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与患 | 感谢有你 如沐春风
医患关系——是信任和救护的关系,而且是最纯粹最神圣的关系。应该是最亲密也是最有人情味的关系,“医生”与“病人”相互信任的,相互扶持,携手对付共同的敌人——病魔。
1
来信片段:
我父亲住院后的主治医生是霍东方大夫。他针对家父的病情,术前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和治疗方案,同时,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来病房询问家父和我们的感受、仔细诊断,详细地把病情解释给我们听,叮嘱我们平时注意事项,让我们感到非常亲切。3月30日的手术很成功。手术过后正逢双休日,霍医生依然来到病房询问父亲术后的感受。我父亲一直在感叹,霍医生手术过程中操作动作轻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我的痛苦。并且为人很正直,相对比于有些医院医生为了一己私利而让病人做些无关紧要的检查和开些疗效一般而价格昂贵的药不同,他会去了解病人真实情况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他对待病人耐心细致,治疗处方严谨、全面。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待患者如亲人,其和蔼的态度,贴心的话语使我们得到了久违的宽慰。我在好医生手机APP上看到其他患者对霍医生的好评如潮:专业、细心、态度和蔼······而我看到了四个字:大医精诚。霍医生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和病情制定医治方案,既让患者病情得到治疗又不用患者经济负荷过重,是位难得的会为百姓切身利益着想的好医生。
患者女儿邵女士
一次次的诊断、一次次的叮嘱......在那背后是医护人员对患者悉心的关怀。“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则是每一位医护在面对患者时最真实的态度。正如您所说的:“大医精诚”,我们会在未来不断追求更加极致的“精”与“诚”!
2
来信片段:
由于家父病情较重,加之体形庞大,手术进展地较为缓慢,前后持续了七、八个小时,终于盼到手术室的门打开那一刻,听医生说“状态稳定”后,我一直悬着的心才一块石头落了地,此时的冬焱医生面露疲惫,仿佛刚从一场激烈的战斗中走出来一样,我的心底油然而生一种莫名的敬意感,常人徒手站那么久也会累得够呛,更何况在那么紧张的手术环境下,思维和行动都需要高度紧绷,容不得半点差池,劳动强度可想而知。
具体的手术技术我是外行,但在人体如此敏感的器官——心脏上施行血管搭桥,尽管技术如何成熟,对我来说仍颇感惊奇,更何况整个手术过程还是在心脏不断跳动的条件下完成,难度可想而知,在我看来,医生简直就是创造人间奇迹的神仙,术后第一晚属于关键期,我无心入眠,几度徘徊在监护室外,生怕有何闪失和突发情况。令我惊讶的是冬焱医生竟然也是一夜无眠,整整在监护室里陪了一宿。
这也许是工作需要,但人心是肉长的,白天那么长时间的手术,晚上又要实时观察监测体征,作为家属来说,我默默地为冬焱医生竖起了大拇指。尤其是第二天下午探视时,看到冬焱医生通红的双眸,我的心下忽然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滋味,或许是感动,或许是钦佩,亦或被他严谨敬业的精神和作风深深折服。
患者王先生家属
无影灯下,他们是最坚强的战士,投入全部精力为生命而战;病床前,他们是最贴心的守护天使,不眠不休只愿健康与您长伴!
3
来信片段:
首先我要感谢您,好医生。是您对一个快80岁高龄人:她是左肾切除30余年,剩下唯一的右肾,功能不健全,是你救治不疼成功。在我发病时,痛苦难忍,只想去死。当我来长庚医院见到庄医生时,你那么和蔼可亲,是亲人般的温暖治疗、医嘱、让我感受亲切、温暖感动。我可找对了好医生。你精准治疗,制定治疗方案。
庄医生,是你用高超医术治愈我右肾不疼了。不知不觉我的末梢神经恢复,双手不麻、双脚不冷,真的老是感觉双脚热乎感。左腿有块肌肉长期无知觉现象消失了。我灰白头发变黑了。患多年的糖尿病,现在不用吃药,测血糖6~7之间,有时5多点。患多年的高血压也不用吃药,测血压80~140之间,有时候高压偏高点。
庄医生,是你高尚医德,是你高超医术、是你精准用药,及时地把我从尿毒的洞口解救出来,让我老太太快乐的活着,让我延续生命,我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存,我活的要更有意义。我更感激庄震医生救治之恩。谢谢好医生。
80岁患者张女士
看到这封信,小编眼前不禁浮现出这样的一幕:一位80岁老人颤颤巍巍握着笔,一字一句书写下对庄医生的感激之情,同样,我们也非常感谢您的信任!张老,在此真诚地祝您健康幸福!
