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医院绩效咋分才公平?

2018-07-22 18:07

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别是绩效改革,关注度高,敏感性强,涉及到医院的和谐稳定,必须先兼顾公平,营造一个良好的改革环境,才能确保以绩效变革的成功。

文 | 秦永方

绩效敏感绩效烦

绩效预算钱有限

贫富不均是难关

公平标准如何建

标杆绩效怎样算

困惑绩效改革难

面临医改加力,药品零差价及两票制,医保支付制度改革,财政部门补偿机制不到位,医院增收遇到“天花板”瓶颈,最具有激励作用的绩效当先锋,绩效需要“钞票”做支撑,钱从何来?怎么分配才公平?如何激励才能充分调动积极性?

1、绩效有啥特点?

绩效管理发生作用的机制是,通过恰当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主动性、积极性以充分利用组织的内部资源和提高员工能力素质,最大限度的提高个人绩效,从而促进部门和组织绩效提升;所以要充分了解和认识绩效有啥特点。绩效主要有两大特性:(1)系统性。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不是一个简单的步骤;(2)目标性目标管理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员工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管理者明确如何更好地通过员工的目标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提供支持帮助。同样,绩效管理也强调目标管理,“目标+沟通”的绩效管理模式被广泛提倡和使用。只有绩效管理的目标明确了,管理者和员工才会有努力奋斗的方向,才会共同致力于于绩效目标责任制的实现 ,共同提高绩效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的战略规划和远景目标。绩效包含有成绩和效益两个方面,绩就是业绩,效是一种行为,就是效率、效果、态度、品行、行为、方法、方式。绩效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投入产出情况,投入指的是人力、物力、时间等物质资源,或个人的情感、情绪等精神资源,产出指的是工作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方面的完成情况。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它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分发挥人的智力效应,做出最大成绩。鉴于绩效涉及到每个的“钞票”敏感度、关注性强,所以绩效分配是否公平,不但影响到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而且涉及到医院绩效变革是否成功。单靠钞票激励是否有效?在大量医院绩效咨询案例中,感悟万千,物质和金钱的激励作虽然非常有效,但也绩效发放总归有个限度,但是人们对绩效的期望值很高,总结“单靠钞票不完全有效,离开钞票也不会有效”,正好符合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赫兹伯格提出有两类激励因素,引起满意的是激励因素,消除不满意的是保健因素。他提出工资、人际关系等属于保健因素,得不到满足会产生不满意,但满足了只能消除不满意,不会满意。创造性的工作机会,成就感等属于激励因素,满足了产生满意感,不满足产生没有满意,但不是不满意。

2、绩效预算方法有哪些?

对于医院来说资源总归是有限的,很多同道问我这个问题,绩效预算多少合适?绩效占收入多少比例合理?其实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第一看文件。人社部发〔2017〕10号《关于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可以看出,“两个允许”适度放开了医院工资总额,但是没有完全放开工资总额管理,工资总额依然是政府部门考核管控公立医院的重要的抓手工具。有同道问我们当地人社及财政部门没有规定工资总额,让医院自己提供依据,审计部门审计绩效工资发放也让提出依据?这真是个难题,上次我给同道找了一大批文件依据,真的没有总额标准的依据,因为工资总额事由地方政府部门确定的,相关部门不作为不给医院确定工资总额,或者乱作为不给你合理的工资总额,更让你着急。

第二看医院承受度。大多数地方政府对医院的态度,只要医院有钱,只要能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只要不给政府不要钱,只要完成医改目标,政府还是支持的。这里面有个关键点,医院自己有钱。

第三看员工接受度。医院财力承受度,是不是绩效预算的唯一标准,不是,你绩效预算太少,员工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医院收入结余更少。所以说需要充分考虑员工的接受度,在医院承受度与接受度之间找平衡。

3、绩效预算大盘如何定?

绩效预算大盘如何定?对医院来说编制绩效工资预算就显得更加重要,如何确定绩效工资预算金额,既要争取政府各部门的理解与支持,关键的是通过绩效工资预算的编制,为绩效工资分配打好基础,以利于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医院绩效预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结余分配法

结余分配法,就是按照医院收支结余的比例,预算绩效工资可以发放的额度。按照结余分配方法,需要按照与医院的财务预算同步,通过财务预算的编制,测算出医院的收支结余,然后按照规定的比例,计算绩效工资总额度,纳入财务预算然后在调整,编制实际的财务预算。

医院收支结余=财政补助收入+医疗收入-支出

医院绩效预算=医院收支结余×40-60%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财政补助力度越大,医院有可能结余越多,结余越多医院就可以多发钱,反之则然。还有医疗收入越多,医院有可能结余就多,结余越多就可以多发钱。关键医院自己要有钱,才可能多发钱,所以医院财力承受度是关键。特别重点关注是发过绩效的结余还是未发绩效的结余?如果未发绩效有结余,发过绩效亏损咋处理。

(2)业务收入比例法

业务收入比例法,就是按照医疗收入的一定比例,预算绩效工资可以发放的额度。按照业务收入比例法,主要需要对上年的绩效工资总额占业务收入的比例进行计算,参照计算的比例编制绩效工资预算,在编制绩效工资预算时,注意药占比和卫生耗材占比的变动影响。

医院绩效预算=医疗收入× %

(3)工资总额比例法

工资总额比例法,就是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预算绩效工资的额度,首先要对上年工资总额进行汇总,测算绩效工资占工资总额的比例,通过比例调节绩效工资总额。

医院绩效预算=上年绩效工资/上年工资总额×预算期工资总额

(4)支出比例法

支出比例法,就是按照医院总支出的一定比例,预算绩效工资的额度,首先对上年绩效工资占总支出的比例,根据新年度医院支出规模,参照上年的比例预算绩效工资总额。其实按照占支出比例确定工资总额很不合理,因为支出变动因素太大,比如新建医院房屋设备折旧很大,采用这个方法注意支出的可比性。按照支出占比一般适用于事后评价。

医院绩效预算=医疗支出× %

(5)政府限额法

政府限额法,就是当地政府对医院工资实行总额限制,按照工资总额扣除基本工资后的金额,作为绩效工资预算编制的依据。政府限额法,限制了医院绩效工资随业务量变动的幅度,是医院编制绩效工资预算,实施绩效工资最大的难题。

4、绩效分配咋公平?

