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熬夜!诺奖得主这项研究为你深度揭秘!

2018
07/13

+
分享
评论
江苏省人民医院
A-
A+
“11点左右上床是我们大多数人眼中的合理睡觉时间,但其实生物钟并非千人一表、千人一面,我们要接受有些人个高、有些个矮,环肥燕瘦各有差异。”

诺奖获得者讲座燃爆全场  

▲ Michael Rosbash教授做学术报告

7月11日下午,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迈克尔·罗斯巴什教授(Michael Rosbash)一行应邀访问并加盟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Michael Rosbash所做的精彩学术报告 《昼夜节律、果蝇和诺贝尔奖》 ,深入浅出、风趣幽默,燃爆全场!

获奖理由  

“Michael Rosbash教授的研究阐释了生物钟的内部运转原理,解释了植物、动物和人类如何调节自身的生物节律。”

▲ 2017年三位诺奖获得者漫画(中为Michael Rosbash教授)

他们揭秘了生物钟

什么是生物钟?它如何运转?打乱之后会发生怎样的状况?刚刚加盟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7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迈克尔·罗斯巴什(Michael Rosbash)向我们揭开了其中的奥秘,他和另外两位获奖者一起解释了植物、动物及人类如何调节生物钟节律,使其与地球旋转保持同步。

在不少国内外介绍Michael Rosbash教授的研究内容的文章中,都提及了两个动物、植物实验。

一个是含羞草。 研究者们通过研究含羞草植物发现,其叶片在白天朝向太阳展开,但在黄昏时合拢,将这些植物放置在持续黑暗的环境中,发现叶片仍然保持着它们平时的昼夜节律,即使没有光线变化也是如此。

另一个是果蝇。 Michael Rosbash教授与其团队用果蝇 作为生物模型,分离出了一个控制生物正常昼夜节律的基因。他们发现这种基因可以编码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夜间在细胞内聚集,白天降解,随后确定了这个生物钟的其他蛋白质成员,发现了这个细胞内自我维持的钟表受怎样的机制控制。  

学了生物钟知识,熬夜还这么任性吗

当下,世界杯大赛正酣,不少球迷伪球迷熬夜看球,哈欠连天还在苦苦强撑;也有不少都市白领在周末假期疯狂补觉,睡到昏天黑地却仍然感到“ 身体被掏空”…… 这背后,是“生物钟”机制在发挥作用。

江苏省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李勇副主任医师表示,人体生物钟一定程度可调节,但长期的黑白颠倒、不规律的睡眠则会让健康受损。 “倒时差、不规律睡眠、借咖啡提神……在我们医生看来,现代人的很多行为与进化而成的某些节律背道而驰,对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正被逐步发现。”  最典型的就是不规律熬夜,熬夜就是破坏了人体的正常生物钟,进而引起身体一系列变化。

“我在工作的前几年当总住院医师,因为经常休息不好,体重增加了十多斤,也常有头痛和失眠。”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贾恩志教授“以身说法”介绍说,熬夜以后非常疲惫,思考速度变慢,记忆力变差、说话逻辑力也变差, 更关键的是,长期不规律的熬夜群体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谈到熬夜的危害,贾恩志教授和仁医君分享了三个观点:

长期不规律睡眠或可至猝死

持续不规律睡眠容易导致生物钟紊乱,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使心跳加速,引发室速、室颤,严重的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心源性猝死。 

引发高血压

多数人的血压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即白天活动时血压较高,夜间入睡后血压较低。一般白天血压有两个高峰期,上午6到10点及下午4到8点,全天最高血压值多处于这两个时段,此后则逐渐下降,正常来说,人体血压白天比晚上要高10%到20%。经常熬夜的人,血压就更加难以控制;而对血压正常的人而言,则容易诱发高血压。 

对心脏不利

人体通常是白天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晚上迷走神经兴奋,如果长期熬夜,这两种神经颠倒,极易导致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同时,熬夜会使机体过多地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造成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血液变得黏稠,血液里的氧自由基等明显增加,出现心脏一过性缺血,同时冠脉粥样硬化以及斑块不稳定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失眠本质就是生物钟紊乱  

仁医君从Michael Rosbash教授的讲座了解到, 昼夜节律只是“生物节律”的一种,是生物在进化中产生的、对地球24小时自转现象的适应结果。“昼夜节律”对人类生活最明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睡眠周期,有时候我们在没有任何闹钟提醒,甚至在昏暗室内也能按时“睡到自然醒,醒到自然困”,就是“昼夜节律”这个内源机制在起作用。除了昼夜节律,生物还有各种不同周期长度的节律,例如候鸟南飞、爬行动物冬眠以年为周期。

“近年来医学领域提倡一个观念,失眠的行为学治疗强调定时睡觉、定时觉醒,白天应保证一定的活动,接受适量的光照。李勇副主任医师表示,这正与Michael Rosbash研究的内容契合。” 

李勇告诉仁医君, 失眠根本上就是生物钟的紊乱 ,如果我们遇到生活事件,比如失恋、家人去世等等打击,会睡不着。这属于急性失眠,“我们更多关注的是长期失眠,这会造成生物钟紊乱”。 人的生物钟天生就形成一套好比手表在出厂前已被设定好运转模式,即便没有光线也照样运转。比如含羞草实验,白天在自然人为黑暗环境中叶子仍旧舒展开。

仁医君了解到,褪黑素是大众熟知的生物钟代表物质,它大约在晚上七八点开始上升,夜间达到高峰值,白天则回落。生物钟这一出厂手表运转基本状态虽然已设定,也还是可以被调快、调慢。 也就是说,人体生物钟一定程度可调节,而光照就具有这样的调节能力。

规律睡眠更重要

那么,“生物钟”被扰乱了,该怎么办?李勇表示,人体有奇妙的自我调节功能。科学家告诉人们: 良好的睡眠习惯或有规律地吃饭,会对人体的生物钟起一个重新设定的作用。以达到修复生物钟的效果。

“11点左右上床是我们大多数人眼中的合理睡觉时间,但其实生物钟并非千人一表、千人一面,我们要接受有些人个高、有些个矮,环肥燕瘦各有差异。”李勇告诉仁医君,”如果这位患者晚睡,但定时睡觉,日常工作、生活不受影响那么我建议她不必执意10点睡觉,按照自己生物节律也可以。”

江苏省人民医院营养科赵婷营养师告诉仁医君,熬夜是一个非常损耗精力的过程, 如遇不可避免的熬夜工作情况,应该适当的补充能量,并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包括复合维生素B;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瘦肉、鱼肉、猪肝等动物性食品;同时,熬夜后最好通过睡子午觉补回来,睡子午觉能迅速恢复精力。如熬夜时间较长,应间歇性闭目养神,次日需补充睡眠。

责任编辑 | 周宁人

稿件来源 | 综合

排版编辑 | 周宁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诺奖,揭秘,深度,生物钟,节律,血压,熬夜,昼夜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