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医疗耗材控费应以保证治疗质量为前提 不能搞一刀切

2018-06-27 09:02

医疗控费不是不看病、不开药、不做检查、不收治病人,而是落实因病施治,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

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过快和不合理增长已是国家卫计委的重点工作。到2017年底,全国医疗费用增长幅度降到10%以下。

为了控制医疗费用上涨,最近政策和新闻层出不穷:有的医院大面积停用耗材,可用可不用的不用了,同功能耗材只要价格最低的,要国产不要进口,有的是国产降价30%,进口降价15%等等。一系列“神药”被曝光;一些省份规定药占比超标院长要下课;有三甲医院宣布停用数十种辅助用药,还有医院发通知停用部分医疗耗材……

一、关于控费之我见

控费的最终目的是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真正得到实惠,促进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和良性运行发展,从而推动实现医疗费用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医保基金运行和群众承受能力相协调。不合理增长的医疗费用不但影响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群众中的获得感,更是增加了群众经济负担。

控费是医改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医疗服务价格是重中之重。医疗价格改革是新医改成功的前提,支付制度改革是医改成功的手段,医务工作者薪酬制度改革则是成功的基础。

我国目前的医疗服务价格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大刀阔斧的调整,能够让医疗价格反映医疗成本,并让医疗服务收入成为医生和医院主要的收入源,还应该考虑支付方式改革。定制科学的医保药品支付政策,是未来解决药品价格领域诸多问题的关键。

公立医院实行病种收费,医保结算只给一个支付价,有助于医院从内部主动控制药材和耗材,降低控费难度。与此同时,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还要配套实施。建立科学规范的薪酬制度,是医改成功的基础。科学规范的薪酬制度,一方面有利于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同时,转变收入分配方式,让医生们有了体面收入后,才能釜底抽薪。

如果不触及医疗价格、支付制度和薪酬体系改革这些“里子”,只是想通过严控药占比、耗占比这些“面子”,效果看似短平快,实际上就会陷入“有关部门很忙、政策出了很多、效果很不理想”的局面,更会从长期削弱医疗人力资源水准,损害健康中国目标的达成。

二、医改的现状

医保和医疗改革怎么改,不仅是中国的问题,同样也是整个世界的问题,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国家能说他的医疗改革成功了。

换言之,我认为医疗改革永远达不到让大多数人满意的地步,因为从个人而言,每个人对自己健康和生命的重要性的诉求远大于对他人,换言之当自身有疾病的时候,患者对健康服务的要求是几乎没有上限的。

比如一个严重车祸的病人,给大卡车碾过去的,来急诊的时候要保命;经过手术和抢救,生命没问题了,又要求保住腿;腿保住了又要求修复膀胱;膀胱修复了之后又要求恢复排尿功能,结果因为排尿功能恢复得不满意跟医生大吵一架,真事儿。患者的欲望是无限的,而医保是有限的。

三、建议:医疗耗材控费应保证治疗质量为前提,不能搞一刀切

医疗控费不是不看病、不开药、不做检查、不收治病人,而是落实因病施治,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

不能全部耗材国产化,也不能一概国产降价30%,进口降价15%,更不能降价达不到期望值者被要求出局。否则这样的控费就是一把双刃剑,最终患者得不到好的治疗方案。

“医疗控费,控制的是‘不合理费用’增长。”只要药品和耗材是有效的、必须的、安全的,就会继续使用下去。就如一些外科手术使用的“基础耗材”,如外科缝线等,就是必须的安全的,就要继续使用下去。

作为医护工作者,就应该始终把患者放在首要位置,把患者当做自己的亲人来对待,就不会过度诊疗,这样一来,医护人员提供的一系列的诊疗解决方案才是最佳的诊疗方案。

为此,医疗“基础耗材”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12月12日,李克强总理来武汉协和医院视察时也释放两点重大信号:一是短什么都不能短“治疗”,缺什么也不能缺“救命药”;二是卫生部门需要什么政策,国家一定全力支持。那我更要说的是控什么更不能控“基础耗材”。

尤其作为进口产品提供者,更要用专业与创新,为中国家庭的健康和生活品质带来了积极的变化;要秉承“因爱而生”的理念,履行社会责任,塑造了优秀企业公民的形象,尽力为医生、护士、病患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要致力于将最新的医学技术和设备不断地介绍、引进。我们秉承企业公民的理念,履行社会责任,持续回馈社会。

作者简介

汪东华,武汉市硚口区政协委员、民建湖北省委医疗卫生与大健康专委会副主任、民建武汉市委社会与法治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耗材,医疗,前提,医院,价格,医改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