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头:“全民过度医疗”的狂欢盛宴已经结束
以前,我们常常能听到一些病人对公立医院的抱怨。
怎么一个小小的感冒就花了我四五百块钱啊?
怎么一点小毛病要查这么项目啊?
怎么住了两天院花了这么多钱啊?
明明只吸了两个小时氧,为什么收了好几天的钱,医院可真坑啊!
这些抱怨和不满日积月累,导致医患矛盾的加剧。
有些抱怨是因为病人对医生诊疗手段的误解所导致的,但也不得不承认,公立医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确实是存在过度医疗的行为,比如滥用抗生素,过度检查,过量开药,开高价药等等。
随着国家医改的深入,医药分离、严打药品回扣、地区集中采购等政策的执行,公立医院过度医疗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我深圳的朋友不久前在公立医院看完病回来,在微信上抱怨:
现在医生只给开两天的药,说是让两天后再来挂号复诊。我不想再请假跑医院,求他多开几天的药,他死活不肯,说是医院有规定,只能开两天的药。哎,世道变了,以前医生都是巴不得多开药的。
另一个朋友则说:
感冒了,想去医院挂吊针,多少年了不是都这样吗?结果现在医生不让了,说我这感冒不重,开两盒药,让回家睡一觉看看再说。呃.....从什么时候起,医生这么帮我们省钱了,有点不习惯。
以前公立医院愿意多开药,
有些是因为,某些药开得越多,回扣越多;
有些是因为,作为病人,喜欢一次多开点药,省得反复跑,作为医生,也不希望病人一次次跑到医院来增加门诊负担,既然皆大欢喜,那些可以多开几天的药,当然就尽量多开点。
当然,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这些门诊药方,最后在医保局那里结算的时候,能顺利通过。
以前医疗界呼吁了多年的“慎用抗生素”,“适量用药”,然而落实到下面,总是效果不佳,毕竟医院有医院的考虑,医生有医生的利益。
现在居然一下子就转变了过来,甚至让病人有了一种矫枉过正的感觉。
原因何在?
在医保局。
如果药开了,针打了,最后医保报销不了,这费用就得医院承担,处方医生也得受牵连,甚至被扣奖金,或按百分比罚款。
不得不说,这一招真是太厉害了,比太上老君的仙丹还灵验,一下子就治好了公立医院多年的顽症。
然而,凡事都有两面,医药报销的分寸极难把握,有些情况下对患者和医院来说,未必是好事。
医院有苦难言,医生有苦难言,又不得对患者明说,对外只好说“医院有规定”。
曾经,在那个过度医疗狂欢的年代,也是全民过度占用医疗资源的年代,本着“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理念,大量老百姓挖空心思占国家便宜,挖国家墙角。
比如没病的跑去找医生开一堆药存在家里,即便那些开出来的药放在家里过期;
比如小病的硬要跑去住院,把医院当旅馆,把护士当服务员,即便住在医院里有诸多不便。
仍然有很多人乐此不疲,互相交换着如何占国家更多便宜的心得。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政策的朝令夕改,让太多老百姓心里不踏实,大家都是本着能占一天便宜算一天的心态,生怕今天不占,明天就占不到了,生怕别人占了自己没占到就吃亏了。
曾经有人拿欧美国家的医疗制度和中国做比较,我认为有些地方很难比较,最难的地方就在于:中国人的国民素质、信用机制和西方相比还差得太远。
同样一个制度可以在西方大行其道,换到中国就有可能水土不服。
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要达到医生有足够的职业素养,患者做到按需就医,我们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前段时间有篇十万加的文章,引起了很大反响,作者预言乡镇卫生院即将消亡,而小型诊所和赤脚医生仍然会少量存在。
原因是医改后,乡镇卫生院承担了大量公共卫生的相关工作,比如预防保健、体检、建档等,医疗业务能力下滑,专业人员流失严重,基层医药目录不全,导致患者流入县医院,大锅饭严重,技术骨干工资低,严重流失,还有归上加霜的住院医师规培制度。
然而,最最重要的还在最后一条,那就是“医保总额预付严重制约了卫生院的发展”。
关于这一点,原作者是这样说的
最近还有另一条新闻引起了医疗界震惊:
3名负责职业病鉴定的医生被人举报,涉嫌失职罪被抓,人们在疑惑医生对病情的不同诊断能否做为失职罪的定罪依据时,也在惊讶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医生会因此获罪?类似的案例之前似乎以前闻所未闻。
请大家注意报道中以下这段话,
原来,是因为怀疑医生造成了医保资金的流失。
曾经,医保资金的流失,大家都见怪不怪,曾经,挖社会主义墙角,占医保便宜被视为理所当然,可是现在,情况变了,导致医保资金的人可能会被追究责任甚至处罪。
联系到前面说的,医院对处方药,对住院费用的苛刻的控制,大家应该都明白了背后的真相了吧:
财政吃紧,医保资金必须节流!节流!!节流!!!
中国经历了前几年的“福利大跃进”,地方政府通过卖地轻松获得大笔进项,用于医疗、教育、基建等方面,大手大脚习惯了之后,一旦土地卖光,房价到顶,土地财政无法持续,地方债立刻扼紧了各地政府的喉咙。
在紧急压缩预算开支的压力下,“医保黑洞”这个巨无霸支出,成了首当其冲要严控的项目。
很多公立医院都有明显的感觉,以前可以轻松报销的费用被退回或部分退回,医院不得不自己承受这部分损失,自上而下真正严格的医疗控费开始了:能出院的尽量出院,能不开药的尽量不开药,能少开药的尽量少开药,当然,自费除外、特权除外。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白热化,外汇吃紧,股市哀嚎,房产泡沫越来越大,越来越薄,中国经济想要应对此刻危机,土地财政必须要向税收财政全面转型,而且是迅速转型,就在前几天,几大官媒宣布不动产全国登记联网工作完成,铺垫了几年的房产税终于呼之欲出……
在税收财政时代,能收的税源是有限的,而且国税地税已经合并,地方财政的支出必将全面走向预算制,而压缩一切能压缩的支出也将成为常态。
要不然,我们也不会看到近期不断的有部分地区教师工资发放困难的事件,甚至少数地方出现基层公务员工资发放居然出现拖延!
“黑云压城城欲催,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个时代已经结束,
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或许,
最好的时代已经结束,
最艰难的时代已经到来。
不管怎样
就医疗行业而言,
“全民过度医疗”
的狂欢时代
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作者 | 黄石头 2018.6.25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