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不应该普及中医教育?
早在五年前,甘肃就掀起了全民学中医的热潮,引发了全国范围的讨论。去年,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发布了具体的推广中医实施方案。前几年,北京也启动了“中医文化进校园”的活动,让小学生接触中医,了解中医。这一系列的举措,收到的反响不一,有些人认为,现在的学生负担已经够重了,再学一门中医实在是雪上加霜而且没有必要。有些人则觉得,学习中医要从娃娃抓起,就像小时候背的古诗词,当时背诵很辛苦而且不理解,但是长大之后,小时候背的古文都融进了血液,信手拈来,趁着学生时代记忆力好,多学点东西总是没错的。
我们都知道,西方医学自传入中国百年来,取得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的医学院校大部分都是以西医为重,就连专门的中医院校,中医院都设置了西医的科室,甚至出现中西医结合的专业。西医,顾名思义,是西方国家建立在解剖学,生理学,物理化学等基础上发展的医学。中医,最早又叫汉医,是在中医的理论,哲学基础上发展而来。两种医学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完全不同,所以引起的讨论,争议也很多。西医的拥护者认为,西医有临床试验,科学严谨。中医的拥护者认为,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实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我赞同西医的科学性,也觉得学一些中医是件好事,有时候懂一些中医的知识可以惠己利人。
从中医的发展来看,远古到战国再到唐宋元明清,中医经历了几个世纪,千年的沉淀,为老百姓所接受,认可。而且中医不仅仅是一门医学,更与古代的哲学,文化,历史,经济,饮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中医中药食同源的中药,淮山,大枣,花椒,葱姜蒜,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离不开的。也许您说我不信中医,但其实您平时也在应用中医,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中医就是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的文化传承啊!
我想,普及中医教育的本意,是给老百姓提供多一种选择,多一种可能。大家都知道,按西医的诊疗思路,是离不开检查,仪器的。比如说感冒,到了医院您得抽血吧?看看是细菌还是病毒。中医呢?中医讲究辨寒热,痰黄,舌红,发热就是热症,应该选用辛凉解表的方药。如果您知道自己的感冒是哪种症型,一些轻微的小病小痛是不是就不用去医院排队挂号了呢?正是因为健康是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的问题,所以手里多掌握一些知识没有坏处的。
普及中医教育,不是反科学,或者说西医不好怎样的。普及中医教育,是要全民重视健康。特别是现在高血压,糖尿病,癌症这些疾病越来越多,如果只是得病后去医院,那不如在没有得病的时候,就学习健康知识,养成好的生活习惯,预防为主。这跟中医“上医治未病”的观点是一致的。
作者 | 郝帅 广州四五八医院 主管中药师
药事管理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