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1日,中国国家医疗保障局(简称医保局)正式挂牌成立,地址在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9号,三里河附近。同时,新的局领导班子一正三副正式确定,局长胡静林,副局长为师子海、陈金甫、李滔。虽然是局级单位,但是医保局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医保局的成立,有可能成为中国医疗改革的重大转折点和里程碑。
一、为何组建医保局?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点在医疗上尤为突出。
医疗是关系生命的大事。吃的东西稍差点,粗茶淡饭也可以;但是医疗不能差,差一点就是生命攸关的事。对生命健康的要求是人民美好生活最基本的要求。
同时,中国医疗资源长期发展不均衡,本应该是正三角的结构现在是倒三角。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严重不匹配。
倒三角是指:医疗卫生资源80%集中在城市、20%分布在农村,城市中医疗资源80%集中在大三甲医院;而需求上讲,基层医疗需求占比80%。
需求端是国际化的,供给端是落后化的。这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矛盾。
需要想办法改变这种倒三角情况。同时,各地医保结算现在面临大困难。
医疗服务是个复杂的体系。从参与方来讲,有
(1)用户,也就是患者;
(2)医生,诊断治疗决策者;
(3)医院,医疗服务提供方;
(4)保险,支付方;
(5)药厂、器械厂,产品提供方;
(6)流通,供应链提供。
参与方越多,利益链条越复杂。牵涉到保险,还有筹资的问题。
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特点为“三纵三横”。主体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兜底的救助体系、主体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高层的补充医疗保障体系;其中,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是中间最基础和重要的一层,包括了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三个体系,覆盖和保障不同的人群。
医疗保障的难点之一在于筹资。也就是钱从哪里来?各地地方财政的不同,就会造成医保金额和结算的差异,出现某些城市医保结余充足,某些城市医保入不敷出、拖欠医院费用的问题。
医保的另一个难点是支付管理,也就是钱怎么花,该花到哪里,谁来管这笔钱。按理说,管钱的应该有议价权,但实际上在过去的时间里,由于筹资的复杂性、医疗服务管理和监管的复杂性、利益链条的复杂性等多个复杂性交织,医保费用有不合理使用的问题。表现为部分医院骗保、医疗费用浪费、过度医疗等。
医疗改革进入深水区。国家提出“三医联动”,具体指医疗、医保、医药,医保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当然,由于医疗体系的复杂性,必须联动才能解决大问题、难问题。
在过去的体制里,城镇职工、城镇居民的医保在人社部管理,新农合在卫计委管理,医疗救助在民政部管理,而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管理在发改委。要真正统筹管理,就必须将这些职能整合,成立新的管理部门。
由此,有了医疗保障局的设想,部委整合,统筹管理全国医保基金,成为医疗服务最大的“买方”和“支付方”。
另外,这种整合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地方检验,积累经验。必须说到福建三明医改,就是强势将原先各部委的职能整合,成立单独管理办公室。先不论医疗服务质量,至少在经费管理、控制医疗费用支出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钱越多,议价能力越强,这是常识。当然,这会动了很多利益相关方的蛋糕。比如,新农合实行后,少数某些地方干部实质上是将参保的患者指定利益相关医院的,因为只有这些医院可以报销新农合。
实际上,在美国,就算是商保为主,对于Medicare(主要针对老年人群)和Medicaid(主要针对残障等需要救助人群)的医保体系有一个专门的管理部门CMS,Centers for Medicare & Medicaid Services,统筹管理医保基金。
二、为何采用新一任领导班子?
理论上,既然是四个部委整合,应该有来自四个部委的优秀代表。
其中,三个副局长中,施子海此前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价格司司长,陈金甫此前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司长,李滔此前任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司长,代表了三个部委,都是由司长升为副局长,比较容易理解。尤其还要考虑到班子中有少数民族、妇女代表等。
最重要的局长是大家都关心的对象,作为医保局的一把手,其能力和气魄是众所期待的。这个人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胡静林局长的当选有些意料之外但是情理之中。
国务院派出了一位优秀的管理国有资产的干部,人大本科、经济学博士,实打实的专业财政人才,财政部的副部长来管理医保局,希望发挥真正管好钱袋子的作用。
1992年至1994年任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政策法规司法规处副处长,1994年至1998年分别任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企业司副司长(其间:1995年2月至1996年3月挂职任云南省保山地区行署副专员)。
1998年至1999年任财政部财产评估司司秘书,1999年至2004年分别任财政部财产评估司副司长、经济建设司副司长,2004年至2007年任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2007年至2009年12月任财政部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2009年12月至2014年7月任财政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2014年7月任财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2018年5月任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
三、医保局将为中国医疗改革带来什么?
医保局的主要职责翻译总结下,有五点
(1)定政策
(2)强筹资
(3)管好钱
(4)定价格
(5)大集采
从逻辑上来讲。
先需要制定政策,比如医保如何筹资,如何管理,各自标准是什么。
政策制定好后,第二步是管好筹资,将保障费用征管到位。以往地方财政征收有阻力,个别企业不按规定缴纳职工医保,现在统一交由税务部门征集。这一招很强大。
筹资到位后,就是管好钱袋子,不能乱花,把有限的资金用在该支持保障的地方,提高保障水平。比较重要的是国家异地就医管理和费用结算。
第四步,管好药品、医疗服务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同时,统筹集中采购,成为药品集中采购组织GPO(Group purchasing organizations),大幅降低采购成本。
医改难是全球的难题。强势的特朗普推医改都困难重重。
中国的医疗改革进入深水区 ,其中最难的两项就是分级诊疗中的基础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费用的问题。统筹管理医保费用无疑能够产生高效的控费。另一方面,既有医疗保障体系的复杂性不是单凭行政命令可以改变和撼动的,如果从经费上进行强有力的控制,有可能自上而下的改革;但是屁股决定脑袋的困难确实存在,事都是人做的。
期待医保局为中国医疗改革带来更新更好的改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