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胃胀?糖尿病弄“瘫”了您的胃
神经系统有一部分是神经自己管理的(无法用意志力来控制),叫做自主神经,它也可能被糖尿病伤害。
当胃自主神经功能被糖尿病伤害后,会引起以胃动力低下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即胃排空缓慢,又称胃轻瘫。
糖友常表现为腹胀,甚则餐后上腹部饱胀、恶心、呕吐等。下面,蚂蚁医生来谈谈糖尿病与胃二者的的相互作用。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表现:
胃轻瘫对糖友有什么影响?
胃排空速度的减缓会造成饭后1~2小时的低血糖,而此时正是用餐胰岛素功效的最高峰,由于胃的缓慢排空会将进食后葡萄糖的高峰往后挪,因此无法配合胰岛素的功效,这种情形易发生在注射速效胰岛素的人身上。
一个对应方式是,不要在餐前注射胰岛素,要等到吃完饭后再注射。
如何才能预防和治疗胃轻瘫?
1.首先要严格控制好血糖,这是防治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基础。降低HbA1c以及避免高血糖就能减少胃排空缓慢的症状。
2.戒烟、限酒,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饮食治疗非常重要,鼓励患者少吃多餐和多吃半流或流质食物,减少饮食中脂肪和纤维素的含量。如此,既能减轻胃麻痹等症状,又能使血糖相对稳定和避免低血糖。
①进餐时间的调整
由于胃排空延缓,不能将食物以正常速度排出,从而引起血糖不稳定,所以要调整进餐与胰岛素注射的时差。
②食物成分的调整
高纤维膳食可延缓胃排空,减轻患者饥饿感,减少进食,从而降低餐后血糖。因而一般都建议糖尿病患者进食高纤维素饮食。但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消化期间胃运动减弱,胃排空已延长,故需降低食物中不消化纤维的含量,停止一切能使胃排空延长的药物。
一些含丰富纤维素的蔬菜(如芹菜、白菜和马铃薯等),对胃轻瘫患者不利,要少食用。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每日蔬菜摄入控制在100~120克比较好,但同时应注意补充营养与维生素。
③食物状态的调整
由于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进食固体食物时,胃排空受阻较液体食物更明显。因此,膳食搭配时最好将固态食物改为半流质食物,或多进食流质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完全进食流质食物,这样有助于改善胃肠道症状与控制血糖。
④进餐次数的调整
糖尿病胃轻瘫以少食多餐为佳,可将每日3大餐分为6~7小餐,分别在早晨、中午、下午、临睡前进餐,餐间安排2~3次点心,以减少餐后高血糖,同时避免餐前饥饿感。病情平稳后(恶心、呕吐、上腹饱胀等症状减轻),重新改为每日3餐。
4.停用影响胃动力的药物,例如阿片类制剂、抗胆碱类药物、三环类抗抑郁剂、高血糖素样肽类1-受体激动剂(GLP-1R)、普兰林肽、二肽基肽酶抑制剂(DPP-4抑制剂),有助于改善肠蠕动。
5.严重胃麻痹的患者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唯一被FDA批准的治疗胃麻痹的促胃动力药物是甲氧氯普胺。
来源 | 蚂蚁医生微信公众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