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康复宣传周】肺部感染病人家属 我该学会什么?
肺部疾病、心脏疾病、气管切开或插管、误吸、长期卧床等都是引发肺部感染的常见因素,家属能够对病人进行正确的生活护理,通过一些细微的改变便可减少或减轻肺部感染,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家属在护理病人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 我们 来一起学习。
一、多休息有利于疾病恢复吗?
我们在看望或照顾病人时总说 “多休息”,其实,多休息并不是有利于所有疾病的恢复,特别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肺部感染。一味地休息不仅不利于康复,还有加重病情的可能。肺部感染的病人,在 医生允许的情况下,可逐渐进行坐 位训练。 无反应或不能主动配合的病人,应至少 每两小时 协助病人床上被动活动及翻身扣背,病人平卧时抬高床头至少 30 度,根据病人适应情况逐渐增加床头角度 。 对于反应良好或可以主动配合的病人,在确保 安全的情况下 训练病人床上翻身、床上被动或主动坐位训练,逐渐 适应 床边坐位、床椅转移等。在 进行 坐位训练时要根据病人适应情况,循序渐进。
二、如何促进病人排痰?
肺部感人的病人表现为咳嗽、痰液量增多以及痰液性状改变等,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当病人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时,我们要协助病人排痰,排痰的最佳时间是饭前30分钟或饭后 2 小时后进行。首先对病人进行雾化吸入,雾化吸入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或压缩空气机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达到稀释痰液、消除炎症以及帮助祛痰等。病人雾化吸入治疗结束后,我们用双手贴紧病人胸壁,肘部伸直,吸气时手掌随胸廓慢慢抬起,不施加任何压力,呼气时手掌紧贴胸壁,在呼气末施加一定压力并做轻柔的上下抖动,下次吸气时快速收缩和松弛手臂。震动病人胸壁 5-7 次,每一部位重复 3-4 个呼吸周期。胸壁震荡结束后,根据病人痰液位置进行体位引流,体位引流是使病变肺段内的支气管尽可能垂直于地面,利用重力作用使痰液排出,尽可能让病人舒适、放松。如病人可以忍受可维持引流体位 30 分钟,在引流过程中可五指并拢,手掌背曲,掌心尽量凹陷成空掌,使指腹与大小鱼际着落,利用腕关节的力量对病人背部进行有节律的叩击。叩击时,肺上叶自上而下叩击,肺下叶自下而上叩击,遵循由两侧到中央的原则,促使痰液松动排出。痰液不能排除时,指导病人深呼吸,在病人呼气时给予腹肌适当的压力。
三、误吸导致肺部感染加重
当病人口咽部分泌物增多、长期留置鼻胃肠管时,都可因为误吸而导致肺部感染加重。应及时清洁口腔中的分泌物,床头抬高 30 度以上,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导致误吸。对于使用鼻胃肠管喂养的病人要注意每次喂食前一定要抬高床头 30 度以上,可进行床上坐位的病人尽量选择坐位,头稍前倾。体位摆好后,我们要回抽检查病人胃内有无未消化的食物,若 4-6 小时以前喂养或空腹 8 小时以上,胃内残留量大于 200 毫升时,我们 就不要喂食了 ,防止呕吐引起误吸,应及时报告医生。为病人鼻饲时也遵循医嘱,从小量逐渐增加,切不可私自加餐哦!为防止误吸的发生,鼻饲后 30 分钟内不要搬动病人。
家属的配合是患者早日康复必不可少的因素,请您积极配合 医务人员 的 治疗 方案。
文 | 康复中心 刘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