不知道自己所处的时间、地点,说话没有条理,甚至出现片段的幻觉;

2) 有的会出现强烈的恐惧、愤怒,行为冲动,如攻击毁物;

3) 有的表现得情感迟钝,表情麻木、茫然,不语不动,甚至对外界毫无反应;

4) 很多都会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5) 常常拒绝回忆与创伤有关的事情,回避相关的话题、场景,甚至干脆全部遗忘了;

6) 很多还会出现身体上反应,比如心慌、出汗、手抖等等;

一般来说,这些反应往往在事件发生后迅速出现的,如果几天之内很快减轻甚至消失,那对儿童心理后续的影响不会太大。

长期反应:

但是,有的孩子的变化可能出现得较晚或者持续很长时间  (超过一个月甚至更久)  。

这些长期反应的主要的症状包括:

1)反复回忆与创伤有关的经历和体验。虽然这让他们痛苦不堪,却完全不能控制,不管是清醒的时候还是在睡梦中,大脑像放电影一样不断让孩子仿佛又重新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之中,重新“经历”当时伴随的各种情绪和生理反应;

2)有意或无意地远离一切与创伤有关的事情和场景。直接回避、表现麻木迟钝,或者干脆“选择性失忆”;

3)很多孩子会出现失眠,做噩梦,反复在睡梦中惊醒;

4)很容易受到惊吓,显得特别紧张,注意力不能集中,做事丢三落四。 

孩童时代遭遇的性侵,伤害将会伴随一生

其他反应:

由于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还不成熟,他们不能像成人一样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有时候表现出来的症状并不典型。  

有的孩子可能表现出各种身体的不适,拒绝上学,不愿与人交往,烦躁易怒,冲动,攻击他人,伤害自己甚至试图结束自己的生命;

有的人变得胆小怕黑,出现幼稚的行为比如吸吮手指、粘人、大小便失禁等等。

有的人还会出现片段的幻觉妄想……

三、如果自己的孩子遭遇类似事件,该怎么办?

报警+去医院!

首先要记得,即使孩子身体没有遭受大的伤害,也一定要尽快去医院做心理辅导,千万不能由于讳疾忌医或其他方面的顾虑,延误了治疗时机。

1

医院如何治疗

医生的干预治疗主要就是让孩子“正常化”的一个过程,医生会对孩子进行心理的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来制定治疗方案。

经历了创伤的孩子一般极度缺乏安全感,就像之前案例中的女孩一样,对周围的人充满不信任感,甚至对医生护士都存在敌意。

只有尽快通过一些专业措施,让孩子感觉到环境的安全,感觉周围的人都是保护他们,关爱他们的,才有利于对孩子已经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心理情绪进行稳定和控制。

2

家长的角色更重要!

在帮助孩子恢复的过程中,医生更多地是针对孩子出现的具体情绪状况予以治疗和干预,要让孩子尽快正常化和重拾安全感,最亲近的父母和家人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家长们需要做好这些:

①安全的环境。在创伤事件发生后,家长应该将孩子安置到安全的环境中,脱离应激源(比如转学、搬家),让他重新适应,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规律和状态;

②重建信任感。家长需要通过亲密陪伴、承诺安全等方式重新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孩子你没有错。这一点尤其重要!家长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愤怒,甚至责备,并需要通过相关的知识教育使孩子正确地看待创伤事件,不要让孩子为此感觉羞愧,甚至觉得是自己的错;

④ 对于后续事件的处理,尽量避免孩子的参与;

⑤ 不要主动提及伤害事件,但如果孩子主动谈论,家长一定要扮演好倾听者的角色,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和想法。倾诉也是一种释放和宣泄,有利于恢复;

⑥ 注重保护孩子的隐私;

⑦ 避免因周遭过分关注、家长自身的不良情绪和信息等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四、如果周围有孩子遇到类似事件,旁观者应该怎么做?

虽然现在对儿童性侵犯事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大众对如何有效帮助这些孩子却显得十分茫然,甚至容易好心办坏事,尤其是孩子的亲朋好友们,要怎么做才能真正的帮上忙呢?

其实,不过多关注就是最好的帮忙。     

亲朋好友:不要过多的关注和给予过多的关心,尤其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讨论此事。     

网友:不要过多地关注和讨论甚至暴露受害者的相关身份信息。  

五、家长们如何鉴别,以尽早发现孩子可能遭遇了性侵、猥亵事件?

养个孩子不容易,真的不只是吃饱穿暖上补习班就万事大吉。

家长一定要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身体变化,要保持敏感,因为只有你们才能第一时间察觉孩子出现的与平时不一样的状况。

①性格的变化

突然变得不爱说话、不爱出门、闷闷不乐等低落情绪,或者是整天紧张或恐惧,爱回避一些人和场景等,甚至有心理“退缩”。

②对于孩子身体状况和衣物整洁程度要保持监控

如果有异样,要及时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发生了什么事,鼓励孩子说出事实。尤其是小朋友的内衣内裤,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只要有破损、有脏污或者有异味,请一定一定要高度警觉。

六、重点:如何教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

相信每位家长都想竭尽全力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伤害,但是再怎么样全方位保护,也不如教孩子如何自我保护,告诉他们正确的性知识,以及遇事如何处理来得更有效。

1、进行正确的性教育,让孩子从靠谱的渠道获得正确的知识,而不是遮遮掩掩,让孩子对性一知半解、一无所知,甚至产生误解。

2、告诉孩子哪些是不当的行为,比如自己身体的哪些隐私部位是不能随意被人碰触,哪些言行是对自己存在冒犯的。

3、学会拒绝。教会孩子感觉自己被冒犯的时候勇敢说“不”,不管这个人是陌生人还是熟悉的人。在遇上紧急情况时,可以欺骗“坏人”。

4、客观认识世界。大人有时会有意识隔绝所有的丑陋与邪恶,只让孩子看到世间各种美好。然而在完全美好熏陶之下长大的孩子,可能会丧失对恶的警惕。

5、不必去“帮助”比自己强的人。孩子总是被教育“乐于助人”,然而这些只应该针对比自己更弱小的人。要教会孩子明白,如果一个成年人真的想寻求帮助,他们应该去找另一个成年人,而不是向一个孩子救助。

6、学会求救,教会孩子在感受到危险或者遭到侵害时,如何寻求帮助,尽最大可能保护自己。 

今天这篇文章有些长,感谢你耐心看完。

孩子们啊,

爸爸妈妈都是怀着最简单的愿望迎接你们来到这个世上,

虽然有的时候我们会遗忘自己的初心,

吃饭挑食我们跳脚,晚上尿湿床单我们着急,

考试不及格我们冷语,调皮捣蛋我们生气,

但最终的最终,我们愿用一生去换你们健康、平安长大的好运气。

可是,这世界有多少坏人我们不知道,

你们这辈子会不会遇上坏人我们也不知道,

很多时候你们并没有错,然而这世界的错误却需要你们来承担。

对不起,爸爸妈妈只能尽力撑起保护伞护送你们一程又一程,

并尽力教你们,保护好自己。

孩子们啊,

今天在这里衷心祝福,愿你们终生都有好运气,

如果没有,也愿你们被周围所有的人爱,永远被温柔以待,

每一棵大树的成长都要接受阳光,也包容风雨,

所以今天晚上,就做个无忧无虑的梦吧。

        

(本文作者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司徒明镜医生,文中部分插画由代枫吟创作) 

本文由华西医院于2107年11月6日发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华西,性侵,儿童,孩子,心理,创伤,情绪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