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许多家长会有这样的疑惑,孩子发热去医院就医,医生不仅让查血常规,还让查尿常规,不就是发热吗,查个血常规可以理解,为什么还让查尿常规?
下面,就来跟大家说说尿常规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读懂检查单。
尿常规有多重要?
尿常规是三大常规检验之一,所谓“常规”又是“三大”,既说明了这个检查的适用性,又说明了这个检查的重要性。尿常规检查标本送检之后半小时就能出结果,不仅可以发现早期肾脏病变,还对泌尿系统和糖尿病的筛查也有作用。
对于孩子来讲,2岁以下婴幼儿尿路感染发病率较高,不明原因的发热可能是宝宝尿路感染症状。虽然宝宝尿路感染也会有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但是他们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宝宝发热,在就诊时除了血常规之外尿常规也是常规检查之一!
尿常规检查结果怎么看?
许多家长对尿常规中密密麻麻的检查结果都不会看,哪些指标重点看?哪些指标波动提示什么问题?下面我们就从外观、化学分析、有形成分分析三个部分来给大家分析尿常规。
1.外观
家长每天都能看到孩子排尿的颜色,尿常规中也有一个对外观的描述:淡黄色、清晰透明是正常的;如果尿色有变化(如淡红色、洗肉水色),请尽快带孩子看医生!
尿常规中除了颜色,还有一个尿比重的结果项,这个结果的价值体现在对于肾脏肾小管功能障碍的判断参考,但是尿比重高或低在正常人群中也很常见。如果宝宝一天都没喝水或者很少喝水,尿比重就会上升;如果宝宝短时间喝了大量的水,尿比重就会下降。所以,如果尿常规上一个其他箭头都没有,就一个尿比重上升或者下降,首先考虑宝宝的喝水情况!
2. 化学分析
尿常规项目中的化学分析通常包括酸碱度、蛋白质、潜血、葡萄糖、酮体、胆红素、尿胆原和尿胆素、亚硝酸盐、细菌数等。但是,对于无其他病史的普通人,只需要着重关注三个项目即可:蛋白质、潜血和细菌数。
蛋白质:一般儿童尿中含微量的尿蛋白,通常小于等于100mg/(每平方米24小时),如24小时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00mg,称为蛋白尿!但是一次检查中的尿蛋白超标也不能说明身体就有问题,具体请看:在尿常规中的结果主要以(-)、(+-)、0.X~X.X(+~4+)来表示。正常人一般这一项是(-),但是!如果人在激烈活动、发热、紧张等情况下都有可能造成这个结果的异常。这种正常人出现的暂时的蛋白质结果异常成为生理性的蛋白尿,是正常现象!但这种情况下一般尿蛋白不会超过(+)。如果此项指标超过(+)或多次复查均处于(+)左右水平,就有可能提示存在泌尿系统的异常,需要行进一步检查来明确。
潜血:据说这是最让医生崩溃的项目,因为不少成人看到检查单这一项显示阳性,就跑去找医生哭诉:“医生,我尿血了……救我!”
真相是,潜血显示“阳性”不是血尿的诊断标准!不能说明患者尿血了!真正判断是否存在血尿的是下面要谈到的有形成分分析中高倍镜视野的红细胞数(RBC)。所以,潜血阳性不是尿血!
细菌数:有人说这项有细菌了是不是感染了?非也非也!其实在门诊中绝大部分这项异常的人都是污染的结果。尿道及周围的污染物、小便杯中的细菌都有可能成为污染的来源。
当然,并不是所有有细菌数的结果都是被污染的,如果有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症状,并结合下面白细胞计数(WBC)的异常结果,可能真的有感染,这种情况,赶紧到医院就诊!
PS:如果尿检前大量摄入维C,可能会对尿隐血、尿糖、尿酮体以及亚硝酸盐等化验项目出现假阴性的结果,造成医生对疾病的错误判断哦!
3.有形成分分析
这项内容庞大,包括细胞、管型、结晶等多个数据,根据医生们平时经验,重点介绍两个大家最关心,也是最重要的指标:高倍镜下红细胞计数(RBC)和白细胞计数(WBC)。
红细胞计数(RBC):当RBC超过3个/HP时才称其为血尿!
白细胞计数(WBC):当WBC超过5个/HP时,结合自身症状,可能就要考虑是否有泌尿系统炎症的可能性。另外,如果在尿常规中“脓细胞”(此项一般就在WBC下面)有异常,就有感染的可能性。
尿常规到底要不要检查?
虽然尿常规不是发热最常规的检查,尿常规不是每次发热都要检查的,特别是发热没有其他症状时。要不要检查尿常规应该建立在医生认真面诊,综合详细的病史和检查,视情况而定。
温馨提示:尿检时,收集宝宝尿液应该使用清洁的容器。留置尿量一般在20ml左右,以晨起第一次尿为宜,最好在30-60分钟内送检。女孩在留尿时要首先清洁会阴部,不要与大便相混,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