4
来信片段:
我父亲梁先生自1994年患心肌梗塞、高血压,长年靠药物维系,卧病在床,生活质量较差。2004年又患上膀胱肿瘤,通过手术将膀胱切除;2011年在医院查出患有肾结石;2017年再次查出患有脑梗。多病在身致使我父亲不能像普通人一样享受老年生活,并且多病反复发作致使我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2017年,由于肾结石较多,多次引发肾出血,我向大同市多家医院咨询是否能对肾结石进行碎石治疗。同时,心脏检查结果显示,我父亲心脏主动脉血管已经堵塞90%以上,随后我又向多家医院咨询能否通过手术疏通心脏血管,以提高老人的健康水平,但答案都是否定的,原因是手术风险太大。而此时,我父亲再次出现了肾出血的症状,我们全家焦头烂额,心情跌入谷底。
2018年3月21日,我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北京市清华长庚医院泌尿科治疗肾结石,泌尿科李建兴教授和胡卫国主任对我父亲进行了细致、全面的检查,经过与心内科会诊评估认为由于心脏原因,碎石治疗风险较高,于是我父亲转到心内科接受检查与治疗。经过与心内科缪国斌主任、薛亚军主任的全面检查,分析手术风险并向我们家属进行详细的沟通解释,我们决定接受这次植入心脏支架的手术。3月29日,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我父亲状态非常好,身体各方面恢复很顺利,精神状态也非常好,连呼吸都觉得顺畅了许多。这次手术可以说大大提高了老人的健康水平!同时,我们还被告知在休养半年后可以对我父亲的肾结石进行治疗,这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喜讯!
患者梁先生女儿
病魔面前,无论患者还是家属,绝不能轻言放弃,无论何时,请鼓起勇气,勇敢面对!请相信,我们的白衣天使是您最坚强的后盾,我们手牵手,共同面对!
5
来信片段:
我是来自山东省济宁市,妻子李女士在2016年底确诊为骶骨肿瘤(左侧)。跑遍全国各大医院治病,因为肿瘤部位的特殊性、复杂性,都未能进行骶骨切除手术,只是做了刮除手术保守治疗。到2017年年底复查病情,肿瘤再次复发,一度陷入绝望。后经某大医院医生介绍我们预约了骨科肖嵩华主任专家号。经肖主任看诊后,我们于2018年3月18日住进了本院6B病房。肖嵩华主任、邓玖征医生及其团队不畏困难、不惧风险,反复研究手术方案,最后终于在2018年4月3日进行了骶骨切除手术,手术长达十几个小时,肖主任也是年近六旬的年纪,拖着疲惫的身体,坚持把手术做完。手术虽复杂,各种预案都非常到位,手术精密度极高,非常顺利,非常成功!给予了我们病人二次生命,为病人保住了双便和下肢,为今后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在6B护士陈瑞敏、李亚灵等人精心护理和照顾下,她们视病人如亲人,术后很快得到恢复,我们准备在4月23日康复出院。在此我代表全家对肖嵩华主任及其团队所有医护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同时祝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发扬光大,创建全国一流医院!
患者李女士家属
与病魔抗争从来都不只是医护人员的挑战,更是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的挑战,只有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坚持,才能创造出最美好的奇迹!
2018年4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共接到患者及家属感谢信55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