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急救医生一无是处 都是学医的渣渣!我怒喊不服!

2018
06/13

+
分享
评论
医路向前巍子
A-
A+
从医学院毕业后,选择学医的人少了,而选择当儿科医生和院前急救医生的人少之又少。急诊医生强度大、压力重、风险高、收入低,使得急救站成为医院的“重灾科室”。

120急救又叫做院前急救,主要负责第一时间接诊和转诊急、危、重症患者。

强度大、压力重、风险高、收入低,

不被认可、感觉一无是处,

短短几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

儿科医生荒大家已经见识过了,无医可医已经不是危言

120急救车难叫,现在也是一点点在透现出来,还没有爆发,如此以往,无车可用只是时间问题。

为什么我敢如此大胆地说出这样的话?

从医学院毕业后,选择学医的人少了,而选择当儿科医生和院前急救医生的人少之又少。

为什么呢?

强度大、压力重、风险高、收入低。

现在好多医院和急救站都在招儿科医生和急救医生,但是这两个科室仍然无人问津,成为“重灾科室”。

儿科针对的是14岁以下的儿童,因为患儿的表述能力和家长的迫切关心,暴露出的问题大家已经看到。而120急救,拨打120急救车已经成为方便一部分人的工具了,不合理、滥用的现象太多了。10趟车可能真正需要急救的不足三成。

我敢这么说,因为我是一名急救医生,我每天都在做什么、救治什么人我心里比谁都清楚。

但是这并不能否认我们不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医生,并不能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这样的想法存在许多临床医生的心里,但身为急救人的我们一定不要这样妄自菲薄。

成绩是一方面,成绩好你就是一个好医生?成绩好就是一名合格的医生吗?我敢说让你再干外科二十年,让你出一天的120院前急救,你也未必能行。我是一个外科大夫,我现在仍然是一名外科大夫同时兼着120院前急救,10年的时间说长不长,短也不短,但是120院前急救我依然战战兢兢。

为什么?

不是因为我技术水平不行,

不是因为我应变能力不强,

因为意外和伤害你不知道哪天会到来。

120急救人员需要学习什么?

内、外、妇、儿、中毒、灾难灾害、意外伤害、精神病学等等等,所有的临床学科都要学习、

为什么? 

因为急救人员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急、危、重症患者。

集体车祸——有死有重伤有轻伤,怎么判断、怎么救治、怎么汇报、怎么检伤和分类、怎么治疗、怎么运送。

突发心脏骤停——怎么判断、怎么抢救、怎么给药、怎么胸外按压、怎么电除颤。

孕产妇临产——怎么分娩、怎么给药、怎么处理。

精神病患者持刀威胁——怎么安慰、怎么判断、怎么保护自己和他人。

怎么做?怎么办?面对不同的病症,面对各种人群,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是一件需要多少经验和熟练水平的急救人员才能完成的,怎么就成了院前的急救是“学医的渣渣”了?怎么就能说自己一无是处呢?

在工作的这些年中,我碰到过太多的“棘手”急救病例。

首先您要知道120急救车,它只是一辆装备着紧急药品和基本抢救仪器的一辆车,车上有一名医生、一名护士和一名司机,面对的却是这些:

在高速上救治一车的伤者,同时要不停地躲闪飞驰而过的车辆;

半夜救治车祸伤,3名伤者被挤压在几十吨重的水泥车下,肢体离断,血肉模糊;

和持刀的精神病患者斗智斗勇;

在飞驰摇晃的急救车上是怎么扎液,怎么做胸外按压;

抢救无效宣布死亡的时候被几十个家属团团围住不让离开;

上山,下井,爬楼,钻下水道救治各种伤员;

打架斗殴,群死群伤;

派出所、法院泼皮耍无赖;

老人、儿童、孕产妇的各种伤病;

火灾现场,水灾现场、地震现场,哪里少了他们的身影?

