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交大一附院肝胆外科全体医务人员在党支部和科务会领导下,团结奋进,攻坚克难,不断创新,扎扎实实,求真务实,以优异的成绩为过去的一年书写了美好篇章。
律回春渐辞旧岁 浓墨重彩迎新年
2017年,肝胆外科分别获得陕西省青年文明号,“省级健康教育培训班”示范病房,西安市好青年集体。院综合考核先进科室(第一名),科研五佳科室(第一名),教学先进科室(第一名),优秀带教单元,优秀规培基地,规培医师心中优秀带教单元,卫生支援优秀科室,临床路径专项管理先进奖,日间手术先进科室,医疗技术创新先进科室,病友会优秀组织奖,肝胆外科ICU获院级青年文明号,外周静疗示范单元。科室承担全国外科规培师资培训“应用临床思维训练及评测进行考核的教学示范”工作坊工作。获院级病历书写二、三等奖各一项。
邢斌瑜主管护理师获省级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称号;
曲凯副研究员获校十大学术新人称号;
吕毅教授、马清涌教授获院优秀科研工作者称号;
张靖垚副研究员、张谞丰副研究员、贾庆安住院医师获院优秀青年五佳科研工作者称号;
郑鑫副研究员获院十佳医生称号;
安宁护理师获院十佳护士称号;
杨雪主治医生获院级优秀教师称号;
徐军教授获院级优秀工会干部;
申存毅主管护理师获院级明日之星称号;
张春住院医师获院级优秀教师,校级授课比赛三等奖;
姚英民教授、白纪刚副教授为院腹腔镜手术最多个人;
冯爱芳主管护理师获院级十佳护理先进管理者;
尚蓓护理师获院级服务之星称号;
薛玉龙护理师获院级优质护理服务之星;
王静护理师、任洋主管护理师、潘翠云护理师为院级成长导师,安宁护理师为院级优秀健康宣讲师,李希护士获院级春苗奖,张亚卓护理师获院级皮肤管理三等奖,宁飞莎护士获院级肠内营养比赛三等奖,殷丹护士获院级压疮病历比赛优秀奖。
吕毅教授任《消化系统疾病》主编、马清涌教授承担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刘昌教授参与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刘昌教授主持《人文医学》获批校级在线课程建设立项,杨雪主治医师,王瑞涛主治医师主持院级教改项目2项,发表教学论文3篇,获国家级及省级教育项目5项。张靖垚副研究员以指导老师的身份,指导大学本科生开展“脓毒症治疗新途径--等离子活化水制备仪及其应用效果研究”项目(2017年),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西安高新“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银奖;西安交通大学“腾飞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吕毅教授、刘昌教授、涂康生副研究员、严小鹏住院医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刘昌教授、严小鹏住院医师、殷国志主治医师、王丽主管护理师、孙昊副主任医师、曲凯副研究员、黎韡副研究员获得陕西省自然基础研究计划7项,耿智敏教授、冯爱芳主管护理师获得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项,张谞丰副研究员获得陕西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1项,张东主治医师获得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计划1项。张谞丰副研究员等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林婷住院医师、杨雪主治医师、王善佩住院医师获得院基金3项,张谞丰副研究员获得院临床研究重点项目1项,杨雪主治医师、王铮副主任医师、郑鑫副研究员、张东主治医师、张晓刚副主任医师、谭文君护理师、俞兆坤护士获得院级新医疗新技术7项。发表SCI文章49篇,发表中文核心35篇。
2017年,肝胆外科先后召开长安重症与外科论坛、西北复杂腹腔感染联盟、2017中国肝胆胰脾外科长安论坛、胆道肿瘤多中心研究青年协作组研讨会、陕西省抗癌协会腹膜后肿瘤与转移复发肝癌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西安交大外科论坛、ERCP青年学术沙龙等学术会议。68人次在全国及省级学会任职,52人次在全国学术会议上做大会发言,13人次在院外专题讲座,4人出国进修。
2017年,郭成副主任医师、韩少山助理研究员、王铮副主任医师分别赴韩城分院工作,安丹主治医师圆满完成山阳下乡任务,张晓刚医师完成西藏对口支援工作。科室医务人员积极组织参加联合国糖尿病日义诊(殷国志主治医师)、赴丹凤县医院开展医疗技术培训(王铮副主任医师)、为商南人民送健康大型义诊活动(马振华主治医师)、鄂邑区义诊(张春住院医师)、健康知识送合阳义诊活动(石磊副主任医师)等。全年召开肝移植病友会,胆石症病友会,胰腺炎病友会,胖友会4次。
2017年,我们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医教研等各项工作的同时,在日间手术、预住院、临床路径、西汉高速重大车祸救治等工作中,积极履行大科室的担当,主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完成各项工作。
2017年,我们积极开展随访工作,提升患者信赖度及满意度、获得准确的疾病转归信息,助力临床研究、作为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提升的依据。
2017年,我们紧跟国际规范,及时更新科内诊疗标准。
2017年,我们持续开展临床研究及创新医疗研究:包括晚期肝内胆管癌国内多中心研究;磁外科临床转化;由肝胆外科牵头的国际先进水平的CAR-T细胞治疗临床研究项目等。
