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我是医者】“慢”一点的孩子在等待

2018-05-15 18:37   北大医疗

黄云最大的期望,是让每一个自闭症儿童都能融入社会。

黄云的专业是美术教育,在走入这个行业之前,她一直从事创意美术工作。教普通孩子绘画的同时,她也接触到绘画治疗的内容。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与特教行业碰在了一起。

5年前,刚有宝宝的黄云无意中因为一本介绍自闭症儿童和其生存现状的书,让她对自闭症这个群体有了别样的认识,也让她有了想要近距离了解和帮助他们的意愿。所以当北大医疗儿童发展中心向她发出邀请的时候,她毅然离开熟悉的普教行业,开始通过美术和特殊需要孩子建立信任,教他们学习融入社会所需的生活技能。

“他们只是慢一点”

一开始,这位美术老师对自闭并不了解。“我毫无防备地走进特教行业,之前在书里看到过自闭症孩子的画作,觉得色彩的运用都很有创意。一开始,我就像大部分人一样,以为自闭症孩子只是有些心理问题,作为老师多引导一下就可以。”

难度很快在授课中显现出来。当时黄云感觉:孩子们好难教!很简单的内容,需要的引导时间大大超出她的想象。在普通孩子的课堂,画松树的教学一天的课就够了,而在特教课堂,需要5天。

黄云通过学习特教教学理论,将任务拆分一个一个更细小、更深入的步骤来教授。

“有些自闭症孩子握笔都有问题,我就先教握笔;再教把线条画闭合,把线条画闭合的任务普通孩子3岁就可以完成,自闭症孩子们可能4、5岁都达不到;接下来是画树干;我还会给他们放松树的图片,给他们看松果,了解自然场景下松树和松果的关系,让孩子通过画松树和自然情景联系在一起,这样他们在自然情境中如果看到了松树和松果就会联想到教学场景中。孩子们系统学画一个松树,普遍需要一、两周的周期。”

面对这样长的时间差别,黄云并没有觉得挫败,也没有放弃。

“当时有种莫名的自信心,就觉得自己需要调节方法,但也认识到自闭症的孩子和我想象的不一样,和普通孩子差距还是有的。”

“虽然有些事情不一定是我们传统想法以为的那样,但作为老师,还是要对孩子们有信心,把他们当成普通孩子来看,只是稍微慢一点。”

从“普教老师”到“特教老师”

黄云接受了“纯正的美术教学和自闭症美术教学不一样”的事实。但在教学过程中,黄云不仅坚持了美术教学的专业程度,更是用美术拉进和孩子们之间距离。

“有些家长甚至会说孩子都这样了,不指望孩子有艺术思维。但我带着孩子们画画,发现四岁多的孩子,一开始连笔都拿不好的情况下,最后也可以画得很好。孩子们觉得画画好玩,也会对我产生亲近感。”

美术教育有利于提高特殊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培养特殊学生的认知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特殊学生的自信心。

从黄云展示孩子绘画、说着“要对他们有信心”时候发亮的眼神,可以看出她对孩子们成绩的欣慰,和对这个行业的认可。事实亦是如此,在做了一段时间美术老师后,黄云决定将特教行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黄云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专业的以应用行为分析(ABA)理论为核心的循证干预方法,并在任职的北大医疗儿童发展中心接受了BCBA(国际注册应用行为分析师)的专业督导和系统培训,培训涵盖20大模块,超过400个课时的ABA学习及RBT实操考核,以及累计超过200个小时的实操训练考核。渐渐地,黄云可以作为班主任,带她的“阳光班”和“雨露班”;开始作为培训老师培训ABA的相关理论和模块。而今,她已经成长为了北大医疗儿童发展中心的资深教学老师。

迈过“一道坎儿”,获得成就感

2017年7月,黄云已经做了4年特教老师,却经历进入特教行业以来最困难的一段时期。她仍在持续不断地学习、接受中心BCBA高要求的教学督导,对接中心主任对日常管理工作的严苛要求,却看到了一些被幼儿园“退”回来的孩子。

虽然多次跟家长强调“孩子持续干预的重要性,即使需要去上幼儿园也需要继续在中心阶段性的训练才能真正融合”,但终归拗不过“心急”的家长,有好几个孩子都是去了幼儿园适应不了,又回来的!每天及时不断的沟通,还是看到孩子因为心急去了环境不适应而导致已习得的技能退步,那时候的状态,黄云老师只能用“抑郁”来形容。

“那时候很抑郁,不知道怎么说服家长,内心有一些负能量。”但一想到还有其他孩子还在坚持的训练,每天看到孩子们的笑脸,负能量也渐渐的转化为正能量,坚持了下来。”

黄云还亲手带过一个有问题行为的,总是撞头、在集体环境中还会尖叫和挠手的孩子。经过黄云专业的教学,慢慢地,孩子的问题行为明显减少,开始对她产生信赖,甚至调皮地与她玩耍。“现在,这个孩子已经恢复到中、高功能,进入幼儿园了”。黄云觉得,看到孩子的进步,收到家长的感谢信,接到其他家长因为信赖自己过来做咨询,都让她很有成就感。

一辈子在特教行业成长

黄云的从业经验是众多特教行业老师经历的缩影。目前,我国特教资源缺乏、特教老师承受着强大的工作压力,面临专业提升,社会支持度差等问题,所以特殊教育教师是一个问题频发的职业。

“特教老师很辛苦,有些年轻老师刚接受系统培训结束,公司允许上岗,过了半年或者一年,因为身体原因或者压力过大,就放弃,离职了。”

黄云认为,老师的压力主要来自对学习能力的要求和授课强度。“这个行业对老师的教学质量要求特别高。我作为资深教学老师和班主任要做好教学工作还要培训年轻的老师,一节40分钟的课,我有时写出来10-12条需要改进的地方。一天八节课排满,老师们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备课、学习。”

黄云的课余时间还要进行个别化教育计划专业报告的撰写。该报告里需要包括每个孩子所处的能力水平、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行为特点和实际技能。每个孩子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内容不一样,具有个人定制的特征,绝不是复制粘贴可以解决的问题。

“这个行业有辛酸、有辛苦,需要坚持和耐心,是那种对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孩子都不会有的耐心。但职责所在,老师就是要对孩子负责。我觉得我的职业特别崇高,特别伟大”。黄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让每一个从中心走出的孩子都可以融入社会。

这个伟大的目标需要老师、机构和整个特教行业的相关专家全部参与进来,因为“慢”一点的孩子在等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者,孩子,黄云,特教,美术,松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