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医疗新政来袭:医院急诊将允许预缴费
未来,急诊危重症患者在医院急诊科就诊时,可先缴纳急诊预交金,离院时再统一结算,减少往返排队。
据远程会诊-宣晟医疗了解,近日,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发布了《2018年市属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今年将陆续在市属三级医院推出急诊预缴费服务、处方预留二维码指导用药等18项便民举措,改善患者看病就医感受。
关键词:少排队
急诊预缴费减少反复排队
急诊科是医院最繁忙的科室之一,急诊治疗不仅对时间要求比较严格,同时也对效率以及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国外诊疗一般都先看病,后付费;而我国与之相反。一般急诊患者看一次病至少需要排队三次,即挂号、检查、取药三次,且由于急诊不分类,包含各种症状患者,患者量大,易造成排队时间过长。而急诊留观患者由于病情不稳定,随时可能出现新的治疗需求,多次排队会延误治疗时间。
针对急诊危重症患者就诊时不得不面对的反复缴费等问题,未来北京市将向急诊患者,特别是急诊留观患者,提供急诊预交金服务,患者可选择先缴纳急诊预交金、离院统一结算的方式,减少为缴费而往返排队。该举措预计今年9月底前落地实施。
肿瘤医院、小汤山医院由于未开设急诊科,因此不在实施范围之内。
同时,医疗机构急诊留观区的配套设施也将大有变化。过去,急诊患者通常需自带被褥及陪护椅。未来,市属医院将在急诊留观区域提供标准化生活用品,为急诊留观患者提供可卧式陪护椅、床上用品、热水器以及轮椅等服务,让患者和家属“更省心”。
预约挂号候诊时间精确到30分钟
针对患者就诊期间程序复杂、反复排队奔波等问题,北京市将通过开展京医通服务平台的移动端就诊信息查询、化验检查结果信息推送和自助打印功能,让患者“少跑腿”。
此外,时常在网上预约诊疗的人可能并不陌生,挂号成功后,一些医院会推送分时段诊疗的建议时间,有的是1小时、有的是30分钟。今年开始,北京三级医院的预约诊疗时间进一步精确,将缩减至30分钟,并在候诊区域应用电子叫号系统,让患者明明白白候诊,降低患者提前等待的时间。
关键词:多指导
医生处方将印二维码
为了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未来北京市将在22家市属医院全面实施处方二维码措施。即在处方上设置二维码,患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后,可获取个性化、快捷的贴身用药指导,让患者服药“更放心”。该项措施在市属医院全面实施。
同时,医院会通过公示栏、电子屏或官方微博微信发布通俗易懂健康知识,并推出病友会、家属健康讲堂等系列活动,让患者及家属获得专业指导;在门诊区域增设科学健康站,患者可以自助测血压、测视力、测体脂等,阅读健康科普读物,并向健康指导员进行健康咨询。
老年患者可享受住院护理评估
当前,住院的老年患者很容易出现跌倒、坠床风险,为此,除儿童医院和首儿所外的20家市属医疗机构将在所有病区开展老年患者入院和出院护理综合评估,入院时为老年患者评估高风险点,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同时,出院时会向出院老年患者提供个性化居家护理建议,全方位关爱老年人。
关键词:更便利
院内增设电子导航等便民设施
今年,北京所有市属三级医院将在院内推行电子导航、图形导航服务等多种导医模式,并在门诊大厅安排导诊员,统一穿着“黄马甲”,强化礼貌用语,让患者就诊不再“找不到北”。
同时,针对患者就诊过程中反映的衣物存放、手机充电、轮椅使用以及药品整理不便等问题,医院将在门诊区域或有条件的治疗检查科室增设储物柜和挂衣钩,方便患者就诊检查时使用;在门诊区域增设移动共享充电宝和电热水器等便民设施,满足患者及家属充电、饮水需求;为患者提供较为充足的轮椅借用服务,保证患者能够安全、方便地使用轮椅;在药房附近设置药品整理台,便于患者整理药品。
此外,为解决门诊患者及家属就餐不便等问题,北京市属医院将在门诊增设餐饮售卖窗口、自动售卖机、流动餐饮售卖车或便利店,同时丰富住院患者膳食,推出一批营养均衡的特色餐饮。
总而言之,相信随着这项《计划》的推行,相关的医疗服务效率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还会起到示范性作用,有利于全国各地医院效仿,进而有效缓解医患矛盾,促进医改政策的落地执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