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失智症?
失智症是随着某些疾病或是生理状况有异常时,所产生的一群症候群。症状主要是以丧失记忆力、定向力、判断力、计算力、抽象思考力、语言等认知功能障碍的症状为主,同时可能出现干扰行为、个性改变、妄想或幻觉等精神症状,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会影响一个人日常的生活能力。
会产生是失智症状的疾病有许多种,最常见的有下列几种:阿兹海默氏病、多发性梗塞失智症、水脑、巴金森氏病、维生素B 12缺乏症、库兹菲德-贾克氏病等皆会出现失智症的症状。
失智症与因老化所致的健忘在本质上就有所差异:
如表2所示,「健康正常的高齢者的认知障碍」和「失智老人的认知障碍」在意义上是不同的。
认知障碍是指,有追忆障碍的状态(实时记忆减退,遇事善忘,虽经尽力思索,仍不能追忆为其主要表现,或言谈不知首尾,事过转瞬即忘),但没有失智症所有的记忆障碍。健康正常的高齢者的健忘是忘记部份的经验,而失智症的特征则是忘记所有的经验(称为片断事件记忆的减退)。
譬如:忘记午餐吃了什么是最常见的健忘,而连吃午餐这件事本身都忘记了则是失智症的认知障碍。
表2.生理性老化的“健忘”及失智老人的“健忘”
*定向感障碍:与「现在我身在此处」有关联的所有事项,在认知上有障碍的状态。也就是说具有关于时间、场所、人、状况的定向感;或是用「今天是几月几日?」、「这里是哪里?」、「我是谁?」、「为什么我在这里呢?」等问题来做确认。
当失智症的健忘持续进展下去,就不只是停留在忘记东西而已,特征是可以看到他们连熟悉的事务,如料理怎么做都忘记,时间及地点也无法正确的辨识等的认知障碍。而一般的健忘是,其本人有意识到自己健忘;但失智症者很难自觉到自己健忘,导致日常生活的障碍。
失智症是有大脑病变的疾患,血管性失智症和阿兹海默症占失智症整体的75~85%。
血管性失智症
血管性失智症是因脑梗塞、脑出血等的脑动脉硬化所引起的脑循环障碍,因某部分的血流受阻而导致此部分的精神活动机能障碍,障碍部位的不同其显现的症状也会有所差异,而没有障碍部位的精神活动则会是正常的。
阿兹海默症
阿兹海默症则是因原因不明的大脑萎缩所引起的失智症,与罹患血管性失智症的人不同,身体健壮具活力的人比较多,从患病初期开始就出现极近期的记忆障碍及显著的人格变化等。像是出现不少如刚刚吃过饭,却抱怨说:「还没吃饭!?」,或是迷路等让人无法理解的行为。
有一顺口溜用来描述阿兹海默症的临床症状最为贴切:
「近的记不住,旧的一直讲;躺着睡不着,坐着打瞌睡;到处漫游走,出门就迷路;东西一不见,直觉被偷走;问话重复说,行为反复做;情绪欠稳定,忧郁最早现;当面对质问,谩骂攻击出」。
针对失智症的病程表现,分为初期、中期、末期,兹将其整理如下表所示:
失智症的症状,表列如下:
在与失智症老人相处时,有必要去判断他/她失智的严重度是到什么程度。
在疑似个案阶段也可参考美国阿兹海默氏协会提出的失智症十大警讯:
1. 记忆减退并影响到日常工作。
2. 无法做好过去熟悉的工作。
3. 说话表达发生问题。
4. 丧失对时间与地方的概念。
5. 判断力与警觉性降低。
6. 抽象思考有困难。
7. 东西摆放错乱。
8. 行为与情绪剧变。
9. 个性急剧改变。
10. 丧失活动力与开创力。
表3.老人失智(Senility)程度的临床判定基
(原则是重视恶化的症状来作判定)
根据台湾内政部社会司86年残障福利法规中,对失智症患者的分类:
1. 轻度:
记忆力轻度丧失,近事记忆局部障碍,判断力障碍,对时间之定向感障碍,自我照顾能力部分缺损,需在监督下生活者。
2. 中度:
记忆力中度丧失,近事记忆能力困难,判断力障碍,对时、地之定向感丧失,自我照顾能力丧失,需部分依赖他人养护。
3. 重度:
记忆力重度丧失,近事记忆能力全失,判断力丧失,对时、地之定向感丧失,大、小便失禁,自我照顾能力丧失,需完全依赖他人养护者。
4. 极重度:
记忆力极度丧失,仅剩残缺片断记忆,语言能力瓦解,仅余咕噜声,判断力丧失,对人、时、地之定向感丧失,大、小便失禁,自我照顾能力完全丧失,需完全依赖他人养护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