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支气管哮喘与慢性支气管炎究竟有何不同?用药有区别吗?

2018-03-28 23:19

临床常有患者询问,究竟如何区分?

支气管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均属于支气管发病,因为发病机制不同,其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均不相同。支气管哮喘是指由多种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以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二者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区别:

一、发病机制不同

支气管哮喘具有特异性,受遗传及环境的双重影响,表现为部分人群的气道对环境激发因素,如:粉尘、牛奶、大豆等,存在高反应性,随着病程的进展,可引起气道结构发生改变。慢性支气管炎主要是外界刺激引起支气管粘膜损伤,清除能力下降,导致支气管充血、水肿、粘液积聚,外界刺激一般包括:环境污染、吸烟、感染、过敏因素等。

二、诊断指标不同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较为严格。症状上必须存在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经治疗后可立即缓解,支气管舒张或激发试验阳性,呼吸流量峰值(PEF)平均每日昼夜变异率>10%,检验及影像学检查多无异常。

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不太严格,以经验性为主。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咳嗽、咳痰,部分患者会出现喘息,急性发作时可闻及干、湿啰音,喘息者可闻及哮鸣音;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影像学检查可见肺纹理紊乱、增粗,并可见炎症浸润。

三、治疗方法不同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以平喘为主,根据病情分级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哮喘的药物分为控制药物及缓解药物两类,控制药物主要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全身激素(甲泼尼龙等)、白三烯调节剂(孟鲁司特等)及缓释茶碱等;缓解药物主要有速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等)、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如噻托溴铵等)及全身性激素(甲泼尼龙等)。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上以针对病因治疗为主,镇咳、化痰、解痉平喘的对症支持治疗为辅。如有感染的确切证据,如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增高并伴有发热,可以使用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如确定为过敏原因引起,可以使用吸入性激素。

综上所述,支气管哮喘与慢性支气管炎均为呼吸系统疾病,二者在致病原因、诊断指标、治疗方法上均不相同,可以据此加以区别。

作者:西安市胸科医院 熊朝刚 主管药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用药,药物,细胞,气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