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实施 哪些方面将迎来变化
7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3部门联合制定了《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此规范的推出符合当前社会医疗发展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用药安全要求也同步提高。关于规范的实施,您想到了什么?
一、规范的实施会带来哪些好处?
规范体现了处方审核回归本位的内在需求,实施后将扭转处方审核工作长期处于错位甚至缺位的局面。我国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的处方审核还是流于形式,没有做到前置审核,规范的要求就是实现前置审核,未经审核通过的处方不得收费和调配。规范的实施将会使医生、药师、患者三方都受益。
对医生来说,处方审核为医生增加了一道用药安全门,在防止医疗差错、提高医疗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药师来说,前置的处方审核既体现了审核药师的价值又为调剂药师减轻了审方压力。对患者来说,处方审核后,用药安全更有保障,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二、医院需要做哪些工作?
规范明确了医疗机构的责任:要为药师提供处方审核的场地,可以是医生附近,也可以是收费员附近,还可以设单独办公室实施后台审方;要改变现有处方流转程序,将处方审核前置于划价或收费前;要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持,提高处方审核效率;要制定适合本机构的临床用药规范、指南,为处方审核提供依据;要为药师提供培训机会,不断提高药师的处方审核能力;还要设立处方审核质量管理组织,定期对机构内处方审核开展监测与评价。
三、药师需要做出什么应对?
规范对于药师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这是一个能充分体现药师价值的大好时机;同时对药师带来了挑战,有进入门槛要求,需药师以上职称且有3年以上调剂工作经验并通过其岗位考试;临床疾病在不断变化,治疗手段也不断更新,对药师的要求就会更高,需要持续学习培训不断更新药物治疗知识。
总之对药师来说,要想体现自身价值,就必须努力学习,加强交流,时常接受培训,才能适应不断变化得处方审核需求。
四、规范能否持久运行?
规范能否持久运行,主要看其质控体系和持续改进机制是否完备。规范对审核处方的质量控制及持续改进方面都有详细规定,具备促进合理用药的长效机制。规范规定的机制涵盖了审核过程追溯机制、审核反馈机制、审核质量改进机制。该规范的实施需要建立处方审核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对处方审核的数量、质量、效率和效果等进行评价。这种处方审核工作质控体系的建立及其质量持续改进的机制,体现了处方审核工作的强大生命力。只要有质量监测,能不断反馈,能不断改进,形成质量控制闭环,处方前置审核工作就能持久运行。
五、处方审核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规范指明了处方审核的发展趋势:信息化电子处方审核,人工智能辅助处方审核。规范要求医疗机构应当积极推进处方审核信息化,通过信息系统为处方审核提供必要的信息。信息系统内置审方规则应当由医疗机构制定或经医疗机构审核确认,并有明确的临床用药依据来源。只有高度信息化的处方审核系统,才会高效,各种机制的运行才有效快捷。信息化、人工智能辅助是当前社会的潮流,也将是处方审核的潮流。
作者 | 郭大庆 副主任药师 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
药事管理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