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在脑脊液感染治疗上 我们应该清楚的几个问题

2018-07-23 11:48

在脑脊液病的治疗上,有的人还存在“分流感染”和“分流管感染”都混在一起。对广大神外医生来说,这是亟待改变的局面。未来,设立单独的脑脊液科,理应会是一种必然发展趋势。

问题一:脑积水患者合并颅内感染,进行腰大池引流反复堵管,怎么处理呢?

答: 脑积水合并颅内感染在遇到腰大池引流反复堵管情况时,就应该知道感染已经严重了,尤其在第一次堵管时就要意识到问题已经变得严重了,反复再进行更换部位的继续腰大池引流的做法,应该被认为是极端错误的疗法。此时,腰大池引流并不是治疗反而是加重感染的方法。假如遇到了这种情况,建议病人马上转给擅长此病治疗的医院,否则可能会出现难以挽回的结果。

问题二:脑积水分流感染是否属于颅内感染

答:在国际上,很多人对脑积水分流感染的定义内容基本等同于脑脊液感染,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一种。根据我多年临床体会脑脊液分流感染,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可以分为如下几种:1分流性颅内感染,2手术伤口或分流管走行的皮下组织感染,3脑脊液分流终点部位的感染:腹腔、胸腔、血管内或血液、泌尿系统。脑脊液是感染传播的中介体,因为分流管的存在,与脑脊液接触的身体其它部位都可能会发生感染。

这样,分流感染不仅只是在颅内,还常常发生在颅外,要特别注意感染经分流管内脑脊液的传播有两个方向:一是从颅内感染发展至颅外,另一个是从颅外如腹腔、胸腔,血液发展至颅内。

问题三:使用脑脊液抗感染分流管治疗脑积水,术前使用抗生素冲洗或浸泡处理分流管,对降低分流感染有多大功效?

答:脑积水分流术的感染是脑积水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所以预防感染很关键。强生公司有抗感染的分流管,即是用抗生素浸泡过并可缓慢释放抗生素的一种分流感染的预防方法;美敦力也有一种特别(对药物吸附力较强)的分流管,提倡在术前用抗生素进行浸泡处理,基本也是相同的理念。在过去或现在,还有人使用抗生素比如万古霉素对各种分流管均予以浸泡的处理。

这只是预防分流感染的一个途径,但有两方面问题解决不了:其一是细菌的种类,目前使用浸泡的抗生素并不能杀死所有种类的细菌;其二,分流感染的原因还包括分流术前已经具有了颅内或脑脊液的感染如有过腰大池或脑室引流等经过的患者。再者,还特别要注意患者免疫力的影响如术前患者体弱、老人,创伤术后脑积水者皮肤不健康以及某些人手术刀口不易愈合甚至分流术头部和腹部刀口裂开等情况,所以我们需要设法寻求更为合理的手术策略。

问题四:预防分流管感染有哪些有效措施?谢谢。

答:首先我要纠正一下你的观点,应该是分流感染而不是分流管感染。分流管感染,确实早在近20余年前网站上有过这个定义,但是随着我大量临床研究的结果,可以肯定的说这个概念是不对的,不对的原因来自于两个方面。首先要明确“感染”的准确含义。美国等西方文献对感染一词的定义,不是我们病理学中的定义,指的是有致病微生物存在或繁殖,所以说分流管感染就等于说分流管上即表面或内部有细菌存在、生长并繁殖,与常常说的定值没有什么区别,与携带分流管的患者是否具有感染性疾病(注:感染的第二种含义)无关。

但临床实际上却指的是后者,而分流管上存在细菌只是后者中的一部分情况。然而分流感染的概念要大得多,不仅包括分流管的感染(注:实际上是“污染”的概念),而且还包括分流管之外的脑组织和腹腔等脏器的脑脊液感染。正因为不少人认为是分流管感染,所以现在有的分流厂家生产了抗感染性分流管和待术者术前侵泡分流管的处理。

我们至今已经去除过很多例仍然分流感染的抗感染分流管,就是这方面的有力证明。预防分流感染的技术,涉及到了很多方面,尤其要注意术前是否已经有了颅内感染如脑室引流或腰大池引流经过者,术中的无菌操作。但还要特别注意,即使最严格的无菌操作手术之后也会发生分流感染的,所以及早而正确的分流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也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预防分流感染的课题,十分复杂而庞大,我们正在大力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今后待总结之后会陆续公布于众的。

问题五:分流术后感染,再次行分流手术脑脊液化验符合什么标准才能二次手术?

答:据我所了解,我们很多外院转来的患者,都描述过曾经的根据文献或教科书中脑脊液化验指标的参考进行二次以上手术,仍然还是失败的经历 ,说明目前普遍采用脑脊液检验标准还是不可靠的。脑脊液越接近正常且正常的持续时间或天数越长,之后分流术的成功越高,没有绝对的的指标参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脑脊液,感染,治疗,脑积水,抗生素,大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