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过眼神 遇见同样的人
姚芳兰医师
预产期还有十天
李晓青住院总
预产期还有十一天
西安交大一附院急诊科的两位待产医生
依旧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身着白大褂的她们
在科室走廊里
不期而遇
相视一笑
没错,她们都是需要照顾的人
同时,还是在照顾别人的人
这样一个场景
被急诊科高烨副主任医师记录了下来
刷爆了昨日的朋友圈
日常的点滴小事
紧张的生死营救
与患者共同面对疾病的温情
医务人员看似平凡的日常工作
背后往往有着许多不平凡的故事
急诊,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危急重症的救治工作。
面对无意间的“走红”和网友的夸赞,两位医生觉得“很不好意思”,他们说“大家都是这样坚持上班的。”
“其实没什么,不只是我俩,我们的同事都是这样的,坚守到最后。”李晓青住院总医生说。“我只是希望自己能坚守到最后,宝宝能够平安健康出生,等到休完产假,我还要继续我的住院总工作”。
李晓青住院总
姚芳兰住院医师说:“怀孕不能影响工作,还是坚持上夜班门诊到6个月,夜班门诊一般一晚上都不能休息,虽然有时候感觉很累,但是能够为患者解除病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工作的,很欣慰的是领导同事都对我很照顾”。
姚芳兰住院医师
急诊科杜俊凯副主任看到照片第一时间发了朋友圈,希望把这张照片的温暖传递下去,他说:我们急诊科的很多同事也都在超强度工作,这就是我们一附院人的精神,急诊人的精神,面对工作不叫苦,不叫累,因为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我们热爱我们自己的职业,能在每一天当中为患者保驾护航我们就无怨无悔!
其实,在一附院这样的场景也并不少见,人间处处有真情,医院处处有关爱,虽然是这样一些简单平凡的事情,却演绎了一段段浓浓的医患情深,感动着医院的每一个人,激励着每一位职工。
一个平常的一天,艳阳高照,儿科门诊护士尹小妹在路过分诊台时,透过大门玻璃,看到地上躺着一位年轻女性,一动不动,她立刻和分诊护士一起冲了过去,在判断完病人的生命体征存在后,立刻询问旁边陪同人员该患者的情况,家属讲这个女孩有精神症状,不配合治疗,现在又将自己下巴划伤,大概有2厘米的伤口,鲜血直流,家属拿的按压的纱布已经被鲜血渗透,女孩走到儿科门口时躺了下来,呼之不应,家属也不知该怎么办了。此时,儿科门诊组长立刻安排分诊护士去精神科叫医务人员,儿科其他护士协助转运,并给病人用无菌纱布重新包扎了伤口,在处理的过程中,病人醒了,依旧不配合治疗,此时精神科护士已经推着轮椅来转运患者,在精神科医务人员的护送下,病人安全返回病房。看到病人一切平安,大家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继续投入到儿科门诊的治疗工作中。
神经外科陈伟教授值夜班后第二天感冒发饶,打完点滴,坚持成功完成两台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手术
彬县分院手术室里,耳鼻喉科张婷医生在为患者做手术时的场景被记录了下
“姿势怎样并不重要,把病治好最重要。”
网友称赞“最美姿势”
左腿打着石膏坐着轮椅依然出门诊,骨折一月未怠慢工作,患者对她赞不绝口感激连连,她话语温柔细致周到慰藉患者的心。她是周围血管科盛婴老师。我问她,怎么不休息养伤?她笑了“门诊的病人等着呢,好些外地的患者怎么能让人白跑,况且,我也不严重”。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医者,亲爱的人。
甘肃一患者急性心梗,生命垂危,一场与死神赛跑的ECMO陆空救援就此展开。当载着患者的直升机降落在运动场草坪,早已准备好的医护人员迅速上前接应将患者用急救车转往一附院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为挽救生命赢得“黄金时间”。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总有人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负重前行
为我们消除疾病、排忧解难
生命需要感动
爱需要传递
向这群可爱的人们致敬!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