有了绩效预算总额,绩效咋分配才能兼顾公平?摆不平会很头痛?我在大量医院绩效咨询辅导中摸索出《绩效预算公平性分配体系》,与同道交流互动。

人社部发〔2017〕10号《关于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公立医院在核定的薪酬总量内进行自主分配。医院制定绩效分配办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充分体现医、护、技、药、管等不同岗位差异,兼顾不同学科之间的平衡,向关键和紧缺岗位、高风险和高强度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成绩的医务人员倾斜,向人民群众急需且专业人才短缺的专业倾斜,体现知识、技术、劳务、管理等要素的价值,避免大锅饭。适当提高低年资医生薪酬水平,统筹考虑编制内外人员薪酬待遇,推动公立医院编制内外人员同岗同薪同待遇。严禁向科室和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医务人员个人薪酬不得与药品、卫生材料、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

从文件中我们可以分析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兼顾公平”,因为绩效的敏感性,提出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为了要这么写?我在医院绩效咨询中总结为“绩效太敏感,利益再调整,不民主不行,民众集中制才可行”,为何这么说?绩效是利益博弈,公平是相对的,最后还需要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誉方医管《绩效预算公平性预算分配体系》实施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广泛宣传发动“认识一统”

医院绩效变革要成功,首先要广泛宣传发动,提高全体员工对医改新时代的认识,特别要班子统一思想,成立绩效改革组织,为绩效变革提供支持保证。

(2)望闻问切把好脉“有的放矢”

医改倒逼医院绩效需要迭代升级,面对传统的收支结余与项目提成绩效模式,医院绩效运行的现状,需要通过员工访谈,流程观察,问卷调查,资料分析等,只有望闻问切把好脉,才能有的放矢提出改进的建议。

(3)员工参与方案决策过程“提高认同”

不但从方案变革开始,调查了解员工,而且对科室价值评价,岗位价值评价,科室定编定岗,医疗项目风险难度系数评价,病种风险难度系数评价,等与绩效相关的工作,让员工参与方案的决策过程,提高对绩效变革方案的认同。

(4)预算分配数据说话“公平”

有了广泛民主参与,采用誉方医管《绩效预算公平性预算分配体系》,用数据说话,才能化解绩效分配中的“患贫富患不均”的不公现象。

5、标杆绩效咋确定?

誉方医管探索出借鉴利用平衡积分卡原理,参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选择易采集选择、可量化的关键指标,采取四级预算分配,建立了标杆绩效,为医院绩效工资公平性分配找到了参考的“标尺”,按照医生、护理、医技、医辅、行政、工勤七大系列积分比例分配,兼顾不同学科之间的平衡,为薪酬公平性分配建立“标尺”,体现兼顾公平,同时确保薪酬发放维持在医院预算的合理范围内。对于医院绩效工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主要方法和步骤:

(1)院一级预算

院级绩效预算=工资总额-发放基础工资部分

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比例关系=基本工资/工资总额

每门诊人次绩效工资预算=门诊绩效工资/门诊总人次

每出院人次绩效工资预算=住院绩效工资/出院总人次

绩效工资占医疗收入(扣除药品耗材)比=绩效工资/医疗收入(扣除药品耗材)

(2)职系二级预算

职系二级绩效工资预算分配,根据医院绩效管理意图、参考历史资料数据、参照院一级绩效工资总额,按医生、护理、医技、医辅、行政、后勤系列分类,进行二级绩效工资预算公平性分配。主要采取价值系数法:

价值系数法:主要体现价值因素,参照科室价值、岗位价值、个人资历系数价值,测算出来价值系数积。

价值系数积分=价值系数积分×岗位人数×岗位价值系数积分×个人资历系数积分

各系列绩效工资预算分配=绩效工资总额×价值系数分配比×价值系数积占比

(3)科室三级预算

科室三级主要针对业务科室,采取价值系数积分与科室贡献系数积分相结合。

贡献系数法:主要对业务科室按照效率、效果和效益贡献,择包括:满意度、标化业务量、医疗服务质量、成本率、资源占用产出、带教科研等,测算出科室贡献积分。

科室标杆绩效=医院标杆绩效工资总额×科室绩效工资积分分配率

(4)岗位四级预算

科室标杆绩效公平性标杆绩效的建立,到了科室各个岗位如何建立标杆绩效,需要与每个岗位员工工作量效能有效的结合,实行积分管理。

岗位标杆绩效=科室标杆绩效×岗位价值系数/岗位人数/全科价值系数和

通过建立的标杆绩效“标尺”,为医院绩效分配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总之,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别是绩效改革,关注度高,敏感性强,涉及到医院的和谐稳定,必须先兼顾公平,营造一个良好的改革环境,才能确保以绩效变革的成功。

请继续关注:《四轮驱动调动积极性效益提升》专题

特别说明:此文为独家供稿《健康界》,如需转载请联系健康或本人微信yf13917186988授权,其他任何媒体及个人,不得转载、影像或网上传播,如有侵权,健康界及作者本人均保留通过法律途径追究责任的权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绩效,医院,公平,绩效工资,预算,结余,科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