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手术机器人助力远程医疗

2018-02-05 15:00   沃鎏波洱

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在远程医疗中可以发挥很大作用>>

远程医疗在中国很有发展的必要,主要原因有以下2点:

远程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专家资源、中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的现状。我国人口的80%分布在县以下医疗卫生资源欠发达地区,而我国医疗卫生资源80%分布在大、中城市,资源分布严重不均。

可以缓解偏远地区的患者转诊比例高、费用昂贵的问题。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边远地区的病人,由于当地的医疗条件比较落后,危重、疑难病人往往要被送到上级医院进行专家会诊。这样,到外地就诊的交通费、家属陪同费用、住院医疗费等给病人增加了经济上的负担。

虽然远程医疗本身还处于发展的阶段,但是我国的远程医疗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手术机器人的出现,无疑是远程医疗的一大助力。我们可以把机器人放在偏远地区,由医生远程操控,实现远程手术,使更多患者享受到高端器械的福利。

2006年从国外引进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目前,国内已累计开展了4万多例机器人手术,涵盖了泌尿外科、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妇产科等多种手术。

在中国,上世纪90年代,国内开始涉猎手术机器人的研究。典型的系统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海军总医院联合研制的脑外科手术机器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骨科手术机器人,都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认证。

手术机器人有以下优点:

一是微创,如心脏外科的医生利用机器人做修理二尖瓣和实施动脉手术,可不用打开肋骨,患者的切口只有3.7至5厘米,而不是传统手术的20至25厘米切口,如此既减少了患者的疼痛,又减少了流血及外伤。

二是手术失误少,以前列腺切除术为例,如果手术失误,切断了前列腺周围的神经,可导致阳痿,因此精确切口非常重要,普通前列腺切除术有25%%到60%%的患者患阳痿。但是,利用机器人做手术,术后患者患阳痿的比率很低。

手术机器人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成本高,相应的,产生的费用也相当高。此外,也面临着来自技术、人才、资本、市场、政策等方面的挑战。相关人士说:“要想在手术机器人研发领域取得突出进展,就要建立‘政—产—学—研—医’结合的长效机制,形成政府引导、资本支持、企业努力、研发团队争气、医生敢想敢试的局面,打通研发、注册、生产、销售的链条。”也希望不远的将来,能将手术机器人的功能发挥到最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机器人,医疗,手术,外科,切口,患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