由肝胆外科吕毅教授建立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梦工场是以临床外科与工科交叉学科研究为主,以“磁外科”、“光学外科”、“外科材料和人工智能”研究为主的研究所。2017年底获批西安交大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填补了一附院国家级科研平台的空白,是一附院医工结合创新研究工作的又一硕果。中心在国内率先建立医工交叉的现代外科技能训练平台——外科梦工场,引入现代外科理念,加强学科交叉,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与装备瓶颈问题,推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支撑陕西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提升陕西省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肝胆外科将与外科梦工厂一起在医工结合,外科创新以及成果转化方面进行密切合作和交流,为交大“双一流”而不断努力。
2017年肝胆外科门急诊人次较上一年增长12%;住院人次较上一年增长6.91%;手术例次较上一年增长26.23%,其中90.4%为三四级手术。肝移植团队成功完成107例DCD供肝肝移植手术,肝移植例次较上一年增加20.22%。ERCP团队内镜下微创治疗较上一年增加9.35%,其中许多为节假日、夜间急诊手术,使急危重症患者及时转危为安。这样出色的成绩背后是团队辛勤的付出,例如DCD供肝肝移植是急诊限时手术,肝源非常珍贵,器官协调员、OPO组织医生及器官移植医护人员都需要24小时待命,一有消息,不分昼夜,立即出发评估供体及获取器官,随后尽快完成肝移植手术,大部分肝移植手术是在夜间完成,多少个不眠之夜不辞辛劳,其间牺牲了很多个人休息的时间,牺牲了和家人团聚的时光。但是看着原本垂危的病人经过我们的努力病情逐渐好转,获得了优质的生活质量及较高的生存率,大家都感到非常的充实和欣慰。肝胆外科所有医护人员内心早已形成共识与默契:“既然选择做救死扶伤的工作,就意味着要付出与辛劳”。而在繁重的医疗工作之外,肝胆外科人在医学科研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而这些成绩的背后却是他们在夜深人静伏案桌前奋笔疾书,是利用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呕心沥血的结果。
2017年,肝胆外科人秉承“肝胆相照 尊重互信 求精创新 崇德允能”的科训,在个人成长和学科发展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奋力前行,用奋斗践行自己的使命和责任,用一项项成绩和荣誉践行:为了集体而努力,因为集体而骄傲。
旧岁已展千重锦 新年再进百尺杆
2018年,肝胆外科人将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A”计划为目标,追赶超越!
梦想和行动,都已在路上。
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成立于1985年,为全国最早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全国青年文明号单位,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全国医疗系统“人文科室”,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国内第一批示范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中国ERCP技术人才规范化培养项目培训基地,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慢性胰腺炎微创治疗协作中心,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学院和香港外科医学院普通外科医师培训基地,陕西省优势学科,陕西省肝胆外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陕西省抗癌协会肝胆胰肿瘤精准医疗示范中心。陕西省医学会腔镜外科分会主委单位,陕西省医学会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陕西省抗癌协会肝胆胰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
肝胆外科历经30余年的发展壮大,现拥有五个临床病区,专业特色为:肝胆一区为胆道外科、肝胆二区为胰腺外科、肝胆三区为肝脏外科与肝移植外科、肝胆四区为肝脏和微创、代谢外科,以及外科急危重症救治中心-肝胆外科ICU。科室现有床位207张,职工189人,其中医生64人(高级职称27人,博士生导师9人,医学博士50人)。并附设有肝胆外科实验室,已建立了肝胆常见肿瘤的生物样本库及随访数据库。科室年收治病员6000余人次,完成手术近5000余例次,年门诊量50000余人次。能够完成国际、国内已开展的各种复杂肝胆胰脾手术并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如医工结合磁压榨技术的创始及拓展应用,三镜联合技术的开展以及专科重症诊治支持平台肝胆外科ICU的建立。
祝愿肝胆外科大家庭每一位家人身体健康,万事顺意。
祝愿医院大家庭的每一位员工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祝愿患者朋友幸福,安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