等等等

这是一群“渣渣医生”,就是这样的一群"渣渣医生”在为你打先锋,为你冲锋陷阵,你却这样评价他们,甚至让这些急救人感到自己“一无是处”。

对吗?

一个电话,他们风雨无阻,他们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他们不能按时吃饭,他们的手机永远保持畅通,他们为了第一时间收到急救中心调派任务,为了能最快速度地到达现场救援,哪怕1分钟,1分钟,他们也要争取,他们拉警报,走小巷,在安全的情况下走逆行,甚至闯红灯。

他们要面对各种意外和想象不到的病例;

他们要掌握各种疾病的判断和治疗;

他们要熟练操作各种意外和伤害的突发处理;

他们要跪在地上心肺复苏、气管插管;

他们要通过狭窄的楼道把病人平稳地抬下去;

他们要面对各种质疑和拒绝;

他们要在飞驰的车流里进行现场救治;

他们会爬到屋顶也会钻下漆黑的下水道;

他们身边有时会冒气浓烟燃起大火;

他们会在雨天为患者撑伞而淋湿自己;

他们会在雪天一步一滑地走到您的面前;

他们的手磨出了茧子;

他们的脊柱一天天变弯;

他们在你吃团圆饭的时候却找不到一家餐馆;

他们身上沾满了泥土却只能用手去搓;

他们身上布满呕吐物却先为患者清理呼吸道;

他们在被打被骂后依然护送患者医院就诊;

他们会遇到传染病人而家属并不给予告知;

他们在奔赴重大灾害和疫区前真的写过遗书;

他们是用自己的生命和死神赛跑的一群人;

他们会在赶往现场的途中遭遇车祸付出生命;

他们就是“一无是处”的急救人员;

他们就是那群“学医的渣渣”!

声明:原创文章,欢迎转发!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有钱途的分割线----------------

高薪招聘兼职作者

轰轰烈烈 一起打造专科号!

我听说,

你是医院里的专科达人,

临床上的新进展让你兴趣盎然,

疑难病例让你想大展拳脚,

你无法忍受朋友圈医疗谣言横行,

你希望用专业的医学知识,

向行业、向大众传递正确的医学知识和观念;

而我,

要建立N个全国最专业的专科账号,

把有价值的科普、专科建设经验分享给更多临床医生和患者。

我和健康界百万用户,

携重金稿费(年薪5W-10W+),

邀你一起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专科自媒体!

欢迎各科室主任、医生将简历+既往作品发至邮箱liuxiao@hmkx.cn

注:邮件标题格式为“姓名+医院+临床医学作者申请”

潇潇洒洒 一起打造专业号!

我听说,

你运营的个人自媒体账号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

你对某个医健领域有独到的见解,

你渴望有更多的个人品牌曝光,

你期待拥有更多的读者与你同行…..

而我,

要和你一起,

把你擅长的知识,

推广到更多读者面前。

我和健康界百万用户,

携重金稿费(年薪5W-10W+),

邀你一起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专业自媒体!

欢迎医健领域公众号运营者、微博大V、想成为大IP的自媒体人加入,

请将简历+既往作品发至邮箱wangna2017@hmkx.cn或添加微信:18311301805咨询。

策马奔腾 一起打造地方号!

我听说,

你是一名出色的医疗记者,

在你所在的省份,

所有的医疗新闻都逃不过你的手掌心。

你熟谙当地的医院管理、医疗政策、医改进程……

你热衷于用文章传递医疗动态和知识。

而我,

要和你一起,

把你所在省份的医疗热闻,

推广到更多读者面前。

我和健康界百万用户,

携重金稿费(年薪5W-10W+),

邀你一起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地方自媒体!

欢迎全国各省医疗记者、医学编辑加入,

请将简历+既往作品发至邮箱wangna2017@hmkx.cn或添加微信:18311301805咨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学医,渣渣,医生,医疗,专科,患者,儿科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