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蜱虫”叮咬能致死?掌握这些没准救你一命!

2018-07-09 12:01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时值暑假,外出去草原、山林的活动也在增多。

7月4日,“江苏省一家三人被蜱虫咬伤,两人身亡”的消息一经发出,便引起网络注意,登上新闻实时热点。

时值暑假,外出去草原、山林的活动也在增多。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皮肤科主任赵邑表示:“这条新闻应该引起外出朋友的注意,但也不要过度焦虑。蜱虫咬伤,多发生在草原、树丛、山林等处,咬伤后在皮肤表面会明显看到如痣一般的‘黑豆’,触摸可能还会动,有疼痛感,基本上可以确认为蜱虫咬伤,需尽快到医院进行处理,处理及时,并不会致命。”   

一.什么是蜱虫?  

生物大讲堂来啦!

蜱虫 俗称草爬子,属于寄螨目、蜱总科。又分为硬蜱科、软蜱科和纳蜱科。我国已记录硬蜱科104种,软蜱科13种。蜱虫常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野外蜱虫则多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或山地泥土中。

二.蜱叮咬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直接危害  

一方面是作为 病原体 的直接危害,被蜱叮咬部位出现 皮肤损伤和瘙痒 ,甚至发生严重的 过敏反应 。

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另一方面,蜱是一些 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作为生物媒介已知可以传播83种病毒、15种细菌、17种螺旋体、32种原虫以及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等。

蜱虫叮咬本身通常没有太大危险,但其 传播的疾病却往往更具危害性 ,有时甚至可以致命。蜱传疾病主要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粒细胞无形体病、森林脑炎、莱姆热、出血热等,这些疾病如 诊疗不及时都可以造成严重的后果 。      

三.蜱虫如何寻觅宿主?

蜱虫嗅觉敏锐,特别是 对动物的汗臭和呼出的二氧化碳极为敏感 。感知距离可达 15m 。蜱虫的幼虫、若虫和成虫都可吸血,饱血后就脱离宿主。蜱的吸血量很大,各 发育期饱血后可胀大几倍至几十倍 。

四.怎样防止被蜱虫叮咬?

应尽量 避免在蜱虫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停留坐卧 。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注意加强个人防护,要穿 长袖衣衫,扎紧裤腿、袖口 。外出归来时洗澡更衣,还要仔细检查他们的身体和衣物,看是否有蜱叮入或爬上,发现蜱后立即清除。另外要 消灭家畜体表和畜舍中的蜱虫,可喷洒敌百虫等杀虫剂 。

五.被蜱虫咬了该怎么办?

在中国,每年有大量的人被蜱叮,摘蜱是否越及时越好?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不摘除的情况下,蜱会叮咬很长时间,吸更多的血,可能释放更多的毒素和病原体。因此, 及时摘除体表的蜱是十分必要 ,但不可随意去除,因为蜱虫头部有倒勾,导致越拉越紧,生拉硬拽还容易将蜱的头部残留在皮肤内。因此条件许可时,最好寻求医生帮助。皮肤科医师一般先采取用 石蜡油封包虫体 的措施,一个小时后,蜱虫基本丧失活动, 再用镊子把蜱虫拉出皮肤。

若自行处理时,最好用 酒精、罗浮山百草油、煤油、松节油或旱烟油等涂在蜱虫头部,或在旁边点燃蚊香,以“麻醉”蜱虫 ,让其自行松口脱落。也可用尖头镊子垂直向上取出,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但无论是蜱虫自行脱落或被人工取出,都要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当身体出现不适时, 如发热或者被叮咬部位有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时,要及时就诊 。就诊时一定要把被蜱虫叮咬的事告诉医生,以便辅助检查是否患上蜱传疾病,从而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六.医院如何应对蜱虫咬伤并发症患者?  

关键是早发现早处理蜱叮咬。对局部损伤,去除蜱虫后,可给予外用抗生毒药膏,控制局部细菌感染。更重要的是对蜱传疾病有所警惕,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如在莱姆病流行区域应给于系统抗生素治疗。要进行必要的血液学免疫学检查,严密观察重症过敏及感染中毒症状。必要时需进行抢救。

供稿 | 皮肤科 赵邑 刘德华

编美 | 文宣组 杨欣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蜱虫,叮咬,致死,软蜱科,皮肤科,疾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